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果为
作品数:
109
被引量:717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铁道部科技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合作作者
林佩娣
复旦大学
王倩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谢彦晖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血液科
谢毅
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血液科
王倩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08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08篇
医药卫生
1篇
生物学
主题
28篇
白血
27篇
白血病
26篇
细胞
22篇
贫血
13篇
红细胞
12篇
蛋白
11篇
再生障碍性贫...
11篇
障碍性贫血
11篇
急性
11篇
骨髓
10篇
急性白血
10篇
急性白血病
8篇
肿瘤
6篇
凋亡
6篇
慢性
5篇
多药
5篇
多药耐药
5篇
药物疗法
5篇
增生
5篇
中毒
机构
88篇
上海医科大学...
20篇
上海医科大学
4篇
上海市肿瘤研...
3篇
南京铁道医学...
2篇
复旦大学
2篇
广州军区武汉...
1篇
安徽医科大学...
1篇
广州医学院第...
1篇
南京铁道医学...
1篇
上海医科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
1篇
中国中医科学...
1篇
河北省人民医...
1篇
河北医科大学...
1篇
北京协和医院
1篇
中国医学科学...
1篇
山东医科大学...
1篇
上海市传染病...
1篇
廊坊市中医院
1篇
扬州大学医学...
作者
108篇
林果为
13篇
林佩娣
12篇
王倩
12篇
谢彦晖
11篇
谢毅
9篇
梁晓华
9篇
王倩
7篇
倪赞明
7篇
顾静文
7篇
陈波斌
6篇
施赛珠
6篇
王小钦
6篇
丁训杰
5篇
阮林海
5篇
吕玲
5篇
徐麦玲
4篇
刘文廉
4篇
魏影非
4篇
姬美蓉
4篇
励雁峰
传媒
16篇
中华血液学杂...
12篇
上海医学
8篇
中华内科杂志
8篇
上海医科大学...
7篇
国外医学(输...
5篇
中级医刊
5篇
临床血液学杂...
4篇
中华医学杂志
3篇
内科急危重症...
3篇
安徽医科大学...
3篇
药物流行病学...
3篇
白血病
2篇
南京铁道医学...
2篇
临床内科杂志
2篇
上海医学检验...
1篇
世界华人消化...
1篇
劳动医学
1篇
中国工业医学...
1篇
中国综合临床
1篇
中华眼科杂志
年份
1篇
2001
12篇
2000
19篇
1999
19篇
1998
3篇
1997
9篇
1996
16篇
1995
11篇
1994
6篇
1993
4篇
1992
3篇
1991
2篇
1990
3篇
1989
共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对三尖杉酯碱诱导HL_(60)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探讨核酸内切酶在三尖杉酯碱诱导HL60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以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检测HL60细胞在核酸内切酶抑制剂及三尖杉酯碱作用下,细胞凋亡的发生。结果核酸内切酶抑制剂抑制了细胞凋亡。结论三尖杉酯碱诱导HL60细胞凋亡需要核酸内切酶参与。
夏瑞祥
林果为
励雁峰
励雁峰
关键词:
核酸内切酶
抑制剂
三尖杉酯碱
细胞凋亡
脑梗死患者血浆PAP水平与单核细胞组织因子、t-PA和PAI活性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AP)、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AT)测定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组织因子(TF)及t-PA:a和PAI:a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应用ELISA法、凝血酶和反应法发色底物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20例健康对照及20例非血栓疾病病例对照的血浆PAP、TAT、Fgn含量、PBMCPCA、PBMCTPA和PAI活性。结果①脑梗死患者血浆PAP、TAT及Fgn水平明显增高,与病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②脑梗死患者PBMCTF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及病例对照组(P<0.01)。PBMCt-PA活性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及病例对照组(P<0.01)。PBMCPAI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及病例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TAT及PAP水平检测可较好的评价脑梗死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状态。脑梗死患者在细胞水平已处于高凝状态。并在细胞水平存在凝血与纤溶系统失衡。
魏影非
林果为
倪赞明
王晓明
王晓明
关键词:
PAP
T-PA
PAI
单核细胞
为提高我国临床科研选题水平而努力
被引量:2
1999年
临床科研系指以病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和对疾病病因的宏观研究。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在我国的深入开展,临床科研方法已有了重大发展,不只是应用病例报告、病例分析来总结临床经验。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林果为
初治急性白血病P-糖蛋白及其预后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8
1999年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相关P糖蛋白(Pgp)是否为初治急性白血病(AL)完全缓解(CR)的预后因素。方法对48例年龄为15~70岁未经化疗的初发AL患者进行前瞻性、截矩性队列研究。AL诊断和CR标准按照美、英、法(FAB)小组标准。Pgp用单克隆抗体UIC2标记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分别为Pgp阳性和阴性AL患者。结果变量:经两疗程标准化疗取得CR的病例数和未缓解病例数。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结果Pgp阴性和阳性组病例数为25和23。两组CR率分别为68%和22%。经单因素分析,Pgp阴性组较阳性组易取得CR(RR=7.65,95%CI2.1~28,P=0.002)。年龄、性别、发病时白细胞数、骨髓原+(早)幼细胞比例和FAB分型对CR无意义。经上述变量校正的多因素分析结果Pgp仍对CR有显著意义(RR=9.3,95%CI2.2~39,P=0.002)。Ppg对诊断原发耐药白血病的敏感性69%,特异性77%,阳性预测值78%,阴性预测值68%,阳性似然比3,阴性似然比0.4,患病率54%,准确性73%。结论Pgp阳性是初治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的不利预后因素。
顾静文
林果为
关键词:
白血病
多药耐药性
P-糖蛋白
急性
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HL60/DNR的多药耐药性
1998年
目的研究白血病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DR)。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HL60,HL60/DNRMDR1的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单抗UIC2标记的细胞株P糖蛋白(Pgp)的表达,了解它们摄取和滞留荧光素R123的功能。结果HL60/DNR在mRNA水平高度表达MDRI,在蛋白质水平高度表达Pgp,功能性试验中细胞内R123最终浓度HL60为HL60/DNR的50倍。
顾静文
林果为
关键词:
白血病
多药耐药性
P糖蛋白
细胞株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的研究现况
被引量:1
1991年
丙酮酸激酶(Pyrurate Kinase,PK)是糖酵解途径中3个关链酶之一,此酶遗传性缺陷可引起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Hereditary Nonspherecytic Hemolytic Anemia,HNSHA),它是糖酵解8种红细胞酶病中发现最早、最常见而研究最深入的酶病,本文就其研究现况作一综述。
伍先托
林果为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遗传性缺陷
贫血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GMP-140蛋白和内皮素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996年
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Ⅱ型糖尿病(NIDDM)患者血浆GMP-140蛋白、内皮素(ET)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观察。结果显示:NIDDM患者血浆GMP-140蛋白显著增高,似与其血管病变程度相一致。ET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钙离子拮抗剂对ET水平有影响。提示NIDDM患者内皮细胞、血小板功能异常与血管病变密切关联,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蛋白或多肽,已有了异常变化。
张茂华
施赛珠
林果为
倪赞明
王倩
何婉婷
关键词:
糖尿病
内皮素
年轻红细胞单采实施方法研究
1994年
利用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对20例献血员实施YRBC单采。结果显示:①献血员血球压积与YRBC溢出时血浆流率呈负相关(Y=67.22-1.111,r=-0.8069,P<0.01),根据献血员Hct来选择血浆流率。可避免非年轻红细胞溢出。②CS3000血细胞分离机可用来获得高质量YRBC供临床应用。
阮林海
王瑞敏
魏黎明
董继辉
张峰
孙晓敏
杜俊羽
谢毅
林果为
谢彦晖
关键词:
丙酮酸激酶
红细胞变形能力
环孢霉素A合并雄激素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15
1996年
采用环孢霉素A(CsA)合并雄激素(康力龙、安雄或丙睾)治疗13例重型再障(SAA)和1例重型纯红再障(PRCA),总的近期有效率64.3%,SAA有效率61.5%,1例PRCA达基本治愈。多数病例能保持近期疗效。SAA-Ⅰ型有效率(83.3%)明显高于SAA-Ⅱ型(42.9%)。认为CsA合并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是适合国情,有效、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案。
陈琳军
林果为
林佩娣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霉素A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腺苷脱氨酶活性升高伴溶血一例
被引量:1
1995年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细胞腺苷脱氨酶活性升高伴溶血一例谢彦晖,林果为,梁晓华1989年Martin报告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MDS-RA)患者红细胞腺苷脱氨酶(ADA)活性明显升高伴溶血。现已发现获得性红细胞酶病在血液恶性疾病中广泛存在。再...
谢彦晖
林果为
梁晓华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红细胞
腺苷脱氨酶
溶血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1页
<
1
2
3
4
5
6
7
8
9
10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