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旭生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和睦家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心理
  • 1篇心理暗示
  • 1篇口腔
  • 1篇暗示
  • 1篇比色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北京和睦家医...

作者

  • 1篇张旭生
  • 1篇师晓蕊
  • 1篇李祎
  • 1篇刘峰

传媒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心理暗示对口腔比色能力测试结果的影响
2013年
目的:给予受试者两种不同的心理暗示,令其对同一组色片进行比色测试。探讨比色者不同心理状态下比色结果的差异,为确定科学的比色能力测试方法提供论据。方法:选择具有2年以上修复临床经验的口腔修复学专业研究生及青年医师共42名作为受试者。从两套Vita 3D-Master比色片(共29个)中分别抽取出10个相同色片作为目标比色片,进行不同的随机排序编号;给予受试者不同心理暗示,令其使用Vita3D-Master比色板,在标准光源及非标准光源下分别对两组目标比色片比色,使用Wilcoxin符号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心理暗示状态下比色的平均正确率,Mann-Whitney U检验不同性别平均正确率的差异,并用MonteCarlo确切概率法检验分析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结果中非标准色个数的人数分布。结果:在两种光源条件下,受试者对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的平均正确率均低于确定性心理暗示组,且该差异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标准光源条件下,男性及女性受试者对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的平均正确率存在差异,且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确定性心理暗示组比色结果中非标准色个数的人数分布在两种光源条件下无明显差异。结论:心理暗示对比色结果具有一定影响;配对测试与非配对测试得到的评价结果不同,进行比色能力测试时需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进行非配对测试,才有可能获得更准确、更客观的比色评价结果。
师晓蕊李祎刘峰张旭生
关键词:心理暗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