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海华

作品数:16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脑性
  • 10篇脑性瘫
  • 10篇脑性瘫痪
  • 6篇康复
  • 5篇患儿
  • 4篇小儿
  • 4篇疗法
  • 4篇脑性瘫痪患儿
  • 3篇作业疗法
  • 3篇脑瘫
  • 3篇脑性瘫痪康复
  • 3篇儿童
  • 2篇生物反馈
  • 2篇生物反馈治疗
  • 2篇脑功能
  • 2篇痉挛
  • 2篇痉挛型
  • 2篇康复训练
  • 1篇胆红素
  • 1篇胆红素血症

机构

  • 11篇佳木斯大学康...
  • 6篇佳木斯大学附...
  • 4篇佳木斯大学

作者

  • 16篇李海华
  • 5篇郭岚敏
  • 5篇吕智海
  • 5篇姜志梅
  • 4篇李晓捷
  • 4篇吕洋
  • 4篇张丽华
  • 4篇吕洋
  • 3篇王丽平
  • 3篇汤晶华
  • 3篇李树春
  • 2篇孙颖
  • 2篇庞伟
  • 2篇李雪梅
  • 2篇祝丽玲
  • 2篇张士岭
  • 1篇崔静
  • 1篇宋福祥
  • 1篇邓庆先
  • 1篇孙奇峰

传媒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伤残医学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2003年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03年康...

年份

  • 1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开创与发展
李晓捷姜志梅李海华李树春
脑性瘫痪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智能的关系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探讨脑性瘫痪(脑瘫)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与智能的关系。方法对82例用MEB-5304K型诱发电位仪做听觉诱发电位检测(BAEP),用0~3岁盖泽尔发育诊断表做智力测验。结果BAEP正常组46例,异常组36例,两组与DQ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与社会适应能力之间差别有统学意义(P<0.01)。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可用来对脑瘫患儿早期智能发育的检查,对BAEP正常儿及时给予智力康复治疗可减轻或防止出现智力不足。
张丽华李海华庞伟王丽萍吕洋
关键词:脑性瘫痪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儿童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脑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痉挛型脑瘫患儿经脑电生物反馈(EEGBF)治疗后脑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符合诊断分型标准的痉挛型脑瘫患儿60例,平均年龄7.32岁;按照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观察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方法外,加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训练5次,疗程为3个月。采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脑电波,包括θ波、β波、α波、SMR波、θ/β比值、α/SMR比值,经仪器自身分析处理测评干预前后患儿脑电波的变化。同时对两组干预前、后进行中国比内智力测试和注意力变量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θ波均值明显下降(P<0.05),β波均值明显升高(P<0.05),θ/β功率比值明显下降(P<0.05);α波均值明显下降(P<0.05),SMR波均值明显升高(P<0.05),α/SMR功率比值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θ波均值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5),β波均值、θ/β功率比值、α波均值、SMR波均值及α/SMR功率比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显著(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智力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注意力变量各观察指标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脑功能。
李雪梅姜志梅郭岚敏吕智海祝丽玲张士岭李海华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脑性瘫痪儿童脑功能
脑性瘫痪患儿步行速度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影响脑性瘫痪(CP)患儿平地步行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30例CP患儿作为CP组(男15例,女15例)。同时选取佳木斯某小学30名健康儿童为健康对照组(男15名,女15名)。通过足印步态分析及计算机视频技术测量、记录CP患儿及健康儿童的快适速度和最大速度步行时资料,比较同一组儿童在不同行走状态时步频、步幅之间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儿童在不同行走状态时行走速度、步频、步幅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CP患儿步行功能的主要因素,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CP组患儿无论在快适速度还是在最大速度步行时步行速度明显降低,步幅减小,而步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步行速度增加,健康对照组儿童在单位时间内行走的步数(步频)及步幅均显著增加,而CP组患儿仅步频随着步行速度增加而增大,步幅未出现明显增加。结论对于CP患儿来说,步幅可能是影响步行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扩大患儿步幅是改善患儿行走能力的重要方式。
李海华孙颖吕洋庞伟宋福祥
关键词:脑性瘫痪步态分析步幅步频
B超评定股四头肌厚度在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评价中的作用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B超评定股四头肌厚度在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评价中的作用,为康复疗效评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进行中药熏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应用改良Ash-worth(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B超评定股四头肌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股四头肌厚度(MTQ)。结果 (1)治疗1.5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略有降低,GMFM-88分值略有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TQ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明显降低(P<0.01);GMFM-88分值明显增加(P<0.01);MTQ值明显增加(P<0.05)。(3)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5个月、治疗3个月后MTQ值与GMFM-88分值有相关性(r=0.734,P<0.01)。结论 B超可以通过反映局部肌肉厚度的变化,为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申晓娜李晓捷孙奇峰郭岚敏吕智海李海华吕洋
关键词:股四头肌肌张力
中国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开创与发展
<正> 自八十年代初康复医学引入我国以来,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已得到了长足发展。小儿脑性瘫痪的康复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开创到发展的阶段。1 中国第一所小儿脑性瘫痪防治疗育中心的创立和日本的援助1983年以前,我国尚未开展小...
李晓捷姜志梅李海华李树春
文献传递
脑性瘫痪患儿运动疗法治疗体会一附1例报告
脑性瘫痪是出生前至出生后脑发育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与姿势异常,是造成小儿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运动疗法占非常重要的地位.运动疗法主要是促进正常运动功能发育、...
李海华吕智海郭岚敏
关键词:脑性瘫痪运动疗法康复训练
文献传递
高胆红素血症致脑性瘫痪15例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致脑性瘫痪(CP)发病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高胆红素血症致CP的类型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高胆红素血症15例中CP类型为手足徐动型9例,混合型4例,共济失调型2例。此类CP以手足徐动发病率为高(46.6%),智力损害轻,步行率低等为特点。结论高胆红素致CP以手足徐动发病为主。早期防治高胆红素血症是降低此类 CP发病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李海华吕智海郭岚敏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小儿脑性瘫痪
康复训练对脑损伤仔鼠脑组织中slit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本研究向孕鼠腹腔注射内毒素(LPS)造成仔鼠脑损伤模型,研究康复训练对脑损伤仔鼠脑组织中sli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脑损伤仔鼠30只,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NS)、康复训练组(N)与非康复训练组(NT),每组10只。康复训练组:将7日龄至4周龄仔鼠进行康复训练,每天1次。训练方法(1)滚筒训练:采用自制滚筒式网状训练器材训练,训练器长100cm,直径60cm,中间分成4格,同时训练4只大鼠,底座有一固定架,一端有一手摇柄,转动训练可训练仔鼠的抓握、旋转、行走等运动,5r/min,10min/次。(2)转棒训练:一根长150cm,直径4.5cm的转棒;中点固定于3r/min转动器上,顺、逆时针交替转动,10min/次。(3)平衡木训练:平衡木长170cm,宽2cm,平放距地面7cm处,让老鼠在上面行走,主要评估及训练平衡功能,10min/次。生理盐水组、非康复训练组不进行康复训练。第7天、14天、21天、28天对仔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定,并取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皮质及海马区slit表达的变化。结果:康复训练组仔鼠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脑皮质及海马区slit表达较非康复训练组增多。结论:康复训练可以提高脑损伤仔鼠的运动功能,并可促进脑损伤仔鼠脑组织中slit的表达。
崔静李哓捷邓庆先张士领李海华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损伤
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脑瘫伴注意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伴注意障碍痉挛型脑瘫的效果。方法 2010年1月~2010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痉挛型脑瘫患儿44例,分成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23)。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感觉统合训练、言语疗法、传统中医疗法),观察组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另加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每周训练5 d,疗程为3个月。以盲评的方式对两组干预前、中、后进行中国比内智力测试和注意力变量检测。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智力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注意力变量观察指标疏漏数明显减少(P<0.01),错误数减少(P<0.05),反应时明显缩短(P<0.01),变异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对照组智力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注意力变量观察指标疏漏数明显减少(P<0.01),反应时明显缩短(P<0.01);错误数及变异率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功能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地提高脑瘫患儿的注意力水平。
李雪梅姜志梅郭岚敏吕智海祝丽玲张士岭李海华
关键词:脑性瘫痪注意力障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