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兴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市肿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1篇蛋白
  • 1篇动脉灌注
  • 1篇毒性
  • 1篇毒性作用
  • 1篇血清
  • 1篇预后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瘤
  • 1篇适形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放疗
  • 1篇酸性蛋白
  • 1篇替莫唑胺
  • 1篇尼莫司汀
  • 1篇脑梗
  • 1篇脑梗死
  • 1篇脑胶质瘤
  • 1篇颈动脉

机构

  • 3篇重庆市肿瘤研...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娄四龙
  • 3篇陈杰
  • 3篇程兴
  • 3篇毛德强
  • 3篇戴勤弼
  • 2篇胡重灵
  • 2篇王世强
  • 1篇杨新玲
  • 1篇潘玲
  • 1篇阮健
  • 1篇胡重玲

传媒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MGMT基因、突变IDH1基因表达及预后影响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对恶性脑胶质瘤患者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基因、突变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表达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放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GMT基因、突变IDH1基因表达情况及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以MGMT基因高表达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5天后,观察组患者MGMT基因低表达率与MGMT基因甲基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突变IDH1基因发现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35天后,观察组患者突变IDH1基因发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年与3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放疗基础上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治疗恶性脑胶质瘤,可以降低MGMT基因表达水平,提高MGMT基因甲基化率和突变IDH1基因发现率,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胡重灵娄四龙毛德强戴勤弼陈杰程兴王世强
关键词:尼莫司汀脑胶质瘤预后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和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erum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临床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重庆市肿瘤医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段来院做体格检查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UCH-L1和GFAP的表达水平。结果:UCH-L1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为75.0%,特异度为87.5%;GFAP诊断脑梗死的敏感度为81.3%,特异度为90.0%。UCH-L1和GFA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0及0.757。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饮酒、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般情况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患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Spearson/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UCH-L1与GFAP水平与高血压呈正比,与性别、年龄、糖尿病、高血脂、饮酒、吸烟等因素无相关性;观察组患者不同发病时间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UCH-L1和GFA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同发病时间两组患者血清UCH-L1和GFAP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型3组患者的血清UCH-L1和GFA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型患者血清UCH-L1和GFAP表达水平高于轻型(P<0.05);观察组患者在不同发病时间里血清UCH-L1和GFAP表达水平与梗死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示血清UCH-L1和GFAP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634,P=0.001)。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早期血清UCH-L1和GFAP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脑梗死的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
胡重灵杨新玲毛德强娄四龙戴勤弼陈杰程兴王世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评价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高级别胶质瘤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27)、联合治疗组(n=27)。对照组患者术后行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Gy;联合治疗组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的同时口服替莫唑胺75mg/(m2.d)。两组患者均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及肾功能。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78%(21/2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4.44%(12/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毒性反应较对照组多见,经对症治疗,可获得缓解。结论术后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治疗高级别胶质瘤有较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毛德强潘玲戴勤弼娄四龙陈杰阮健程兴胡重玲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适形毒性作用替莫唑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