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权
- 作品数:17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41例T2DM患者具有大血管危险因素的数量分为三组,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并测定患者血清CRP、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结果:具有3或4个危险因素即患者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甘油三酯(TG)和hs-CRP水平,较具有其中1或2个危险因素患者的水平高。随着危险因素增多,3个组颈动脉IMT依次为0.68 mm、0.82 mm、0.97 mm;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依次为12.5%、24.1%、42.9%。颈动脉IMT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斑块检出率未见显著差异。颈动脉IMT与收缩压、HOMA-IR、hs-CRP呈显著正相关。CRP与HOMA-IR、BMI及TG呈显著正相关。经多元线形回归分析认为,hs-CRP和HOMA-IR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颈动脉IMT程度呈显著相关,hs-CRP是颈动脉IMT增厚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 张捷刘迪胡晓舟李国权
- 关键词:糖尿病
- 辛伐他汀对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表达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2年
- 宋纯理党耕町郭昭庆李国权
- 关键词:辛伐他汀成骨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
- 腹膜透析前后患者的血脂和脂蛋白(a)水平及与冠状动脉心脏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观察经腹膜透析前后患者的血清脂类、载脂蛋白、脂蛋白 (a) [Lp(a) ]水平 ,并探讨与冠状动脉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立 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日本第一化学药品株式会和中科院中生公司的试剂 ,对6 7例尿毒症患者进行腹膜透析前后的血清脂类、载脂蛋白、Lp(a)水平检测。结果 6 7例腹膜透析后 6个月内的患者血清脂蛋白 (a)为 30 8± 2 0 2mg/L ,较 82例对照组 134± 10 9mg/L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与腹膜透析前患者血清脂蛋白 (a) 331± 199mg/L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中 38例腹膜透析患者在透析后 6个月、1年、2年分别检测了血清Lp(a)水平 ,其值分别为 2 84± 2 2 1mg/L ,2 6 3± 2 0 7mg/L和 2 4 6± 2 0 1mg/L ,它们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6 7例腹膜透析患者在透析前和透析后检测脂类、脂蛋白、载脂蛋白 ,其TC、LDL C、ApoB较自身透析前呈增高水平 (P <0 .0 0 1,P <0 .0 5 ,P <0 .0 5 )。TG、HDL C、ApoAI透析后较透析前增高 (P均 >0 .0 5 )。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增高 ,约是正常对照的 2 .4倍 ,其值在透析过程中无明显变化 ,透析前后发生冠心病的患者与未发生冠心病的患者血清Lp(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未见尿毒症患者血清Lp(a)与?
- 李国权郑丹侠
- 关键词:腹膜透析血脂冠状动脉心脏病
- 纳米铁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探讨纳米铁材料对小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CD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纯铁粉组和纳米铁粉组。按照固定剂量(5g/kg)法对纯铁粉组和纳米铁粉组以纯铁粉或纳米铁粉一次经口灌胃。14天后脱髓处死。分别测定3组肝、肾脏器系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对照组、纯铁粉和纳米铁粉组的肝脏脏器系数分别为(0.0493±0.0062)、(0.0577±0.0048)和(0.0549±0.0041),纯铁粉和纳米铁粉组的肝脏脏器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纯铁粉组和纳米铁粉组总铁结合力(UIBC)和未饱和铁结合力(TIBC)分别为(12.65±9.82)和(77.50±7.19)μmol/L、(35.03±34.79)和(85.38±15.33)μmol/L及(8.93±7.39)和(71.67±11.87)μmol/L,与对照组相比纳米铁粉组血清UIBC和TI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纯铁粉组血清UIBC和TIBC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纳米铁粉组血清葡萄糖(GLU)水平比对照组和纯铁粉组有明显降低(P<0.05),纳米铁粉组血清TBIL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而纯铁粉组TBIL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纯铁粉和纳米铁粉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总胆汁酸(TBA)均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纳米铁粉组血清BUN明显高于纯铁粉组而肌酐(Cr)
- 王天成贾光沈惠麒闫蕾王翔李振荣李国权赵宇亮
- 关键词:血清生化指标小鼠脏器系数肝脏存活
- 血清葡萄糖参考方法的复现及与临床常用检测方法的比对研究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复现血清葡萄糖测定己糖激酶的参考方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此方法进行性能验证,并评价5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方法按照美国CDC推荐的血清葡萄糖测定己糖激酶参考方法的要求,建立参考方法;通过测定标准参考物质(SRM),以及参加国际临床化学与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主办的参考实验室间的国际环形比对试验(ring-trial),来验证参考方法的准确性;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EP9-A2试验方案,己糖激酶参考方法作为比对方法,5种临床常用检测方法作为待评方法,同时测定40份血清样品。结果用己糖激酶参考方法测定SRM965a,水平2和水平3与靶值的偏倚分别为0.93%、-0.23%;参加参考实验室国际比对,血清葡萄糖检测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5种常用检测方法在医学决定点(Xc=6.11mmol/L)预期偏差的95%可信区间在实验室定义的可接受偏差(10%)范围内,也在生物学变异的可接受偏差(6.9%)范围内。结论本室已复现并验证了血清葡萄糖测定己糖激酶参考方法;5种常用血清葡萄糖检测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参考方法的测定结果有差异,但误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不会影响临床检测结果。
- 贾珂珂陈文祥张捷李国权
- 关键词:血糖己糖激酶
- 酮胺氧化酶法测定糖化白蛋白的评价
- 贾珂珂李国权张捷
- 肌酐检测试剂对脂蛋白(a)测定的影响
- 2007年
- 目的:了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酐(苦味酸速率法)对检测脂蛋白(a)(免疫比浊法)结果的干扰。方法:对比脂蛋白(a)在紧跟肌酐检测与单独检测的结果,以及分别用NaCl代替肌酐试剂1和试剂2测定脂蛋白(a)时的结果。结果:脂蛋白(a)在紧跟肌酐检测时结果明显升高,NaCl代替肌酐试剂1及试剂2时脂蛋白(a)的测定结果也明显偏高。结论:肌酐检测试剂对脂蛋白(a)的测定有明显正干扰,合理安排肌酐与脂蛋白(a)的分析顺序,可以有效地消除肌酐试剂对脂蛋白(a)测定结果的干扰。
- 叶红王京李国权
- 关键词:肌酐交叉污染
- 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a)水平变化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通过观察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胆红素对同型半胱氨酸(Hcy)引起脑血管损伤的可能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经CT确诊的脑血管病患者共82例,对照组35例。分别取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hs-CRP、Hcy、脂蛋白(a)[Lp(a)]水平并比较分析。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清Hcy、hs-CRP和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TB水平与hs-CRP和Hcy呈负相关,Hcy与hs-CRP呈正相关;血清Lp(a)与TB、Hcy及hs-CRP未见显著相关。结论胆红素对高Hcy引起的脑血管损伤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王天成李振荣李国权张捷
- 关键词:胆红素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及相关分析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总胆红素(TB)的关系。方法:采用经CT确诊的CVD患者共52例,对照组28例,分别取血测定D二聚体、Hcy、hs-CRP和TB。结果:CVD组血浆D二聚体和血清Hcy、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T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发现CVD组血浆D二聚体与血清Hcy和hs-CRP呈正相关,与血清TB呈弱负相关。结论:CVD患者血清TB、Hcy和hs-CRP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王天成汪整辉李国权王小林
- 关键词:脑血管障碍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胆红素
- 国产与进口辛伐他汀对血浆C反应蛋白的作用比较
- 2004年
- 曾辉李国权
-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