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玉
- 作品数:358 被引量:1,676H指数:16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产前超声筛查出生缺陷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后,新生儿出现出生缺陷的漏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全程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进行规范化产前超声筛查未见异常,且在本院分娩的新生儿外观和检查有结构异常的数据资料,探讨新生儿存在出生缺陷的产前超声筛查漏诊原因。结果 25 416例孕妇中,新生儿存在先天缺陷310例,包括严重畸形24例、轻微畸形286例。在各类漏诊先天畸形中,以外生殖器异常最常见,其次为指/趾的畸形最为常见。轻微畸形发生率远高于严重畸形(P<0.05)。结论规范的产前超声筛查的情况下,产前超声不能或难以诊断的畸形,及在产前超声筛查检查范围之外的畸形是发生新生儿结构异常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
- 师莉莉赵华巍周秀云赵秀莲张利李晓君王树玉
- 关键词:产前超声检查畸形
- 孕中期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异常分析
- 目的通过孕中期胎儿羊水细胞原位培养来减少异常畸型儿的出生。方法采用细胞遗传学的方法,对羊水细胞进行原位培养,G 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羊水细胞培养1133例,成功1112例,失败21例,成攻率98%.发现异常染色体41...
- 司艳梅薛虹高淑英王树玉
- 关键词:产前诊断染色体异常
- 文献传递
- 三种黄体支持方案对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目的探讨3种黄体支持方案对激素替代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的219个周期,根据不同的黄体支持方案分为3组,A组使用黄体酮针(91例)、B组联合使用黄体酮胶囊和黄体酮软胶囊(68例)、C组联合使用地屈孕酮片和黄体酮软胶囊(60例)。比较并分析3种黄体支持方案患者的优胚数、冻胚数、胚胎冷冻时间、移植胚胎数、胚胎复苏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3组患者优胚数、冻胚数、胚胎冷冻时间、移植胚胎数、胚胎复苏率、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20.0%、19.8%、21.7%,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5.2%、35.3%、38.3%,早期流产率分别为9.4%、12.5%、8.7%,3组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黄体酮针、黄体酮胶囊联合黄体酮软胶囊、地屈孕酮片联合黄体酮软胶囊3种黄体支持方案在激素替代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患者中可取得相似的临床效果。
- 方颖杨晓葵王树玉
- 关键词:黄体支持冻融胚胎移植
- 自然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多因子发病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自然流产患者血栓前状态的相关血栓标志物进行筛查,评估其发病规律及高危因子,提供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方案。方法将1300例自然流产患者按流产次数分为1次、2次、3次及以上,分别进行血栓标志物的检测,探讨其与流产次数的关系。结果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活性、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等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蛋白C活性、蛋白S活性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2次与3次及以上经两两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蛋白C活性、蛋白S活性可能是自然流产血栓前状态诊断与治疗的特征性指标或者无相关性。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活性、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因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是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特征性明显。
- 何军琴李玛建王玉雯高爱萍黄醒华王树玉张莹杨维辛明蔚武颖梁欣韫
- 关键词:自然流产血栓前状态发病趋势
- 肥胖对排卵正常患者促排卵卵巢反应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肥胖对排卵正常患者IVF-ET促排卵过程中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2009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IVF-ET的、排卵正常的943例患者的所有统计学资料。按照BMI将受试者分为四组:低体重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BMI在18.5~23.9kg/m2之间),超重组(BMI在24.0~27.9kg/m2之间)和肥胖组(BMI≥28.0kg/m2),并比较各组间基线数据和卵巢反应性数据。结果 943例排卵正常患者中,低体重组患者70例,正常体重组640例,超重组192例,肥胖组41例。四组间比较,结果提示不孕年限和用药量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两两比较,可见肥胖组不孕年限明显高于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肥胖组的用药量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和正常体重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b FSH、用药天数、获卵数和受精率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排卵正常的病人而言,肥胖使其促排卵过程中用药量增加,但对其卵巢反应性没有明显影响。
- 兰永连梁毓李颖周丽颖雷玲玲王树玉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巢反应性肥胖
- NIPT在IVF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筛查(NIPT)在IVF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期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生殖中心通过IVF方式受孕的502例孕妇病例,以同期在北京妇产医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NIPT检测的自然受孕孕妇8838例为对照,回顾性分析孕妇NIPT及产前诊断检查结果,评价IVF胎儿与自然受孕胎儿NIPT及产前诊断检查在产前诊断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差异。结果 IVF孕妇年龄34.74±3.59岁,NIPT检查时孕周15.68±2.31w,单胎妊娠350例,双胎妊娠152例;对照组孕妇年龄32.68±4.06岁,NIPT检查时孕周16.93±2.89w,单胎妊娠8660例,双胎妊娠178例。IVF孕妇NIPT检查提示18三体高风险单胎妊娠1例(1.99‰),经产前诊断确诊1例;对照组孕妇NIPT检查13、18、21三体高风险61例(6.90‰),经产前诊断确诊51例,排除10例。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测序应用于IVF胎儿13、18、21号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具有较高价值。考虑到IVF孕妇年龄、孕周及多胎妊娠率显著高于自然受孕,对IVF受孕胎儿NIPT结果进行判读时应更加谨慎。
- 王一鹏王昕李颖李珊珊兰永连梁毓王树玉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产前诊断
-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对小卵泡排卵妊娠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小卵泡排卵是不孕症患者难以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相关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子宫内内膜及受精卵发育有关。除采用人工激素调节生理周期促排卵疗法外,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也是目前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 周丽颖梁毓李颖贾婵维马延敏王树玉
- 关键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妊娠成功率卵泡激素分泌生理周期激素调节
- 卵泡不破裂黄素化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分析比较冻融胚胎在自然排卵周期和卵泡不破裂黄素化(luteinized unrupture follicle,LUF)周期的临床结局。方法以768例自然排卵周期为对照,分析58例LUF周期行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的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结果 LUF周期的临床妊娠率51.7%,自然排卵周期为41.3%;两组间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FET周期中LUF周期在明确的LH峰监测下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 余兰马延敏贾婵维兰永连刘英杨晓葵张军梁毓周丽颖李颖王树玉
-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自然周期
- 蛋白激酶B调控的p53蛋白直接线粒体转移与卵巢癌细胞顺铂耐药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PKB,又称Akt)调控的p53蛋白直接线粒体转移在顺铂诱导的卵巢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与卵巢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顺铂作用前后卵巢癌顺铂敏感细胞0V2008、A2780s和顺铂耐药细胞C13^*、A2780cp中线粒体和全细胞中p53含量。分离纯化线粒体,检测卵巢癌敏感细胞与耐药细胞p53直接线粒体作用的差异;应用Hoechst染色法检测卵巢癌细胞的凋亡率,将Aktl/2siRNA导入耐药细胞C13^*细胞中,观察p53线粒体转移作用和细胞凋亡率的改变。结果顺铂能引起p53进入0V2008和A2780s细胞的线粒体中,但不能进入C13^*和A2780cp细胞的线粒体。过度表达活化的Akt2能抑制p53进入A2780s细胞的线粒体;下调Akt后,可使p53进人C13^*细胞的线粒体,同时C13^*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增加。结论顺铂能引起卵巢癌敏感细胞中p53转移至线粒体,Akt导致的卵巢癌化疗耐药在一定程度上是Akt对p53直接线粒体作用的抑制。下调Akt的表达能使卵巢癌化疗耐药细胞的p53直接线粒体作用增强,耐药性得到一定程度的逆转。
- 周莹王树玉杨晓葵王红梅
- 关键词:蛋白激酶BP53蛋白卵巢肿瘤
- 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6年
-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国内外对子宫内膜癌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本文综述了子宫内膜癌的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变化的部分研究结果,旨在总结子宫内膜癌的分子遗传学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
- 李颖王一鹏王树玉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癌基因抑癌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