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民
- 作品数:13 被引量:4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包皮环切术对阴茎头敏感性的影响
- 杨德民林慧张滨郭伟
- 复方水杨酸乙二醇透皮吸收贴剂佐治急性踝部扭伤28例疗效观察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复方水杨酸乙二醇透皮吸收贴剂(好及施)佐治急性踝部扭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6例急性踝部扭伤患者分为两组,各28例,均予抬高患肢、制动及采用宽胶布与绷带固定的常规治疗,其中28例在此基础上于患处外敷复方水杨酸乙二醇透皮吸收贴剂(治疗组),余28例则外敷消炎镇痛膏贴剂(对照组),两组均为每日1贴,每贴敷12小时,连敷7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疗程结束后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5%、96%,对照组分别为32%、8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药物止痛起效时间、药效维持时间治疗组分别为(15±3)分钟、(24±3)小时,对照组分别为(56±4)分钟、(5±2)小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敷药局部出现瘙痒2例,对照组出现瘙痒13例,均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能自行好转。结论:复方水杨酸乙二醇透皮吸收贴剂佐治急性踝部扭伤比消炎镇痛膏贴剂疗效更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郭伟杨德民梁子敬林俊敏郭敏军彭翔曾量波
- 关键词:踝关节扭伤复方水杨酸乙二醇透皮吸收贴剂韧带瘙痒
- 包皮环切术对阴茎头振动感觉阈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比较单纯包皮过长患者与正常人,以及单纯包皮过长患者在包皮环切术前、术后阴茎头振动感觉阈变化,评估手术对阴茎头敏感度的影响。方法:使用生物振动测试仪,对73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及96例包皮过长手术患者(实验组)手术前后示指、阴茎头2个部位皮肤进行振动感觉阈测定,了解体表部位感觉敏感度的改变。结果:阴茎头/示指振动感阈指数对照组为2.39±1.72,实验组术前为1.97±0.7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阴茎头/示指振动感阈指数术前为1.97±0.71;术后1、2、3个月分别为2.64±1.38、3.09±1.46、2.97±1.20;手术前、后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正常人与包皮过长患者阴茎头/示指振动感阈指数无统计学差异;包皮环切术后患者阴茎头振动感减弱。
- 杨德民林慧张滨郭伟
- 关键词:阴茎头
- 左半大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64例左半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Ⅰ期切除吻合术的临床资料,小结其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治愈,无切口感染,无吻合口漏及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Ⅰ期切除吻合术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是可行而安全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
- 郭伟杨德民郑文博梁子敬林俊敏吴颉李云峰
- 关键词:左半大肠癌急性肠梗阻
- 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8年
- 为了解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在急诊医学实习带教过程中,我们对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和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的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学的学生,两者的差距具有统计学差异。问题讨论式教学方法比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更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巩固医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 杨德民郭伟
- 关键词:急诊医学教学方法
- 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评价院前急救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1年7月~2006年10月诊治的19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02例经过院前急救入院(院前急救组),88例未经任何处理由家属直接送入医院(对照组)。对比两组病人伤后至入院的时间和伤后6个月的GOS评分、预后。结果:院前急救组病人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20.2±10.3)min,预后为良好28例(27.5%),中残34例(33.3%),重残22例(21.6%),植物状态4例(3.9%),死亡14例(13.7%);而对照组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时间为(60.4±14.5)min,预后为良好12例(13.6%),中残19例(21.6%),重残28例(31.8%),植物状态7例(8.0%),死亡22例(25.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为重型颅脑病人患者抢救赢得了时间,对于提高生存率与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
- 郭伟杨德民梁子敬林俊敏郭敏军李平曾量波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预后
- 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0年2月至2007年4月收治的54例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特点与诊治经验。结果本组患者中,存活34例(63%),按格拉斯哥预后判断标准(GOS),恢复良好18例,中残8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0例(37%)。结论老年性重型颅脑损伤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等特点,正确诊断、及时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是减少继发性脑损伤、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 郭伟杨德民
- 关键词: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
- 外伤性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总结28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结果,并对患者GCS评分与预后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痊愈13例(46.4%),轻残7例(25%),中残4例(14.3%),重残3例(10.7%),死亡1例(3.6%)。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判断预后标准,痊愈患者与轻残患者GCS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中残、重残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死亡患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外伤性脑梗死多为颅脑外伤导致的脑血管痉挛、血管损伤、血栓形成、颅内压增高及脑灌注压降低等原因引起,好发于基底节区,临床表现依梗死灶的部位和范围的大小而有不同,患者GCS评分越低,预后越差,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疗效。
- 郭伟杨德民何俊德
- 关键词: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理
- 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发病率高,早期诊断困难,且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其原发病多为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本组病例经紧急抗休克治疗后,手术治疗59例,治愈41例(69.5%);非手术治疗16例,治愈5例(31.2%),两组治疗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组75例患者病死率为38.7%(29/75),主要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占58.6%(17/29)。治疗中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比较常见,发生率分别为36%(27/75)和32%(24/75)。结论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对策应首先积极抗休克治疗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手术,注意控制感染并早期防治MODS,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 贺华勇郭伟杨德民陈远光梁子敬林俊敏陈贵斌韩洁韵李云峰吴颉
- 关键词:急腹症感染性休克外科治疗老年
- 急诊外科临床实习教学初探
- 2006年
- 目的:通过对急诊外科实习效果的分析,进行临床教学探索。方法:对急诊外科实习生实习效果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对临床教学进行相应的探索。结果:影响实习效果的因素有对实际工作不适应、不能做到学以致用、基本操作不熟练等;解决方法有教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改变思维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处理的能力、转变学习态度、实例教学等。结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急诊外科教学探索,可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 杨德民郭伟龙浩
- 关键词:急诊外科临床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