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刚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直肠
  • 4篇蛋白
  • 4篇直肠肿瘤
  • 4篇肿瘤
  • 4篇腹腔
  • 4篇肠肿瘤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3篇内皮
  • 3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腹腔镜
  • 2篇十二指肠
  • 2篇十二指肠溃疡
  • 2篇碳酸酐酶
  • 2篇胃十二指肠
  • 2篇胃十二指肠溃...
  • 2篇细胞
  • 2篇疗效

机构

  • 13篇武警湖北省总...
  • 2篇武汉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3篇王志刚
  • 11篇黄汉涛
  • 7篇张蓓
  • 3篇杨勇
  • 3篇刘晓
  • 2篇刘志苏
  • 2篇罗先文
  • 2篇龚勇
  • 2篇赵端仪
  • 2篇刘家盛
  • 1篇罗勋鹏
  • 1篇荣愈平
  • 1篇岳奇俊
  • 1篇沈章义
  • 1篇喻波
  • 1篇钱崇宽
  • 1篇李海民
  • 1篇任贵兵
  • 1篇许汉兵
  • 1篇付俊俐

传媒

  • 4篇腹部外科
  • 3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平衡状态的影响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研究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水平和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行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抑制胰腺分泌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鼻饲,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腹胀消退时间、禁食时间、胰周感染率,血淀粉酶、IL-8、IL-10、TNF-α、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等临床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淀粉酶水平自鼻饲清胰汤后第3天开始显著下降,血清IL-8和TNF-α水平第5天出现显著下降,且第3、5、7天血淀粉酶、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7天病人血清IL-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间上述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能有效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维持炎症因子平衡状态。
张蓓黄汉涛王志刚荣愈平喻波龚勇
关键词:胰腺炎前白蛋白
直肠癌中碳酸酐酶Ⅸ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缺氧标记物碳酸酐酶Ⅸ(carbonic anhydrases-Ⅸ,CA-Ⅸ)作为直肠癌肿瘤标记物和转移相关蛋白的意义。方法应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CA-IX在正常直肠组织,直肠腺瘤,原发直肠癌灶、系膜组织、肝转移组织中的差异性表达,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判断CA-Ⅸ作为直肠癌发生和转移相关因子的意义。结果直肠癌灶CA-Ⅸ和VEGF阳性率分别为68.8%和74.2%,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直肠腺瘤组织(P〈0.01)。直肠癌灶和系膜组织中CA-Ⅸ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r值为-0.22和0.28,P均〈0.05),N0组癌灶CA-Ⅸ阳性表达率为85.5%,高于N1淋巴结转移组的66.7%和N2淋巴结转移组的64.5%。N,组系膜组织CA—Ⅸ阳性率5.5%,低于N1期的26.2%和N2期的29.0%。癌旁系膜组织CA-Ⅸ水平预测直肠癌淋巴转移特异性94.5%,肝转移特异性59.6%。结论癌组织内CA-Ⅸ高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一定关系,可作为相关肿瘤标记物和转移相关蛋白,为术后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张蓓黄汉涛王志刚刘晓
关键词:直肠肿瘤淋巴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肛门环缩术加注射法与单纯肛门环缩术疗效对比观察被引量:2
1999年
王志刚钱从宽
关键词:直肠脱垂注射法疗效
联合检测大肠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门静脉血细胞角蛋白20 mRNA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门静脉血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作为血行播散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RT-PCR技术检测63例大肠癌病人门静脉血CK20mRNA表达阳性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标本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随着病情由DukesA、B期向DukesC、D期进展,门静脉血CK20mRNA表达的阳性率由64.9%升高到96.2%(P<0.01)。高、中分化肿瘤组织VEGF蛋白阳性率为50.0%,低、未分化时升高到92.3%(P<0.01)。CK20mRNA与VEGF作为单项指标测定时,阳性率分别为77.8%和58.7%,联合检测时阳性率显著升高(92.1%)。结论大肠癌病人门静脉血中CK20mRNA和肿瘤组织VEGF作为衡量大肠癌浸润能力的指标,二者表达分别与Dukes分期和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密切。联合检测二者时,敏感性显著提高,可弥补单项指标检测的不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张蓓刘志苏黄汉涛王志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颅脑降温仪在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及护理
2003年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颅脑降温仪、合理有效的护理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收治的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加用颅脑降温仪治疗。结果:200例出血性脑血管患者,其中脑出血136例(内囊出血76例,小脑出血48例,桥脑出血12倒),蛛网膜下腔出血48例,合并脑疝形成16例。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x^2=12.5,P<0.01)。结论:早期使用颅脑降温仪、合理有效的护理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很好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张久霞王志刚
关键词:颅脑降温仪出血性脑血管病护理疗效
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5年
笔者对1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其中15例在腹腔镜下行修补术,3例在手助腹腔镜下完成修补术.1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8.3±8.4)min;术后均于24h内下床活动,48h内拔除胃管;平均住院时间4~8d,预后良好.结果表明腹腔镜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同时进行治疗,且具有视野开阔、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岳奇俊黄汉涛赵端仪王志刚罗先文任贵兵罗勋鹏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消化性溃疡
VEGF和CK20mRNA联合检测在大肠癌病人中的意义
2008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病人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K20 mRNA)和肿瘤组织VEGF蛋白作为大肠癌肿瘤细胞血行播散标志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大肠癌术中抽取的外周血CK20 mRNA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高、中分化和低、未分化大肠癌病人的CK20 mRNA和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30.0%、50.0%和84.6%、92.3%,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ukesA、B期和C、D期大肠癌病人CK20 mRNA和VEGF的阳性率分别为32.4%、56.8%和53.8%、61.6%,无显著性差异(P>0.05)。CK20 mRNA与VEGF作为单项指标测定的阳性率分别为41.3%和58.3%,联合检测时阳性率升至69.8%,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肠癌病人外周血CK20 mRNA和肿瘤组织VEGF可作为衡量术后复发转移的有效指标;两者联合检测时,敏感性显著提高。
张蓓刘志苏黄汉涛王志刚杨勇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角蛋白20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腹腔镜下溃疡病穿孔粘堵术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2004年
黄汉涛赵端仪沈章义王志刚付俊俐杨勇罗先文
关键词:腹腔镜医用生物蛋白胶
肝细胞癌中微血管密度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2003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微血管密度(MVD)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HCC癌组织进行TGF—β1多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观潦HCC癌肝组织中MVD和TGF-β1表达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HCC中TGF-β1的表达和MVD均高于癌旁肝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转移高危组中二者均高于转移低危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二者在肿瘤大小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肿瘤MVD和TGF—β1蛋白表达二项指标对评估HCC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王志刚钱崇宽黄汉涛李海民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转化生长因子Β1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胆道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炎性因子检测对胆瘘早期诊断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观察胆道术后腹腔引流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衡量其作为早期预测和诊断胆瘘指标的意义。方法总结3227例胆道手术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观察胆瘘发生与年龄、性别、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指标的关系,并于术后1,3,5d检测患者腹腔引流液和血清标本中IL-6,IL-8,IL-10,TNF-α和CRP变化,比较胆瘘组(17例)和非胆瘘组(3210例)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胆瘘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腔镜或开腹手术方式无关(P>0.05),与手术时长短、术中出血量多少、胆总管直径大小有关(P<0.05),其术后腹腔引流液细胞因子水平显著高于非胆瘘组和血清水平。结论腹腔引流液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是反应腹腔内炎症的敏感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胆瘘,避免严重后果。
张蓓刘晓黄汉涛王志刚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胆瘘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