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抗援

作品数:27 被引量:7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0篇白血
  • 10篇白血病
  • 8篇骨髓
  • 7篇急性
  • 5篇淋巴
  • 4篇文献复习
  • 4篇复习
  • 3篇异常综合征
  • 3篇增生
  • 3篇增生异常综合...
  • 3篇贫血
  • 3篇自体骨
  • 3篇自体骨髓
  • 3篇自体骨髓移植
  • 3篇综合征
  • 3篇淋巴细胞
  • 3篇急性白血
  • 3篇急性白血病
  • 3篇骨髓移植

机构

  • 27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北京市道培医...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宁夏回族自治...
  • 1篇遵化市人民医...

作者

  • 27篇刘抗援
  • 17篇杨科
  • 10篇贾志凌
  • 6篇何学鹏
  • 6篇熊玉宁
  • 5篇胡波
  • 4篇滕爱萍
  • 3篇屈晨雪
  • 3篇杨凯
  • 3篇王建中
  • 3篇梅巍
  • 2篇裴雪涛
  • 2篇邢莹
  • 2篇郭智
  • 2篇方焕生
  • 2篇席延荣
  • 2篇王卉
  • 2篇王景文
  • 2篇楼金星
  • 2篇毛青

传媒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3篇白血病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解放军医药杂...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化学...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4篇1997
  • 1篇199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附65例)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征。方法 复习65 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初诊时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 患者绝大多数为中老年人,但较国外患者年轻;蛋白尿、贫血、骨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骨质病变程度与骨髓中的瘤细胞数无显著相关;对于骨髓中瘤细胞数较高者, V A D 方案疗效较好;阿可达可能对骨质破坏有阻抑作用。
熊玉宁杨科滕爱萍王景文刘抗援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药物疗法帕米膦酸钠
正常造血细胞的核仁组成区计数定量研究
1994年
本文应用银染技术对正常造血细胞的核仁组成区进行了计数定量研究。结果显示,在粒系和红系中,随细胞的成熟,细胞中簇状AgNOR的数量逐渐减少.而点状AgNOR数量逐渐增多,无分裂能力的成熟细胞仅有少数点状AgNOR。淋巴细胞中为一完全集结的银染颗粒,而巨核细胞内为各自分离的点状银染颗粒。本结果为正常造血细胞的核仁组成区提供了基础数值。
刘明利郭山春杨科吴霞丁华野刘抗援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造血
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LAK细胞表型和杀伤活性研究被引量:1
1997年
应用单克隆抗体技术活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及乳酸脱氢酶释放法分别检测了30例脐血和30例成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LAK细胞表型及杀伤活性,结果表明:脐血CD3、CD2及HLA-DR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成人外周血,而CD4、CD8、CD4/CD8、CD16、CD25及CD56的表达与成人外周血相似。经IL-2诱导后,脐血LAK细胞表型较诱导前CD8、CD16、CD25及HLA-DR表达均明显增加,脐血LAK细胞杀伤活性较成人外周血LAK细胞低。
熊玉宁杨科贾志凌刘抗援何学鹏
关键词:脐血T淋巴细胞亚群LAK细胞杀伤活性
不同来源的人CD34^+造血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研究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不同来源的人CD34 + 造血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方法 :采用CD34MultisortKit免疫磁珠分离系统 ,分离纯化出CD34 + 造血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纯度 ,涂片进行瑞氏 -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 :细胞化学染色观察过氧化物酶 (POX)、糖原 (PAS)、苏丹黑 (SB)及萘酚AS -D氯乙酸酯酶 (CE)。结果 :CD34 + 造血细胞的纯度≥ 98.8%,形态大小略大于正常淋巴细胞 ,PAS、CE、SB及POX均呈阴性。结论 :不同来源的人CD34 + 造血细胞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相似。
熊玉宁杨科刘抗援王景文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组织细胞化学CD34^+
脐血IL-2、mIL-2R及sIL-2R的检测和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脐血(cordblood,CB)富含造血干/祖细胞,近年来脐血移植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有力手段。脐血移植时,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发生率较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明显降低,且程度较轻,其机理不明。近年...
熊玉宁杨科刘抗援贾志凌
关键词:脐血移植脐血IL-2MIL-2RSIL-2R
低分子天然抑瘤物体外培养净化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被引量:2
1998年
用低分子天然抑瘤物体外培养净化自体骨髓移植(ABMT)治疗急性白血病26例,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移植时中位年龄27.5岁。26例中24例为CR1,2例分别为CR2和CR3。移植后未用抗白血病药物治疗,中位无病生存期20个月,预期5a无病生存率为53.3%,复发率为39.4%,移植相关死亡率为7.6%。
杨科滕爱萍滕爱萍何学鹏吴祖泽王立生吴安玉吴祖泽裴雪涛贾志凌席延荣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
原发性嗜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被引量:1
2002年
罗分平毛青王宪珍刘抗援
关键词:病理诊断小儿HLHFHL预后
八色流式细胞术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方法的建立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建立八色流式细胞术(8c—FCM)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小残留病(MRD)的方法,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CD19/侧向角散色光(SSC)、CD45/10和CD34(或cTdT)联合设门,两管八色抗体组合检测B—ALL的MRD。将B—ALL细胞株Nalm-6细胞掺入正常人骨髓细胞中,使Nalm--6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为10.00%、1.00%、0.10%、0.01%和0.005%,采用已建立的8c—FCM,进行回收试验和重复性试验,评价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检测抗体标记Nalm-6后保存不同时间的荧光强度变化,评价各荧光抗体的稳定性。检测并分析39份骨髓细胞免疫表型,包括对照者9例,初发或复发B-ALL患者9例,B—ALL化疗或骨髓移植(BMT)后缓解期病例21例,评价8c—FCM方法检测正常骨髓B淋巴系细胞群和B—ALL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以及对B—ALL的MRD检测结果,并探讨其与现用四色流式细胞术(4c.FCM)的可比性。结果建立了以CD19、CIM5、CD10为主的两管八色抗体组合检测MRD的方法;当掺人的细胞株占有核细胞比例≥0.10%时,变异系数(CV)〈2.5%,平均回收率为95.81%;当获取10。个细胞,Nalm-6细胞比例10.00%-0.01%时,检测到的Nalm-6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比例与实测值呈线性相关(r=0.99,P〈0.05),该法检测骨髓中Nalm-6细胞的灵敏度达到0.01%。Nalm-6细胞株标记抗体后随时间延长略有降低,但24h内平均荧光强度减低〈10%。应用该方法检测骨髓中CD19阳性的B淋巴系细胞,对照组呈现4个连续发育阶段,可分为4期:I期CD45low/CD10stro/CD20-/CD38stro/CD34+或eTdT+,Ⅱ期CD45-/CD10+/CD20-/CD38stro/CD34+或cTdT+,Ⅲ期CD45+/CD10+/CD20-/CD38stro/CD34-或cTdT-,Ⅳ期CD45stro/CD10-/CD20+/CD38low/CD34-或cTdT-。初发和复发B-ALL患者骨髓中自血病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
王璐璐王建中屈晨雪王卉刘抗援龚岩邢莹伍平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同胞姐弟同患尼曼匹克病伴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被引量:3
2005年
胡波毛青刘抗援
关键词:海蓝组织细胞增多症同胞姐弟NPD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观察被引量:7
1998年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病例日益增多。1985年法美英(FAB)协作组将AMKL定为M7,并制定了诊断标准[1]。我院自1991年~1995年共收治了6例M7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等观察结果...
刘抗援杨科何学鹏贾志凌
关键词: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