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移植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肾移植术
  • 2篇肾移植术后
  • 2篇术后
  • 2篇细胞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胸腺
  • 1篇胸腺细胞球蛋...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激活
  • 1篇血小板激活因...
  • 1篇血小板激活因...
  • 1篇移植后
  • 1篇移植后糖尿病
  • 1篇移植术后糖尿...
  • 1篇再灌注
  • 1篇再灌注损伤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顾梅
  • 5篇张昆鹏
  • 5篇关炳星
  • 3篇龙志华
  • 2篇朱长雨
  • 2篇党受涛
  • 2篇高峡
  • 1篇姜晓峰
  • 1篇张娜

传媒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联合阻断CD28/B7与CD40/CD40L共刺激通路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2007年
目的探讨阻断CD28/B7与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对同种异体小鼠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的影响及其机理。方法实验分4组进行,均以C57BL/6小鼠为受者,BALB/c小鼠为供者,施行腹部异位心脏移植,根据分组要求,MRI组于移植当天静脉内注射抗CD40L单克隆抗体(MR1抗体)0.25 mg/d,移植后第2、4天改为腹腔注射0.25 mg/d;抗B7组于移植当天至术后第4天腹腔内注射抗B7-1和抗B7-2抗体各0.1 mg/d;联合处理组术后联合使用MR1抗体和抗B7抗体,二者的用法同MR1组和抗B7组;对照组术后不使用任何抗体。记录各组移植心的存活时间;移植后60d时对移植心脏组织行病理学检查。联合处理组的受者于心脏移植后150 d分别接受供者来源(BALB/c小鼠)及无关供者来源(C3H小鼠)的皮肤移植,对照组的受者也同时接受两种皮肤移植,术后不进行处理,术后观察移植皮片的存活时间。结果对照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7.86±1.57)d,与对照组比较.MR1组、抗B7组和联合处理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均得到显著延长,但联合处理组延长最为明显,均超过150d;MR1组和抗B7组移植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均呈慢性排斥反应改变,而联合处理组未见明显慢性排斥反应征象。联合处理组移植的供者来源皮肤存活时间均超过50 d,而无关供者来源的皮肤则被很快排斥;对照组两种来源的皮肤移植后存活时间均较短。结论联合阻断CD28/B7与CD40/CD40L共刺激通路可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诱导出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顾梅姜晓峰关炳星张昆鹏
关键词:抗原CD80抗原
肾移植术后糖尿病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移植中心101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病人资料,将其分为PTDM组和非PTDM组,比较2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术前体质量指数(BMI)、服用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普乐可复,FK506)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PTDM的发生率为11.9%;2)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及术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DM组患者的年龄和术前BMI均较非PTDM组偏大,且有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3)2组患者性别分布、服用CsA与FK506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糖尿病家族史、较大的年龄及术前较高的BMI是导致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性别与PTDM发生无关;与服用CsA的患者相比,服用FK506并不增加PTDM的发生。
龙志华顾梅高峡张昆鹏关炳星
关键词:移植后糖尿病体质量指数
巴昔利单抗与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在肾移植早期效果的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比较分析巴昔利单抗和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种抗排斥药物在同种异体肾移植早期临床使用的效果。方法:将59例肾移植患者分为2组,ATG组42例使用ATG免疫诱导治疗,巴昔利单抗组17例使用巴昔利单抗免疫诱导治疗。从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血肌酐恢复正常时间、1~4周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感染发生率、术后前3d尿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多方面观察分析两种药物在肾移植术后早期临床应用的效果。结果:巴昔利单抗组患者较ATG组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低、血肌酐恢复正常快、1~4周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低、感染发生率低、住院时阃短。结论:IL-2可能在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使用巴昔利单抗可以更好的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顾梅张昆鹏关炳星党受涛龙志华朱长雨
关键词:肾移植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E5880在肝切除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拮抗剂E5880在肝脏血流完全阻断下行70%肝切除术中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家兔16只,分成2组。A组:术前无任何预处理,在Pringle法阻断肝脏血流20min下行70%肝切除;B组:术前用E5880(0.3mg/kg)行预处理,在Pringle法阻断肝脏血流20min下行70%肝切除。肝脏再灌注后评估两组动物肝脏功能。结果B组7d存活率较A组显著提高(38%vs0,P〈0.05);肝脏再灌注1h和4h时,B组血清AST、ALT、mAST、LDH的升高明显被抑制;B组门静脉压和肝脏能荷较A组有明显改善;A、B组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液中内皮素-1水平均明显升高。B组的肝脏白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术前使用E5880预处理,可以保护在Pringle法阻断肝脏血流20min下行70%肝切除术后肝脏功能。
顾梅张昆鹏高峡朱长雨关炳星张娜
关键词:血小板激活因子肝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发病特征及治疗:12例分析
2008年
目的: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效果欠佳,已逐渐成为肾移植术后患者死亡和移植肾失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总结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发病特征,探寻其治疗方案。方法:①2003-01/2007-0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移植中心收治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156例,其中12例肾移植术后发生巨细胞病毒肺炎。②细胞病毒肺炎患者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抗病毒、尽早减少或完全停用免疫抑制剂、辅助呼吸等。③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发病率、发病年龄、发病时间、临床表现、治疗经过及死亡率,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①156例肾移植患者中12例术后出现巨细胞病毒肺炎,发病率为7.7%。②患者年龄21~67岁,平均37岁。③发病时间为术后53~900d,其中术后3个月内8例,4~6个月3例,6个月以后1例。④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憋气以及进行性呼吸困难。⑤患者诊断为巨细胞病毒肺炎后立即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尽早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将环孢素A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分别维持在75μg/L和2μg/L左右,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停用所有免疫抑制剂。⑥12例患者痊愈10例(占83.3%),死亡2例(占16.7%)。结论:抗病毒治疗同时尽早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肾移植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关键。
张昆鹏顾梅龙志华关炳星党受涛
关键词:肾移植巨细胞病毒感染器官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