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胆道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1篇胆道镜
  • 1篇胆道镜检
  • 1篇胆道镜检查
  • 1篇胆道探查
  • 1篇胆道探查术
  • 1篇胆囊
  • 1篇胆囊结石
  • 1篇胆囊结石病
  • 1篇胆石
  • 1篇胆石症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结石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激活
  • 1篇血小板激活因...
  • 1篇血小板激活因...
  • 1篇移植后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高峡
  • 2篇顾梅
  • 2篇计嘉军
  • 2篇张昆鹏
  • 2篇付建柱
  • 2篇关炳星
  • 1篇于则利
  • 1篇朱长雨
  • 1篇张娜
  • 1篇栗光明
  • 1篇龙志华

传媒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中华消化外科...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经验总结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总结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经验。方法:总结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接受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的14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探查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效果、术后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44例患者中32例经胆囊管探查,88例采用胆囊管汇入部微切开,24例采用胆总管切开方式;其中2例因手术暴露困难加用辅助孔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3例放置T管,术后行胆道镜治疗。术后10例发生胆漏,保守治疗后3~7 d痊愈。结论:三孔法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合理、有效的术式,术中胆道镜的应用及胆管缝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付建柱计嘉军高峡于则利
关键词:胆囊结石病胆总管结石胆道镜检查
免气腹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免气腹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免气腹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的26例患者,分别测定腹壁悬吊前、悬吊中、悬吊后及术后4组血浆样本中组织因子活性(tissue factor activity,TF:A)、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Ⅲcomplexes,TAT)、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的变化。结果 (1)TF:A值在4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悬吊后与悬吊前、悬吊中、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TAT值在4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t-PA值在4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悬吊后与悬吊前、悬吊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与悬吊前、悬吊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AI值在4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显示,悬吊后与悬吊前、悬吊中、术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气腹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处于机体自身可调节范围内,术后早期无高凝状态出现。
计嘉军高峡付建柱栗光明伍冀湘
关键词:免气腹腹腔镜胆道探查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胆石症
血小板激活因子拮抗剂E5880在肝切除时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拮抗剂E5880在肝脏血流完全阻断下行70%肝切除术中的肝脏保护作用。方法实验用家兔16只,分成2组。A组:术前无任何预处理,在Pringle法阻断肝脏血流20min下行70%肝切除;B组:术前用E5880(0.3mg/kg)行预处理,在Pringle法阻断肝脏血流20min下行70%肝切除。肝脏再灌注后评估两组动物肝脏功能。结果B组7d存活率较A组显著提高(38%vs0,P〈0.05);肝脏再灌注1h和4h时,B组血清AST、ALT、mAST、LDH的升高明显被抑制;B组门静脉压和肝脏能荷较A组有明显改善;A、B组肝动脉和门静脉血液中内皮素-1水平均明显升高。B组的肝脏白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术前使用E5880预处理,可以保护在Pringle法阻断肝脏血流20min下行70%肝切除术后肝脏功能。
顾梅张昆鹏高峡朱长雨关炳星张娜
关键词:血小板激活因子肝切除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移植术后糖尿病形成的危险因素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糖尿病(post-transplantation diabetes mellitus,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3年1月至2006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移植中心101例同种异体尸体肾移植术后病人资料,将其分为PTDM组和非PTDM组,比较2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术前体质量指数(BMI)、服用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CsA;普乐可复,FK506)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PTDM的发生率为11.9%;2)2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糖尿病家族史及术前B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TDM组患者的年龄和术前BMI均较非PTDM组偏大,且有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3)2组患者性别分布、服用CsA与FK506的患者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糖尿病家族史、较大的年龄及术前较高的BMI是导致PTDM发生的危险因素;性别与PTDM发生无关;与服用CsA的患者相比,服用FK506并不增加PTDM的发生。
龙志华顾梅高峡张昆鹏关炳星
关键词:移植后糖尿病体质量指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