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波

作品数:39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细胞
  • 9篇儿童
  • 8篇干细胞
  • 8篇白血
  • 8篇白血病
  • 7篇造血
  • 7篇造血干
  • 7篇造血干细胞
  • 7篇淋巴
  • 5篇造血干细胞移...
  • 5篇干细胞移植
  • 4篇血液
  • 4篇小儿
  • 4篇疗效
  • 4篇淋巴瘤
  • 3篇异基因
  • 3篇异基因造血干...
  • 3篇文献复习
  • 3篇先天
  • 3篇先天性

机构

  • 39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39篇胡波
  • 12篇司英健
  • 7篇杜振兰
  • 6篇张传仓
  • 5篇罗分平
  • 5篇娄亚莉
  • 5篇刘抗援
  • 4篇何学鹏
  • 4篇陈惠仁
  • 4篇张小妹
  • 3篇杨常栓
  • 3篇张建平
  • 3篇岳燕
  • 2篇任晓暾
  • 2篇石乃金
  • 2篇王鑫
  • 2篇秦茂权
  • 2篇方焕生
  • 2篇张晓妹
  • 2篇杨科

传媒

  • 3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6
  • 2篇1994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部分因素探讨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处于骨髓清空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的305次血小板输注情况,观察患儿性别、所患疾病、移植类型及血小板库存天数与调整后的血小板计数增加值校正指数(aCCI)和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女性患儿血小板输注效果优于男性(F=2.101,P=0.037),无效输注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2χ=5.968,P=0.015);有效期内的血小板库存天数对aCCI值及无效输注发生率没有显著影响(P=0.346及0.086);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儿更易发生无效输注,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较少发生无效输注。结论患儿性别、所患疾病及移植类型的不同是影响血小板输注效果的重要原因,而有效期内的库存天数,对血小板的输注效果没有显著影响。
张传仓胡波司英健吴涛
关键词:血小板无效输注造血干细胞移植儿童
持续高热 肝脾肿大 丘疹
2011年
病历摘要 患儿女,2岁。因间断发热20d,发现皮肤出血点18d入院。患儿1个月前出现高热,体温39.5℃,背部散在针尖样出血点,无其他不适。患儿曾于外院查血常规:异型淋巴细胞〉0.20,PLT稍低,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无好转,随后回原籍治疗。
胡波刘抗援王建中屈晨雪王银平
关键词:持续高热肝脾肿大皮肤出血点丘疹异型淋巴细胞间断发热
川崎病合并冠脉扩张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川崎病(KD)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扩张(CAL)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1年我院86例住院KD患儿临床资料,对CAL组(n=18)和无冠状动脉扩张组(nCAL组,n=66)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三类18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热程>10天、杨梅舌、血沉>100mm/h、C-反应蛋白(CRP)>100mg/L等4项指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热程>10天(X1)的OR值为7.500(95%CI=1.023~54.996,P<0.05),KD发生CAL的危险因素主效应模型是logit(P)=β0(-0.693)+2.015X1(χ2=7.500,P<0.05)。结论:杨梅舌、血沉>100mm/h、CRP>100mg/L是KD患儿发生CAL的危险因素,热程>10天是KD患儿发生CAL的高危因素。
胡波张建平姚风莉刘东梅刘芳郑琪杨常栓
关键词:川崎病冠脉扩张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冠状动脉扩张血管炎综合征CAL
白细胞介素-6单独或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1999年
目的 观察rhIL-6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CFU-L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8例急性白血病进行观察。结果 IL-6体外单独应用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无明显促增殖及诱导分化作用,但与G-CSF联合则常可抑制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结论 IL-6与G-CSF联合用于化疗、放疗后的骨髓抑制更安全。
胡波杨科孔祥英王鑫巩伟丽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
白细胞介素-6单独或与其他细胞因子联合应用对白血病细胞的影响
2000年
目的:观察rhIL-6 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体外生长的作用。方法:应用MTT、CFU-L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18 例急性白血病进行观察。结果:IL-6 体外单独应用对急性白血病原代细胞无明显促增殖及诱导分化作用,但与G-CSF联合则常可抑制原代白血病细胞增殖。结论:IL-6 与G-CSF联合用于化疗。
胡波杨科孔祥英王鑫巩伟丽
关键词:IL-6白血病细胞急性
淋巴瘤确诊前化疗需慎重
化疗会使骨髓细胞形态及白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发生变化已是公认的,所以在明确诊断之前仓促化疗会给后续的诊治造成困难。我们最近就遇到1例这样的患儿。现介绍一下。
胡波
肾母细胞瘤伴骨髓浸润1例
2003年
1病例资料 患儿,男,6岁,因发现腹部肿块2周余入院。2周前家长无意中发现患儿左腹部膨隆,无腹痛、血尿、发热及其它不适,食欲不振。体检:一般情况较差,消瘦,血压90/60 mmHg,心肺未见异常,左季肋部可触及一14 cm×9 cm的包块,下缘在左锁骨中线肋缘下11 cm处,质中,无压痛,边界清晰,不活动,表面欠光滑,无压痛,肝脾未触及。
胡波娄亚莉罗分平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骨髓浸润并发症病例资料
麻杏三仁汤加减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麻杏三仁汤加减对耐药肺炎支原体(MP)菌株感染致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11年3月在本院儿科住院的确诊为MPP患儿70例,在常规肺炎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根据是否服用加减麻杏三仁汤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患儿入院后取咽拭子标本应用巢式PCR和DNA测序技术直接检测MP耐药基因。分离出耐药株63例,观察两组耐药MPP患儿住院天数、发热时间、咳嗽及肺部啰音变化等。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性别、治疗前热程、胸部X线、胸腔积液、咳嗽天数、有痰例数、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X线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对照组总有效率5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咳嗽、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MP分离株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严重。联合麻杏三仁汤加减能缩短热程、X线吸收时间、啰音吸收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对耐药MPP有一定疗效。
姚凤莉胡波任艳霞辛得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耐药性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诊断小儿非典型心肌炎的探讨
2003年
罗分平何玺玉胡波简文豪丁桂春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小儿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防治研究
我院对134例分娩产妇,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POM)进行监测,分娩前吸氧者94 例,娩出的新生儿较对照组新生儿在1~7min内SPO2为高(P<0.01),表明产妇分娩前吸氧对于预防和纠正胎儿缺氧是非常有意义的。9例术...
石乃金彭坚罗分平王宪珍胡波王越英胡兴菊黄晓梅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