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定堃

作品数:252 被引量:1,219H指数:19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9篇期刊文章
  • 49篇专利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3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理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中药
  • 24篇附子
  • 19篇青黛
  • 18篇制剂
  • 16篇掩味
  • 16篇饮片
  • 16篇改性
  • 14篇粉体
  • 14篇粉体学
  • 13篇提取物
  • 11篇药物
  • 11篇指纹
  • 11篇指纹图
  • 11篇指纹图谱
  • 11篇效价
  • 11篇粉体学性质
  • 10篇小金丸
  • 9篇生物效价
  • 9篇水性
  • 7篇顶空

机构

  • 247篇成都中医药大...
  • 103篇江西中医药大...
  • 67篇成都中医药大...
  • 22篇四川省中医药...
  • 22篇四川厚德医药...
  • 15篇解放军第30...
  • 13篇成都市食品药...
  • 11篇四川大学
  • 9篇好医生
  • 7篇成都医学院
  • 6篇江西中医药高...
  • 6篇大理大学
  • 5篇九江学院
  • 5篇雅安迅康药业...
  • 5篇四川护理职业...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成都大学
  • 4篇江西中医学院
  • 3篇河南中医药大...
  • 3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51篇张定堃
  • 156篇韩丽
  • 78篇杨明
  • 55篇许润春
  • 29篇贺亚男
  • 21篇韩雪
  • 18篇马鸿雁
  • 16篇王伽伯
  • 15篇肖小河
  • 15篇秦春凤
  • 14篇熊茜
  • 14篇姜红
  • 13篇慈志敏
  • 13篇张芳
  • 10篇裴瑾
  • 10篇伍振峰
  • 10篇邹文铨
  • 10篇彭成
  • 10篇谭鹏
  • 8篇柯秀梅

传媒

  • 44篇中草药
  • 41篇中国中药杂志
  • 23篇中国实验方剂...
  • 16篇药学学报
  • 12篇中成药
  • 9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药材
  • 5篇中华中医药杂...
  • 5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辽宁中医杂志
  • 3篇天然产物研究...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 1篇四川中医

年份

  • 2篇2024
  • 31篇2023
  • 32篇2022
  • 25篇2021
  • 22篇2020
  • 23篇2019
  • 15篇2018
  • 22篇2017
  • 10篇2016
  • 18篇2015
  • 22篇2014
  • 18篇2013
  • 7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2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红景天苷和酪醇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及大鼠小肠吸收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测定红景天苷和酪醇的油水分配系数,研究二者肠吸收动力学。方法采用摇瓶法测定不同pH条件下红景天苷和酪醇的油水分配系数;采用大鼠原位肠循环灌注法研究红景天苷和酪醇的肠吸收动力学。结果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pH值分别为2.5、3、4、5、6、6.8、7、7.6、8的磷酸盐缓冲液中,红景天苷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0.12,0.06,0.12,0.07,0.10,0.13,0.09,0.14,0.06,0.10,0.12;酪醇的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9.49,9.23,13.99,8.64,16.86,10.60,8.94,8.85,7.94,6.84,7.41;红景天苷(31.35 mg/kg)在大鼠小肠内几乎不吸收,酪醇(12.20 mg/kg)小肠吸收较好,其吸收速率常数(ka)为(0.591±0.083)h-1,半衰期(t1/2)为(1.19±0.15)h,每小时百分吸收率(A%)为(37.11±2.06)%。结论红景天苷在不同pH条件下的logP为负值,酪醇的logP为正值,依据经典理论推测两者分属吸收较差与吸收较好物质;在体肠吸收实验证实,红景天苷在大鼠小肠中几乎不吸收,酪醇吸收较好,可以用油水分配系数预测大鼠小肠吸收。
林俊芝邹亮傅超美张定堃王平秦岭
关键词:红景天苷酪醇油水分配系数肠吸收动力学
粉体改性技术用于亲水性青黛饮片的制备及其原理被引量:18
2013年
普通青黛饮片(normal decoction pieces,NDP)亲水性差,不适于汤剂给药,不能满足临床使用的需要。本文运用粉体改性技术,在振动磨中加入适量的青黛与乙醇共研磨,制备了亲水性饮片(hydrophilic decoctionpieces,HDP)。与普通饮片、微粉饮片(ultrafine decoction pieces,UDP)的性质对比发现:微粉饮片的亲水性略有改善,亲水性饮片接触角显著降低,亲水性明显增强。3批次来源的青黛被分别制成亲水性饮片,其接触角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原料的批次差异不是影响亲水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亲水性饮片的粒径分布、比表面积及微观形态介于普通饮片与微粉饮片之间;3种饮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一致,其中5种难溶性无机物种类一致。结果说明,物理状态、有机物或无机物的质与量变化不是引起亲水性变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红外光谱中3 356与1 461cm 1处特征峰的识别,可以鉴别亲水性青黛中-OH、-CH2-、-CH3的存在,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亲水性青黛中乙醇含量为0.67%,加热处理发现亲水性饮片在40℃条件下储存相对稳定。上述研究提示,乙醇是引起青黛亲水性变化的主要因素,青黛表面靛蓝等有机物与乙醇形成的分子间作用力使乙醇固定于青黛表面,可能是青黛实现亲水性改性的基本原理。
张定堃林俊芝刘剑云秦春凤郭治平韩丽杨明
关键词:青黛亲水性粉体改性接触角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的余甘子挥发性成分分析及抗仓储害虫作用研究
2022年
目的:对余甘子挥发性成分进行富集分析,并评价其抗虫作用。方法:采用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制备余甘子精油,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HS-SPMEGC-QQQ-MSMS)技术构建了余甘子气味成分谱(OCS)和气味强度特征谱(OICS),对比余甘子药材粉末与精油的挥发性物质组成差异。在封闭空间内研究余甘子药材及精油对药材甲、咖啡豆象、米象、印度谷蛾等仓储害虫死亡率、进食率和趋避作用的影响。结果:药材和精油成分基本一致,但药材中小分子酸类等成分含量更高。余甘子药材与精油均对进食率影响不大,但能提高昆虫死亡率,趋避作用明显,且余甘子精油驱虫效果更强。结论:余甘子药材和精油具有一定的驱虫作用,乙酸乙酯、芳樟醇、α-松油醇等可能是其抗虫主要物质基础。本文首次报道了余甘子的抗虫作用,为余甘子精油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黄浩洲张定堃李梦琪谭鹏包晓明莫太刚樊三虎韩丽林俊芝
关键词:仓储害虫抗虫挥发性成分超临界萃取
基于植物代谢组学方法区分安县附子与江油附子质量的化学标志物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江油附子与安县附子的化学成分差异。方法:利用UPLC-Q-TOF/MS技术对江油附子与安县附子化学成分群进行采集,采用Mass Hunter B.05.00软件与Metabo Analyst 3.0软件进行数据过滤与标准化处理,经SIMCA-P 13.0软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并鉴定出两者区分的显著性差异化合物。结果:经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得到16个差异化合物;新乌头碱、乌头碱、展花乌头宁、塔拉乌头胺、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脱水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及新乌头原碱在安县附子中含量较江油附子更高,而尼奥林、附子灵、次乌头碱、塔拉他定、卡米查林、附子亭、宋果灵在江油附子中含量更高,这种差异的形成与两地的栽培条件差异有关。结论:安县附子的毒性更强、镇痛抗炎活性更强,江油附子的强心活性可能更强。
林俊芝张定堃裴瑾黄浩洲潘媛许润春
关键词:附子毒性药理活性
花椒叶在制备防治农业害虫的杀虫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花椒叶在制备防治农业害虫的杀虫剂中的用途,属于害虫防治领域。本发明首次发现花椒叶对米象、赤拟谷盗、螨虫、赤毛皮蠱均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能够用于制备防治储粮害虫的杀虫剂。本发明还发现,以花椒叶和花椒组合得到的组...
刘友平张定堃陈鸿平胡媛陈林王福杨森但林蔚
文献传递
一种小金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金凝胶组合物,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成:小金提取物20~50%、黏合剂1~12%、保湿剂10~45%、填充剂1%~15%,渗透促进剂0.1%~7%、pH调节剂0.1~2.8%。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小金凝...
张定堃韩丽熊茜许润春慈志敏张亿林俊芝
文献传递
基于颜色-成分关联的余甘子商品等级划分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为余甘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当前市场流通余甘子共计30批,提取直径、厚度、粒重、表皮颜色L*,a*,b*值为外观指标进行量化测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的含量,利用描述统计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各鉴别主征重要程度,探索外观指标与内在成分的相关性,制定余甘子商品等级划分标准,运用肝癌HepG2细胞实验验证其科学性。结果: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表皮颜色L*,a*,b*值与柯里拉京、诃黎勒酸、鞣花酸呈极显著负相关(|r|>0.5,P<0.01),与没食子酸相关性不强(|r|<0.1),综合考虑各指标的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结果及没食子酸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余甘子质控指标,最终确定表皮颜色L*,a*,b*值、没食子酸含量作为分级指标;根据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当同时满足表皮颜色L*<44,a*<7,b*<10,没食子酸含量>1.6%可判定为一等品;当不能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判定为二等品。肝癌HepG2细胞实验表明一等品半抑制浓度(IC50值)低于二等品。此外,利用表皮颜色L*,a*,b*值制定比色卡,为余甘子商品等级的现场评价提供了可视化工具。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余甘子商品等级标准,有利于引导余甘子商品市场流通分档议价、优质优价。
罗传红廖维袁瑞芳谭鹏高继海魏夕川黄浩洲贺亚男林俊芝韩丽张定堃
关键词:没食子酸
中药散剂的制法研究被引量:18
2014年
散剂是中成药的基本剂型之一,也是固体制剂制备的基础,研究中药散剂的制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初步总结了散剂制备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阐释了各种制法的特点,介绍了散剂制备的新技术与新形式,同时,结合自身经验与体会,对现代散剂生产与科研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提升散剂的制造水平,促进中药传统剂型的传承与发展。
张定堃杨明林俊芝韩丽杨金辉
关键词:中药散剂
一种非晶态二氧化硅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晶态二氧化硅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非晶态SiO<Sub>2</Sub>,测定其XRD中2θ值;(2)BET比表面积预测:Y=x 60.71‑1183.94;Langmuir比表面积预...
张定堃韩丽柯秀梅杨明伍振峰
文献传递
基于粉体改性的山药配方颗粒溶化性改善工艺与原理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采用粉体改性技术对山药浸膏粉的粉体学性质及微观结构进行改善,从而解决山药配方颗粒溶化性差的问题。以溶化性为评判指标,考察改性剂用量及研磨粉碎时间对山药浸膏粉溶化性的影响,筛选最佳改性工艺。对比改性前后山药浸膏粉粒径、流动性、比表面积等粉体学性质,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改性前后山药浸膏粉的微观结构,同时结合多重光散射仪探索改性原理。结果显示,加入乳糖进行粉体改性后,山药浸膏粉的溶化性得到改善,其中最优改性工艺得到的改性山药浸膏粉加水溶化后,药液中不溶物体积由3.8 mL降至0 mL,其经干法制粒得到的改性山药配方颗粒遇水后能在2 min内实现全部溶散,且不会对其指标性成分腺苷和尿囊素的含量产生影响。改性后的山药浸膏粉粒径显著降低,d0.9由(77.55±4.57)μm降低至(37.91±0.42)μm,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增大,亲水性增加。淀粉粒表面“衣膜”结构的破坏以及水溶性辅料的分散作用是山药配方颗粒溶化性改善的主要机制。该研究引入粉体改性技术解决了山药配方颗粒的溶化性问题,为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数据支撑,也可为其他类似品种的溶化性改进提供技术参考。
廖维张定堃郭治平刘玉华葛春丽宋奕辰廖嘉宝韩丽
关键词:山药粉体改性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