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瑜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思考《脸上的红月亮》
- 本文对日本作家野间宏的作品《脸上的红月亮》进行结构主义的表层和深层分析,新批评的"象征"、"悖论"、"张力"、"含混"手法运用的分析,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概念的运用分析,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的...
- 张晓瑜
- 关键词:悖论颠覆
- 思考《脸上的红月亮》
- 2011年
- 本文对日本作家野间宏的作品《脸上的红月亮》进行结构主义的表层和深层分析,新批评的'象征'、'悖论'、'张力'、'含混'手法运用的分析,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概念的运用分析,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的意义在揭露战争对于人性的扭曲,促使读者思考人性;作者的创作意图在于宣泄大众的战争伤痛,并把它控制在不会带来实质性效果的范围之内。
- 张晓瑜
- 关键词:悖论颠覆
- 思考《脸上的红月亮》
- 本文对日本作家野间宏的作品《脸上的红月亮》进行结构主义的表层和深层分析,新批评的"象征"、"悖论"、"张力"、"含混"手法运用的分析,新历史主义的"颠覆"与"抑制"概念的运用分析,思考作品的意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即作品的...
- 张晓瑜
- 关键词:悖论颠覆
- 文献传递
- 从《饲育》看大江健三郎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
- 2020年
- 《饲育》,是大江健三郎的早期小说。此著以儿童视角进行叙事,是大江前期创作主题的代表作。本文从第一人称限制性叙事、陌生化、儿童视角与小说创作主题之关系三个方面,探究《饲育》中大江文学的儿童视角叙事策略。
- 于静静张晓瑜
- 儿童视角下的《拔芽击仔》
- 2021年
- 本文着眼于三个方面:儿童视角中的成人世界,儿童的焦虑、孤独和成长,以及儿童视角与成人视角交织的复调诗学,探究《拔芽击仔》中作家大江健三郎的儿童视角叙事特征。
- 于静静张晓瑜
- 关键词:儿童视角
- 大江健三郎儿童视角叙事小说创作原因探析
- 2021年
- 儿童视角叙事是大江健三郎早期文学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叙事策略,《饲育》《感化院的少年》等是早期作品中使用儿童视角叙事的代表作。以大江健三郎早期小说中的儿童视角叙事为中心,从童年经验、作家个人气质及山村“童子”传说三个方面可以探究大江健三郎儿童视角小说创作的原因。
- 于静静张晓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