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夫

作品数:5 被引量:21H指数:4
供职机构:悉尼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整车
  • 1篇电动
  • 1篇电动液压
  • 1篇电动液压助力...
  • 1篇电液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动态稳定
  • 1篇动态稳定系统
  • 1篇悬架
  • 1篇悬架系统
  • 1篇液压
  • 1篇液压助力
  • 1篇液压助力转向
  • 1篇英文
  • 1篇整车动力学
  • 1篇整车动力学模...
  • 1篇整车模型
  • 1篇试验验证
  • 1篇舒适性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 5篇悉尼科技大学
  • 1篇卧龙岗大学

作者

  • 5篇张农
  • 5篇王立夫
  • 3篇张邦基
  • 2篇章杰
  • 1篇郑敏毅
  • 1篇邵欣欣
  • 1篇易金花
  • 1篇张雨
  • 1篇周敏
  • 1篇刘旭晖
  • 1篇李书霞
  • 1篇杜海平

传媒

  • 2篇汽车工程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汽车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装有液压互联悬架的矿山车辆动力学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矿山车辆因载质量大通常选择较硬的板簧,但是过高的弹簧刚度会导致舒适性下降;又由于坑道坡度较大,下坡制动时整车载荷向前轴转移,前板簧因应力过大而断裂的情况时有发生。为此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和板簧相匹配的新型液压互联被动悬架系统。该系统通过互联安装在车辆悬架位置的4个液压作动器,可以在垂向和俯仰两个模态分别提供所需的刚度和阻尼,因此原车板簧刚度可以设计得较软以提高舒适性;在坑道制动时,该液压系统可提供抗俯仰力矩以减少对前板簧的冲击。建立了该液压系统和整车的动力学模型,设计并制作出了液压互联悬架样件,并装配到试验车上。模型的动力学仿真和样车的道路试验的结果表明,仿真结果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液压互联悬架可有效改善矿山车辆的舒适性和抗俯仰能力。
章杰周敏张邦基王立夫张农
关键词:舒适性
装有动力调节悬架系统车辆的频域建模与仿真被引量:4
2016年
以某越野车为样车,首次建立了装有动力调节悬架系统的车辆动力学频域模型,采用阻抗传递矩阵获得油路的阻抗阵,通过数值优化迭代寻根方法,求解模态特征值,并与建立的不带横向稳定杆的整车模型和带横向稳定杆的整车模型进行模态参数对比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动力调节悬架系统使车辆在保持原有乘坐舒适性的同时,能有效抑制转弯时车体的侧倾运动,且大幅降低簧下的扭转刚度,越野路面时车轮能充分接触地面,提高车辆通过性能.
张邦基易金花张农章杰王立夫熊传枫
关键词:模态分析整车动力学模型
车身动态稳定系统抗侧倾性能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为某SUV车提出一套基于液压互联悬架原理的车身动态稳定系统,运用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分别建立装有横向稳定杆和车身动态稳定系统车辆的动力学模型,对比分析侧倾刚度的变化和影响。设计、制造并安装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对实车进行一系列动态试验;运用基于状态变量的时域参数识别方法获取侧倾固有频率,进一步得到侧倾刚度。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均表明,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可增大侧倾固有频率和刚度,且其增幅随着系统工作压力提高而加大;车身动态稳定系统在不影响车辆舒适性和越野性能的前提下,可以提高动态侧倾稳定性,性能优于传统的横向稳定杆。
刘旭晖张雨王立夫张邦基张农
关键词:参数识别
结合整车模型的电液助力转向系统瞬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是转向系统与整车匹配和控制策略研究的关键,其建模的难点在于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机械、液压与电器的耦合。结合整车模型,建立了转向系统的机电液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时变系统的瞬态响应求解;分析了扭转刚度等关键参数对转向系统及整车性能的影响;搭建了动态模拟助力转向台架,并在方向盘力脉冲输入下进行了实验验证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仿真与台架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对转向系统的瞬态分析为系统匹配设计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李书霞郑敏毅王立夫张农
关键词:电动液压助力转向非线性瞬态响应
液压互联悬架模糊切换控制设计以及试验验证(英文)被引量:5
2014年
设计一种基于汽车运动-模态的液压互联悬架模糊切换控制策略,利用主要汽车运动模态能量作为实时控制目标实现能量的均衡分配。首先建立汽车悬架动力学模型,然后设计运动-模态识别方法以及切换控制策略,针对汽车车身垂向、车身俯仰以及车身模态设计3个不同的模糊控制器,建立整车仿真平台以及在四通道悬架试验台上进行试验,分别验证该主动悬架系统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此新型的主动互联悬架可以有效降低俯仰运动以及侧倾运动,从而起到防侧翻的效果,悬架操纵性能得到提高。
邵欣欣杜海平张农王立夫
关键词:试验验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