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
- 作品数:36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谈整体观念在血管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 <正>'整体观念'本身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在中医诊察疾病及辨证论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类医学是没有国界的,各学科间的渗透和影响,最终会促进各自的发展。临床学科如此,诊断学科亦是如此。血管超声检查,是近30年来飞速发展...
- 李青方惊龙
- 文献传递
-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内径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 脑梗死是造成人类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生与脑供血主要通路的病变—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因此如何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并加以干预对脑梗死的防治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颈总动脉I...
- 李青董瑾莹顾琛琛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理分级
- 文献传递
- 围绝经期与绝经早期妇女心脏左室功能的组织追踪成像及应变率成像特点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早期妇女心脏左室功能的组织追踪成像(TTI)、应变率成像(SRI)特点。方法选择绝经期女性137例,其中围绝经期组69例,绝经早期组68例;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测量E、A峰血流速度,计算E/A;采用TTI、SRI测量后间隔与侧壁、下壁与前壁、后壁与前间隔的二尖瓣环处收缩期峰值位移(D)、平均位移(mean D)及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心肌的峰值应变率(SRs、SRe、SRa)、SRe/SRa。结果与围绝经期组比较,绝经早期组女性E值、E/A降低(P均<0.01),左室各壁二尖瓣环处SRs、SRe/SRa降低(P均<0.05),左室多数室壁二尖瓣环处D值和mean D值降低(P<0.05或<0.01)。结论绝经早期妇女左室舒缩功能较围绝经期妇女受损严重,且其心肌局部收缩和舒张功能变化早于心脏整体功能变化。
- 董瑾莹李青葛菲
- 关键词:绝经组织追踪成像应变率成像
- 谈整体观念在血管超声检查中的应用
- 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体的循环系统也是个有机的整体、血管疾病的发病,血流动力学变化也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周围血管疾病、基础疾病会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而静脉及门脉的血流变化也会对相关动脉产生影响。并且,整体观念在预后评...
- 李青方惊龙
- 关键词:血管疾病超声检查预后评估
- 文献传递
-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绝经女性心肌运动速度和心脏功能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通过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绝经女性心肌运动速度和心脏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绝经期女性188例,包括围绝经期组90例,绝经早期组98例;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后,存储QTVI模式图像,将取样点置于左心室各壁二尖瓣环附着点及三尖瓣环右侧位点,测量心肌运动速度及时相参数,计算心肌收缩期功能指数(SMPI)及Tei指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围绝经期组相比,绝经早期组左心室质量、相对室壁厚度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峰)/二尖瓣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峰)和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Va)均显著减低(P均<0.01),左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延长(P<0.05),左心室射血时间缩短(P<0.01),SMPI增高(P<0.05),Tei指数增高(P均<0.05)。结论与围绝经期相比,绝经早期女性心肌运动速度及心脏功能减低,可能与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在绝经前后的变化有关;QTVI能够提供多种量化数据,对女性健康保健有重要指导意义。
- 董瑾莹李青郭立志付姝菲
- 关键词:绝经定量组织速度成像TEI指数心脏功能试验
- 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功能评价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随着人们对心功能的深入研究,右心在循环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但右心解剖结构的复杂性,使准确评估成为一大难题。近年对右心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各种超声心动技术也在迅猛发展,为右心功能的准确评估提供了多种可能。
- 朱博鹰李青
- 关键词:超声心动图
- 超声微泡造影应用于疾病诊疗的研究进展
- 2010年
- 随着“超声分子影像学”概念在国内的首次提出,超声医学已成为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热点。即经静脉注入带有特定配体的靶向超声对比剂,与要显像的靶组织特异性结合,使得微泡选择性地聚集并较长时间停留于靶组织或靶器官而产生分子水平的显影,从而提高超声显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子成像研究是借助于分子探针间接反映分子或基因的信息,目前我们使用的超声分子探针是超声微泡(球)对比剂。现针对超声微泡造影在疾病诊疗上的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 刘金玲李青
- 关键词:造影剂超声检查
- 绝经期女性颈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绝经期女性颈总动脉(CCA)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绝经期女性138例,其中围绝经期73例,绝经早期65例。通过高频超声测量CCA弹性指标和内中膜厚度(CIMT),同时经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功能,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围绝经期相比,绝经早期组Ep、β增高(P<0.05),CIMT增厚、AC降低(P<0.01),E/A降低(P<0.05)、Ve和Ve/Va降低、E/Ve增高(P<0.01)。绝经期女性CCA弹性指标、CIMT与舒张功能有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独立影响Ve/Va的因素为β和E2(F=20.50,P<0.01)。结论:随着E2水平减低,绝经期女性CCA弹性降低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存在相关性。
- 董瑾莹李青赵迎新付姝菲
- 关键词:绝经颈动脉弹性左心室舒张功能内中膜厚度
- 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干预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水平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天,对治疗前后斑块声学密度及血脂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神通络"针法组能明显降低脑梗死患者总胆固醇(TC)水平(P<0.01),但短期内斑块声学密度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斑块患者血脂水平有明显改善,但短期内对斑块的稳定性无明显疗效。
- 李绍红李青
-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血脂水平
- 颈动脉僵硬度在脑梗死危险预警中的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应用超声测量计算脑梗死不同程度危险人群颈动脉僵硬度指数(SI),探讨颈动脉僵硬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间关系,为脑梗死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0例高血压中、高危患者以及40例高血压低危患者行颈动脉M型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前后壁在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内径,计算SI。并通过对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观察,评定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结果:①高血压中、高危组SI及hs-CPR明显高于高血压低危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②在调整年龄、性别、吸烟、家族史后,血压、血糖、血脂仍对动脉僵硬度增加起着极为积极的作用。结论:颈动脉僵硬度反映了临床前期颈动脉功能变化的特征,为脑梗死危险人群的预警提供了更早的信息。
- 顾琛琛李青龚乃鹃
-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疾病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