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3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伏超
作品数:
4
被引量:33
H指数:2
供职机构:
苏州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陈卫昌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黄语嫣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朱一凡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楠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妮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胃癌
2篇
胃癌患者
2篇
细胞
2篇
癌患者
1篇
单核
1篇
调节性
1篇
调节性T细胞
1篇
性细胞
1篇
启动子
1篇
切除
1篇
肿瘤
1篇
肿瘤分期
1篇
外周
1篇
外周血
1篇
胃间
1篇
胃间质瘤
1篇
内镜
1篇
内窥镜
1篇
节性
1篇
窥镜
机构
4篇
苏州大学
作者
4篇
李伏超
3篇
陈卫昌
2篇
张光波
2篇
钱夷婷
2篇
叶妮
2篇
高楠
2篇
朱一凡
2篇
黄语嫣
1篇
李锐
1篇
史冬涛
1篇
毛忠琦
1篇
周晓俊
传媒
1篇
世界华人消化...
1篇
中华消化内镜...
1篇
江苏医药
年份
2篇
2014
1篇
2013
1篇
2012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内镜与腹腔镜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2014年
目的通过与腹腔镜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探讨无腹腔镜辅助下内镜切除胃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肿瘤直径〈3.0em且边界清晰的胃间质瘤患者92例,其中53例独立行内镜下切除(内镜组),39例独立行腹腔镜切除(腹腔镜组),对比分析2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通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内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手术耗时短[50(48~58)min比70(50~95)rain,U=1575.00,P〈0.01],术中出血量少[10(5—15)ml比20(20—30)ml,U=1794.00,P〈0.01],术后通便早[18(8~36)h比24(20—40)h,U=1666.00,P〈0.01],而在术后胃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术后随访(27±15)个月,腹腔镜组术后随访(24±11)个月,2组随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84,P〉0.05),随访期间均未见胃间质瘤复发和转移,亦无因胃间质瘤而死亡的病例。结论对于直径〈3.0em且边界清晰的胃间质瘤行内镜下独立切除是安全可行的,与腹腔镜手术疗效相近,且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李伏超
史冬涛
周晓俊
李锐
毛忠琦
陈卫昌
关键词:
胃间质瘤
内窥镜
腹腔镜
SNP对共刺激分子CD274、CD80在胃癌中表达调控研究
第一部分启动子区SNP对CD274分子在人胃癌中的表达调控研究 目的:探讨人胃癌中CD274核心启动子区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对CD274转录调控的影响。 方法:首先通过调研明确CD274基因核心启动子...
李伏超
关键词:
SNP
启动子
CD80
SNP
MICRORNA
文献传递
胃癌患者循环单核样髓源抑制性细胞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7例胃癌(A组)、21例胃上皮内瘤变(B组)、31例萎缩性胃炎(C组)、45例胃溃疡(D组)和20例正常对照(E组)外周血MDSCs占单核样细胞百分比,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B、C、D和E组外周血MDSCs占单核样细胞百分比分别为(21.72±10.12)%、(13.16±3.79)%、(7.74±1.14)%、(4.79±1.07)%和(2.90±1.80)%,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展期胃癌MDSCs(23.79±9.48)%,较早期胃癌MDSCs(11.74±4.01)%水平明显升高(P<0.05);未观察到MDSCs比例高低与患者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MDSCs水平的升高与胃癌免疫功能低下及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
叶妮
张光波
高楠
钱夷婷
黄语嫣
李伏超
朱一凡
陈卫昌
关键词:
胃癌
Th17与Foxp3^+Treg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细胞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胃癌患者(n=77)与健康志愿者(n=20)外周血并分离获取PBMC;流式细胞术分析CD4+CD25+Foxp3+Treg表达;PMA+Ionomycin联合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CD4+IL-17+Th17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Treg及Th17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胃癌组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进一步临床分析发现,胃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未见Th17与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尽管两群Th细胞在胃癌患者体内显著升高,但仅Treg与肿瘤进展相关,Th17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
叶妮
张光波
高楠
黄语嫣
钱夷婷
李伏超
朱一凡
陈卫昌
关键词:
胃癌
调节性T细胞
TH17
肿瘤分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