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玉权

作品数:12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指导性课题河北省科技厅指导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胸腺
  • 3篇影像
  • 3篇影像学
  • 3篇右美托咪啶
  • 3篇麻醉
  • 2篇影像学表现
  • 2篇肿瘤
  • 2篇重症肌无力
  • 2篇无力
  • 2篇肌无力
  • 2篇艾瑞昔布
  • 1篇胆囊
  • 1篇胆囊切除
  • 1篇胆囊切除术
  • 1篇凋亡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栓塞
  • 1篇动脉瘤栓塞术
  • 1篇断血流
  • 1篇多因素LOG...

机构

  • 12篇石家庄市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省医学情...
  • 1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石家庄市第六...

作者

  • 12篇朱玉权
  • 6篇宋铁鹰
  • 5篇戚岩
  • 3篇马朋羽
  • 3篇袁宁璐
  • 2篇赵建辉
  • 2篇王虹
  • 1篇杨利军
  • 1篇王文立
  • 1篇莫中福
  • 1篇李辉
  • 1篇毛丽梅
  • 1篇朱芳华
  • 1篇闫香庭
  • 1篇彭云水
  • 1篇陈强
  • 1篇侯凯
  • 1篇宋长兴
  • 1篇牛润岭
  • 1篇颜如玉

传媒

  • 5篇河北医药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1篇2019
  • 7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肌无力的胸腺影像学表现
袁宁璐赵青樊一萌朱玉权韩楚源
重症肌无力是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因乙酰胆碱受体(AChR)减少而出现传递障碍影响局部或全身横纹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重症肌无力临床上可分为3型:眼肌型:如眼睑下垂、视物长久感疲劳、复视;躯干型:上...
关键词: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4年
陈强侯凯朱玉权李辉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影像学表现供血全脑血管造影血管狭窄断血流
胸腺肿瘤WHO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腺肿瘤WHO组织学分型与螺旋CT征象的相关性,提高螺旋CT对胸腺肿瘤亚型诊断的准确率。方法:43例胸腺肿瘤病例,按照2004年WHO组织学分型标准分为低危组胸腺瘤组(A、B、B1型),高危组胸腺瘤组(B2、B3型),胸腺癌为一组,将CT征象与简化的分型对照。结果:低危组胸腺瘤21例,高危组胸腺瘤9例,胸腺癌组13例。CT上肿瘤轮廓不规则、边界不清、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胸腺癌,肿瘤边缘光滑、呈类圆形,可见分叶提示低危组及高危组胸腺瘤。结论:CT鉴别良恶性胸腺肿瘤有一定价值。
袁宁璐赵青韩楚源樊一萌朱玉权
关键词:胸腺肿瘤胸腺癌螺旋CT组织学分型
不同麻醉时间对小儿七氟醚吸入麻醉低流量洗出法苏醒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间小儿七氟醚麻醉,应用低流量洗出法对苏醒的影响。方法选择七氟醚吸入麻醉择期手术患儿60例,年龄1~3岁,ASA分级Ⅰ~Ⅱ级。按照麻醉时间分为1h组(A组),2h组(B组),3h组(C组),每组20例。患儿麻醉诱导采用潮气量法,术中根据患儿生命体征调整吸入浓度,稳定吸入七氟醚在0.8~1.2最小肺泡浓度(MAC),氧流量2L/min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约30min,采用低流量洗出法洗脱七氟醚,手术结束后送入PACU。观察患儿术中的血压,心率、呼气未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停吸七氟醚时呼末七氟醚浓度、氧流量增加加快洗出时呼末七氟醚浓度,记录苏醒的时间(即从手术结束到呼之睁眼的时间),拔管时间(即从手术结束到拔出气管插管的时间),送出PACU时间,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1)3组患儿术中的心率、血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组患儿停吸七氟醚时呼末七氟醚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快洗出前呼末七氟醚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PACU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麻醉时间,采用低流量洗出法排除七氟醚时,应适当调整七氟醚洗出时间,已达到充分洗出,进而降低后期并发症发生并缩短PACU停留时间。
王虹戚岩牛润岭杨运亮杨利军朱玉权马朋羽秦志利宋长兴
关键词:七氟醚苏醒小儿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螺旋CT表现被引量:3
2012年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高复发率、高致残率等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即发现MG与胸腺(或胸腺瘤)有关。本课题对120例MG患者常规做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有102例患者胸腺出现异常,我们重点分析此102例患者的CT资料,从病变胸腺的边界、信号均匀性、邻近结构受累及CT增强等方面探讨CT征象在异常胸腺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袁宁璐赵青樊一萌朱玉权韩楚源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胸腺增生胸腺瘤
右美托咪啶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手术创伤可诱发多种应激反应,强烈的应激反应可抑制免疫功能,加重炎性反应,不利于患者预后。右美托咪啶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手术中,具有镇静效果好,呼吸循环稳定,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并可提高麻醉质量,减少镇痛药的需求,已得到临床麻醉医师的普遍认可。本研究拟探讨右美托咪啶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石战英戚岩雅健赵建辉王虹宋铁鹰朱玉权朱芳华彭云水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直肠癌根治应激
基于影像学角度进行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基于影像学角度进行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发病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为CSM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2例CSM患者,选择同期72例无症状颈椎退变性脊髓压迫(asymptomatic spondylotic cervical cord compression,A-SCCC)患者,设为CSM组与A-SCCC组。收集两组患者X线、CT、MRI等影像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CS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颈椎不稳、MRI T2WI高信号、脊髓压迫物类型、发育性颈椎管狭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椎不稳(OR=2.766)、混合型压迫物(OR=2.542)、MRI T2WI高信号(OR=2.986)是CS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SM与A-SCCC影像学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包括颈椎不稳、混合型压迫物、MRI T2WI高信号等均可增加CSM的发病风险。
朱玉权曹建辉王乾张璀王晨
关键词:影像学脊髓型颈椎病发病危险因素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艾瑞昔布超前镇痛的效果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艾瑞昔布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前1 h口服艾瑞昔布0.1 g,对照组术前未口服任何镇痛药物。记录两组术后清醒即刻(T0)至术后1 h(T1)、T1至术后4 h(T2)、T2至术后8 h(T3)各时间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曲马多应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使用曲马多镇痛病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艾瑞昔布超前镇痛安全有效。
朱玉权王刚林李栓起丁娜戚岩宋铁鹰
关键词:艾瑞昔布镇痛
Caspase-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凋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存档蜡块76例,年龄16~82岁,术前未行放、化疗或服用激素类药物。卵巢浆液性囊腺瘤(OSA)12例;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OS-BT)1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OSC)46例,其中高分化16例,中分化20例,低分化10例,淋巴转移者22例,无转移24例,另取正常卵巢组织(NOT)蜡块1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测定Caspase-3的表达。结果 caspase-3蛋白在OSC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其在NOT、OSBT和OSA组的表达(P<0.05);46例OSC病例中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三级不同分化程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浸润转移呈负相关关系(r=-0.322,P=0.029<0.05),caspase-3蛋白在发生转移的OSC病例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的OSC病例(P<0.05)。结论 Caspase-3蛋白在OS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NOT、OSA、OS-BT和OSC中的表达,淋巴结转移的OSC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未发生转移者,提示凋亡相关基因的失活或低表达在恶性肿瘤的演进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闫香庭王文立张伟莫中福毛丽梅朱玉权宋铁鹰李玉霞
关键词:CASPASE-3增殖凋亡卵巢浆液性肿瘤
右美托咪啶辅助喉罩全麻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喉罩全麻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患者麻醉深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10min注射完毕,术中以0.6μg·kg^(-1)·h^(-1)维持输注;C组静脉输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之后静脉全麻诱导,行喉罩全麻。记录给药前(T_0),诱导后置入喉罩前(T_1),置入喉罩后1min(T_2)、5min(T_3),手术结束时(T_4),清醒睁眼时(T_5),拔出喉罩后1min(T_6)、5min(T_7)手术患者的心率、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值),记录患者停药至清醒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记录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其处理,随访术中知晓情况等。结果 2组SBP、DBP及心率(heart rate,HR)在T_1、T_2、T_3、T_4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D组SBP、DBP及HR在T_5、T_6时刻均明显下降,停药至清醒睁眼时间、拔出喉罩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术中以0.6μg·kg^(-1)·h^(-1)维持输注,可减少拔管反应和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使喉罩全麻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患者麻醉镇静深度更适当,可在临床选用。
李新春戚岩孙秀兰朱玉权张伟宋铁鹰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麻醉全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