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亚海

作品数:19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政治法律
  • 6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宪法
  • 7篇公民
  • 7篇财产
  • 7篇财产权
  • 6篇公民财产
  • 6篇公民财产权
  • 3篇司法
  • 3篇农村
  • 3篇建设用地
  • 3篇公司法
  • 3篇法律
  • 3篇城乡
  • 3篇城乡统一
  • 2篇一体化
  • 2篇宅基
  • 2篇宅基地
  • 2篇正当
  • 2篇民国
  • 2篇建设用地市场
  • 2篇公法

机构

  • 16篇山东农业大学
  • 5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临沂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济南市司法局

作者

  • 19篇罗亚海
  • 1篇毛维国
  • 1篇黄辉
  • 1篇张文臻
  • 1篇王云凤
  • 1篇刘成学

传媒

  • 2篇求索
  • 2篇社科纵横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湘潭师范学院...
  • 1篇经济技术协作...
  • 1篇经济师
  • 1篇法制与经济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浙江金融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现代商业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创新
  • 1篇社会与公益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法视野中的农村贫困问题分析
2006年
价值问题是法学所不能回避的中心命题,关于什么是经济法虽然法学界有形形色色的概括,例如杨紫煊教授的“经济协调关系说”,李昌麒教授的“需要干预经济说”,刘文华教授的“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等等,但作为一定范围经济关系的调节器,经济法必须以“公平作为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调整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为核心”。
罗亚海
关键词:农村贫困问题经济法经济协调干预经济经济关系
公司对外担保若干问题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我国《公司法》确认公司章程规定作为确定公司对外担保决议机关根据,本文意在探讨公司章程在规定缺位、规定禁止和规定和实际决定机关不一致等情形下,公司对外担保的效力,力在全面地彰显公司对外担保效力之情形,并就目前相关的理论进行归类分析,并据此探求公司对外担保效力之应然态势。
罗亚海
关键词:公司法对外担保法律效力公司章程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法律管理制度构建被引量:2
2016年
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市场制度是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市场制度的宪法规范构建既要体现出市场制度的一般规律,也要体现建设用地市场制度的特殊性。宪法秩序命题为我国建设用地制度的构建提供了理论体系框架,在该框架内,着眼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制度的特殊问题,重点探讨制度构建中的主体规制、市场主体权利和自由的保障、市场主体的财产权保护和制约,从建设用地市场入宪,建设用地市场制度的宏观调控,市场主体的权利保障和限制,正当法律程序的尊重等角度,归纳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管理制度的构成。
罗亚海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建设用地宪法秩序
MBO:中国出版企业改革的新思路被引量:2
2004年
要实现中国出版企业的政企分开,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调动出版从业人员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的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出版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就要在集团化改革中进行MBO,使从业人员能够将自身利益与出版企业的利益联结起来。同时,为防止在MBO过程中出现诸如税收、国有资产流失等流弊,需要建立与之相关的各项制度,以保障国有出版企业MBO的顺利实现。
王云凤罗亚海
关键词:MBO企业管理管理层收购
公民财产权视角下民国土地改革成败论及其当代启示
2016年
民国时期的土地改革,由于政治、经济和法律意识(文化基础)的缺乏,没有体现出土地作为公民财产权的应有的规律,必然致使作为财产权的土地所蕴含的经济和政治价值没有得到立法的认可和构建,更不可能体现出土地改革应有的发展趋势,这也注定民国的土地改革是失败的,民国时期土地改革给中国现代土地问题改革提供了很多的启发和思考,例如:立宪在土地改革中的作用、对作为人权的财产权的尊重,对财产权规律的遵守等。
罗亚海
关键词:民国公民财产权
私有财产权概念的公法考察
2017年
我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私有财产权"确立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引发了"私有财产权"概念的学科分野,从表明财富到表明身份的发展,财产权具有了公法和私法的不同视角。厘定一个概念能够强化学科内制度价值体系的抽象,宪法学视角的"私有财产权"淡化了私有财产权的财富意义,强化了私有财产权的权利抽象。宪法视角的"私有财产权"概念的抽象要反应私有财产权制度的成长历史和现有的制度内涵,并需要基于法律体系层面的全面思考。基于私法和公法视角中的财产权功能的比较,和现有宪法规范的表述,宪法学学科内的私有财产权应该被抽象为具有公法制度表达技术且反应公法权利特征的"公民私有财产权"。
罗亚海
关键词:宪法解释公民私有财产权
农村宅基地流转及其法制研究——从法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现有的农村宅基地规范制度是不系统,不科学的,造成农村宅基地利用率很低,宅基地需求紧张,空心村大量存在。本文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着眼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和公平,设计新的宅基地使用制度,包括宅基地使用期限的建立,宅基地流传程序的规范、宅基地流转模式的开拓等几个方面。
罗亚海张文臻
关键词:宅基地法经济学
论个人征信信息的法律适用被引量:3
2011年
个人征信信息的法律适用,主要探讨数据采集、数据使用、提供数据合理的保存和使用时限、合理的数据质量保证制度、科学的数据安全保障制度等范畴均纳入到法律规制的范围。本文立足个人征信信息的关联性和相对性等特征,具体分析个人数据采集和隐私权保护等法律制度的冲突和协调,探讨个人征信信息适用中的合法与不合法情形。
黄辉罗亚海
关键词:征信制度
公民“新财产权”初论
2015年
公民财产权体系是一个历史生成的过程,随着国家福利职能的发展,公民"新财产权"改变了传统公民财产权的价值体系,并对财产权在国家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做出了修改和补充。新财产权成长为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全部征象。新财产权在我国也已经历史地生成,具备了私用性、自己给付性和生存保障性等特点,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新财产权需要宪法的关注和宪法对公民财产权正当性规则的构建。
罗亚海
关键词:公民财产权基本权利宪法
公民财产权的正当性及其中国语境
2016年
财产权从诞生之日就与正当性结下了"不解之缘",财产权的确立到成长都依托财产权正当性的论证。财产权的正当性论证包含了两个标志性的阶段,财产权正当性的获取阶段,通过正当性的论证,财产权得到确立,并最终成长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其次是国家对财产权限制的正当性论证阶段,作为人权的财产权是否可以接受限制,可以接受何种程度的限制及其制度评价。基于财产权保护的中国背景,财产权的正当性体系的探讨具有了现实价值,本文从财产权的"理性工具"审视,财产权的位优保护、财产权的目的性和规律性遵守等方面予以探讨。
罗亚海
关键词:公民财产权宪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