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金木

作品数:38 被引量:164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矿床
  • 16篇锌矿
  • 16篇成矿
  • 15篇铅锌矿
  • 13篇锌矿床
  • 12篇铅锌矿床
  • 8篇地质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矿物
  • 6篇同位素
  • 6篇流体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化学特征
  • 5篇成矿流体
  • 5篇成矿物质
  • 4篇三叠
  • 4篇三叠世
  • 4篇晚三叠世
  • 4篇稀土元素

机构

  • 25篇中国地质调查...
  • 13篇宜昌地质矿产...
  • 5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中南冶金地质...
  • 1篇长江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南...

作者

  • 38篇甘金木
  • 28篇段其发
  • 19篇曹亮
  • 19篇周云
  • 9篇姚华舟
  • 9篇牛志军
  • 9篇曾波夫
  • 7篇彭三国
  • 6篇张仁杰
  • 5篇于玉帅
  • 5篇龚银杰
  • 5篇白云山
  • 5篇张遵遵
  • 4篇李堃
  • 4篇魏君奇
  • 4篇朱应华
  • 4篇王建雄
  • 4篇卜建军
  • 3篇金世超
  • 3篇李芳

传媒

  • 6篇华南地质与矿...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地球科学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第十七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2
  • 3篇2008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玉树地区首次发现中泥盆世植物化石被引量:3
2004年
青海玉树西部地区原下石炭统杂多群发现保存完好的Psilophytondapsile等植物化石 ,据此 ,含化石地层厘定为中泥盆统。
段其发王建雄何龙清张仁杰甘金木曾波夫
关键词:中泥盆世
湘西花垣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灰岩与锶同位素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通过对花垣地区铅锌矿床赋矿围岩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灰岩和热液矿物方解石、闪锌矿的锶同位素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测试结果显示,湘西花垣矿田赋矿围岩(清虚洞组灰岩)的87Sr/86Sr值为0.70886~0.70921,与同期海水的锶同位素比值相当,无放射性成因Sr的混入。热液方解石的Sr同位素数据的变化范围为0.70906~0.71022,闪锌矿的Sr同位素数据的变化范围为0.70915~0.71114,(87Sr/86Sr)i值为0.70912~0.70940,高于赋矿围岩清虚洞组灰岩的锶同位素比值,推断成矿流体流经了清虚洞组下伏地层下寒武统石牌组和底寒武统牛蹄塘组,并与其中具有高锶同位素比值的碎屑岩和泥岩等进行了水岩反应及同位素交换。
周云段其发曹亮于玉帅甘金木
关键词:化学地层锶同位素成矿物质下寒武统
重庆市酉阳县洞岩铅锌矿洞岩成矿特征及其成因浅析被引量:2
2016年
重庆市酉阳县洞岩铅锌矿床为近几年新发现的矿床,本文对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含矿层位主要为下奥陶系桐梓组和红花园组,矿体呈脉状产出,矿石组分简单,矿石矿物为闪锌矿,方铅矿及少量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方解石、石英、萤石,少量沥青等。矿体产出受地层岩性和构造条件双重控制,区域大断裂为导矿断裂。与区域上已知矿床对比分析,认为该矿床具有较大找矿远景。
漆双林路远发龚银杰甘金木张遵遵金世超
关键词:控矿因素控矿特征
黔东北大竹园萤石矿床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黔东北(沿河)-渝东南(酉阳)一带广泛发育萤石、重晶石及铅锌(汞)矿化,关于其成矿时代,一直缺少直接的同位素年龄证据。黔东北大竹园萤石矿床位于上扬子地块东南缘,矿体赋存于下奥陶统桐梓组和红花园组碳酸盐岩内,受NW向断裂控制,是本区热液脉型萤石矿床的代表。本文以该矿床为研究对象,利用单矿物Sm-Nd等时线方法进行了成矿年龄测定,获得萤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436±15 Ma(MSWD=0. 85),萤石与共生方解石Sm-Nd等时线年龄为430±13 Ma(MSWD=1. 02),两者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期,该年龄与湘西-黔东MVT铅锌矿床成矿时代(477~410 Ma)一致。本区萤石-重晶石矿床与区内产出的主要铅锌(汞)矿床关系密切,推测它们有相近的物质来源,是在同一构造运动时期形成的一个有亲缘关系的成矿系列。研究结果指示加里东期是区内重要的萤石-重晶石-铅锌(汞)中低温热液成矿期。
张遵遵龚银杰金世超漆双林甘金木张利国
关键词:萤石矿SM-ND同位素
大巴山南部房县东河辉绿玢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7
2015年
大巴山构造带位于秦岭造山带和扬子板块的过渡部位,形成于印支-燕山期,定型于喜山期。前人对北大巴山地区基性岩年代学已有研究,但对大巴山南部地区基性岩却很少高精度年龄报道。本文对大巴山南部房县东河地区的辉绿玢岩脉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表明,东河辉绿玢岩形成于439.3Ma,相当于早志留世。与北大巴山镇坪地区辉绿岩,紫阳-岚皋地区基性岩及火山岩形成时代基本一致。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巴山南部地区在早志留世处于张裂状态,东河地区的基性岩为岩石圈处于拉张状态下大陆裂谷作用产物。此处439.3Ma的年龄值,也说明此时扬子板块北缘普遍处于拉张的构造环境,代表了在早志留世大巴山南部裂谷盆地的伸展裂陷幅度达到最大。本次研究所获得的年龄数据,确定了围岩竹山组形成不晚于早志留世,限定地层时代为寒武纪-奥陶纪。
曹亮张权绪胡尚军段其发周云于玉帅邹先武甘金木
关键词:LA-ICP-MS锆石U-PB测年辉绿玢岩
湖南花垣矿集区李梅铅锌矿床闪锌矿Rb-Sr定年与成矿物质示踪被引量:3
2021年
李梅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克拉通东南缘花垣矿集区北段,预测铅锌储量为300×10^(4) t,是该区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该矿床铅锌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受地层与构造的控制,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下段第三亚段地层藻灰岩中。为获得该矿床的成矿年龄,探讨其成矿物质来源,采用闪锌矿Rb-Sr定年方法,对主成矿期形成的闪锌矿单矿物进行Rb-Sr同位素组成测定,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464±12)Ma(平均标准权重偏差为0.97),成矿时代为中奥陶世,成矿早于花垣矿集区南段的狮子山铅锌矿床(成矿时间为(410±12)Ma)和柔先山铅锌矿床((412±6)Ma),推断在花垣矿集区范围内发生了郁南运动和广西运动导致的两期成矿事件,整个矿集区成矿时限跨度大约为70 Ma。李梅铅锌矿床成矿时代明显晚于赋矿地层时代,该矿床的形成可能与郁南运动形成伸展构造引起的构造热液活动有关。闪锌矿的87Sr/86Sr值为0.709 56~0.711 14,(87Sr/86Sr)i值为0.709 380±0.000 018,成矿流体具有高于赋矿围岩的高Sr同位素比值,推断成矿物质应主要源自具有高87Sr/86Sr值和高Pb、Zn丰度的下伏寒武系石牌组和牛蹄塘组。
周云段其发曹亮于玉帅甘金木
关键词:RB-SR定年成矿时代铅锌矿床成矿物质
赤布张错幅地质调查新成果及主要进展被引量:8
2004年
于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发现动物化石、植物化石和孢粉多属多种。其中所有孢粉和植物化石在测区均为首次发现。发现软体动物并建立1新属2新种(QuemocuomegalodonorientusYaoShaetZhang,Q.longitatusYaoShaetZhang)。在藏北地区首次发现典型的古近纪双壳类化石(PisidiumamnicumMüller)。在上三叠统中发现厚度超过800m的钙碱性岛弧型中酸性火山岩。岩浆侵入岩获得一批岩石化学资料和21个喜马拉雅期的同位素年龄数据(23~48Ma),显示南部同碰撞、北部造山后拉张的特点。新近纪火山岩分布于测区北部,划分为2个喷发旋回,为板内裂谷活动的产物。发现中—晚侏罗世地层与晚三叠世地层的明显角度不整合接触面。查明了测区北部的二叠纪地层与上覆晚三叠世至侏罗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
姚华舟段其发牛志军王建雄白云山甘金木魏君奇曾波夫
关键词:角度不整合印支运动
鄂西神农运动和花山运动的再研究被引量:8
1999年
根据对沉积建造、地层不整合面和岩浆、变形、变质事件的再研究,提出中元古代伸展裂陷作用至中元古代末期—新元古代早期碰撞造山作用构成一个完整的威尔逊旋回;中元古界形成于扬子陆块结晶基底的裂陷槽环境,马槽园群和莲沱组分别为挤压型和拉张型磨拉石建造;前人命名的神农运动和花山运动,实际上是描述同一造山作用过程的不同阶段,建议合称为“神农运动”,用于代表中元古代末期至新元古代早期(1000~800Ma)的碰撞造山作用。
甘金木
关键词:磨拉石建造碰撞造山作用
西藏自治区1:25万赤布张错幅区域地质调查
姚华舟段其发牛志军白云山王建雄甘金木魏君奇段万军卜建军朱应华曾波夫盛贤才徐安武张仁杰袁正新鞠秀英
通过全面的区域地质调查,建立了长江源各拉丹冬地区系统的地层序列。在生物地层和古生物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二叠纪-古近纪地层中共发现动物化石233属365种,二叠纪发现植物化石6属6种;发现古近纪孢粉57属48种,新近纪孢粉6...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地层序列
青藏高原北部晚三叠世伟齿蛤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4年
青藏高原北部雀莫错附近发现大量保存完好的伟齿蛤类等双壳类化石,包括Neomegalodon cornutus(sp.nov.),Quemocuomegalodon orientus Yao et al.,Q.longitatus Yao et al.,Q.circularis(sp.nov.),共生有Bakevellia praecursor(Quenstedt)等.据此,该含化石地层确定为上三叠统;指出它们属典型的特提斯动物群;并为修订伟齿蛤科的现行分类方案奠定了基础。
姚华舟段其发甘金木崔江利张仁杰曾波夫牛志军
关键词:青藏高原晚三叠世双壳动物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