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文静

作品数:37 被引量:243H指数:10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标准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9篇天文地球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海平
  • 15篇海平面
  • 6篇气候
  • 6篇季风
  • 5篇气压
  • 5篇海表
  • 5篇海温
  • 4篇中国近海
  • 4篇气温
  • 4篇周期
  • 4篇近海
  • 4篇海表温度
  • 3篇气候变暖
  • 3篇均一性
  • 3篇海平面变化
  • 3篇海平面上升
  • 3篇海洋学
  • 3篇海洋站
  • 3篇变暖
  • 3篇ENSO

机构

  • 34篇国家海洋信息...
  • 6篇国家海洋局
  • 3篇天津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交通部天津水...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海油能源发...
  • 1篇天津市滨海新...

作者

  • 37篇范文静
  • 22篇王慧
  • 17篇刘克修
  • 10篇骆敬新
  • 8篇李琰
  • 8篇高志刚
  • 6篇王爱梅
  • 5篇张建立
  • 5篇张增建
  • 4篇张义钧
  • 4篇张冬生
  • 4篇王国松
  • 4篇李文善
  • 3篇牟林
  • 3篇郭丰义
  • 2篇刘首华
  • 2篇王斌良
  • 2篇李响
  • 2篇周燕遐
  • 2篇李孟国

传媒

  • 10篇海洋通报
  • 9篇海洋学报
  • 2篇海洋信息
  • 2篇第一届中国大...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开发与管...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水运工程
  • 1篇海洋经济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沿岸海洋站自动测波仪器测波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选取我国沿岸18个海洋观测站,对SBF3-1、SBF3-2、LPB1-2、SZF型自动测波仪器与目测、岸用测波仪两种非自动测波方式的海浪观测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与非自动测波方式相比,SBF3-1型浮标观测波高无明显变化,观测周期具有显著变大的特点;SBF3-2型浮标观测波高多数情况下具有变小的特点,观测周期保持不变或趋于变大;LPB1-2型声学测波仪观测波高有微弱变大的特点,观测周期无明显变化或微弱变大;SZF型浮标观测波高和观测周期既存在明显变大的情况,也存在明显变小或变化不明显的情况,无明显共性观测特点。
刘首华范文静王慧刘克修岳心阳
关键词:海浪SBF
对美国潮位观测数据核定的研究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海平面上升分析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直接源于观测资料数据集的质量。本文以站位数量较多、站位分布较广、历史资料序列较长的美国为例,详细介绍了典型站潮位观测数据的核定分析及初步应用。通过借鉴使用其他国家资料核定及分析方法,结合我国验潮站分布情况及资料状况,建立一套连续、基准面统一的海平面观测资料,对于我国的海平面上升和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王慧范文静刘克修徐秀娥
关键词:海平面上升
瓯江口外洞头岛北岙后涂围垦工程潮流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通过建立基于不规则三角形差分法的洞头岛附近海区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对现场实测资料验证的基础上,对北岙后涂围垦工程前后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就北岙后涂围垦工程对周边海区的影响及围塘根部的冲刷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垦工程不会对客运和货运码头及航道通航条件产生明显影响,对洞头峡的涨落潮水流、三盘大桥桥墩及其通航孔基本没有影响;单纯潮流对围塘根部冲刷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围垦工程是可行的。
李孟国时钟范文静
关键词:数学模型数值模拟围垦工程
近30年渤海水文和气象状况的长期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69
2002年
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渤海和北黄海西部沿岸 7个海洋站 1 965— 1 997年实测海洋表层水温和盐度及地面气温和降水等 4个水文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作了分析 ,得出渤海在这 32年期间海表温度年变率为 0 .0 1 5℃ /a ,由此推算得出 32年升高 0 .48℃ ;海表盐度年变率为 0 .0 4 2 /a ,32年升高 1 .34;气温年变率为 0 .0 34℃ /a ,32年升高 1 .0 9℃ ;降水年变率为- 2 .73mm/a,32年减少 87mm。这 4个要素之间及其与厄尔尼诺指数之间的超前 /滞后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海温与气温的年际变化相关关系最密切 ,相关系数达到 76.5 % ,置信度高于0 .99。其次是盐度与降水 ,它们之间亦有良好关系。同年盐度和降水之间的相关系数为- 43.6% ,盐度落后降水一年时相关系数为 - 39.2 % ,置信度均高于 0 .95。由此可推知 ,盐度变化平均落后降水约半年。渤海水文气象状况变化与厄尔尼诺有一定关系 ,其中以降水与厄尔尼诺关系最密切 ,1 982— 1 983年厄尔尼诺期间渤海气温和水温较高 ,降水显著偏少且海水盐度显著偏高。
方国洪王凯郭丰义魏泽勋范文静张冬生毕家胜
关键词:水温盐度气温降水厄尔尼诺
海滨观测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海滨水文气象观测的项目、技术要求、方法以及资料处理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沿海、岛屿、平台上的海洋观测站(简称测站)进行海滨水文气象观测。
王炜阳周玲范文静毕立海张殿会
关键词:海洋学水文学能见度潮汐大气压气象观测
塘沽海洋站水位变化及其极值与海面风的相关关系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在海洋工程设计中,水位极值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对塘沽海洋站54a每小时的水位观测资料(1950-2003)和38a的海面风观测资料(1965-2003)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站水位的变化特征及海面风与水位极值的相关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水位时间序列中M2分潮占总能量的60%以上,六个主要分潮M2,S2,N2,K2,K1和O1占总能量的93%以上。年平均海平面的变化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变化,而是存在3~5a的周期性波动,这可能与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活动和交点周期等周期性和准周期性变化过程有关。由54a实测资料计算得的年平均海平面的年变率为1.64mm/a。54a中最高水位为5.81m,发生在1992年9月;最低水位为-0.99m,发生在1968年11月。100a一遇的最高水位为6.02m,由偏东向风引起,而西向风引起塘沽海洋站减水。对于100a一遇的各向最大风速,北向偏东风的100a一遇的风速为最大,其值为26.78m/s,其可能引起的最大增水为2.06m。西风的100a一遇最大风速为20.5m/s,其可能引起的减水水位为2.28m。
范文静张爱军
关键词:水位变化海面风
渤黄海沿海季节性海平面异常偏高成因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区域海平面变化还受局地海温、海流、风、气温、气压和降水等水文气象要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发,导致季节性海平面异常出现的次数偏多,程度加大。使用中国沿海及西北太平洋近30年的水位、气温、海温、气压和风等水文气象资料,初步探讨了渤黄海沿海季节性海平面异常的变化规律和成因。渤黄海沿海异常高海平面均发生在1-3月份和10-12月份,6-9月份很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异常值明显增大。异常海平面发生期间的气压较常年同期偏低,风多为离岸或者向岸风,风生流引起水位的变化;同时段的气温、海温与异常海平面的相关系数较低,影响不大;同期的海平面处于多个长周期振动的高位重合期,各振幅叠加的结果近8 cm。
王慧范文静高志刚
关键词:气压季风周期
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与ENSO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中国沿海台站潮位和中国近海及赤道太平洋的卫星测高、海表温度、风及气压资料,分析了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与 ENSO 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沿海海平面季节变化受 ENSO 影响明显,在厄尔尼诺事件期间,中国沿海海平面 Sa 分潮的振幅明显减小,其中年振幅的历史极小值均出现厄尔尼诺年,不同区域历史极小值出现的年份不同;另外,中国沿海 Sa 分潮的振幅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响应与其强弱有关,在强事件中,响应区域和幅度较大,弱事件中,响应区域和幅度偏小。在厄尔尼诺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多低于相邻年份,并且其年际变化存在明显的2~3 a、4~7 a、准9 a、11 a 和准19 a 的周期,其中4~7 a 的周期在冬春季节震荡最显著,其震荡幅度接近2 cm。中国近海海平面与赤道东太平洋区域的海表温度年际变化之间存在反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42;同时与 Nio4和Nio3.4指数序列也呈现反相关关系。针对典型的1997/1998年尼诺事件发生前后的风场和气压场分析发现,尼诺发生前的冬半年,冬季风偏强,气压梯度加强,中国沿海海平面偏低;到了厄尔尼诺的盛期,出现较强的南风异常,气压梯度反向,季风转向,过渡到了厄尔尼诺事件的衰减期,为拉尼娜事件做准备,此时海平面偏高。
王慧刘克修张琪范文静高志刚张增建李琰
关键词:海平面海温季风
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显著成因分析及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使用中国沿海及西北太平洋区域的水位、海温、气温、气压和风等水文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了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显著升高的成因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12-2016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处于准2a、4a、准9a和准19a周期振荡的高位,几个周期振荡高位叠加,对该时段海平面上升起了一定的作用;(2)2016年,中国沿海气温和海温较1993-2011年的平均值分别高0.7℃与0.5℃,均处于1980年以来高位;气压较1993-2011年的平均值低0.2hPa;(3)2016年4月、9月、10月和11月,中国沿海海平面均达到1980年以来同期高位,这4个月的风场距平值在东海以南均明显偏大,且以偏南向和向岸风为主,风生流使得海水向岸堆积,沿海长时间以增水为主,对当月局部海平面上升的贡献率达到40%~80%;(4)2016年,中国沿海降水总体偏多,局部区域降水量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加上沿海径流量的增加,对沿海局部海平面升高有一定贡献;(5)2016年9-10月,有5个台风相继影响我国南部沿海,持续的风暴潮增水导致台风影响期间的海平面高于当月平均海平面70~360mm,风暴潮和洪涝灾害给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
王慧刘克修范文静冯建龙王国松张建立王爱梅李琰
关键词:海平面周期振荡海温气温
中国沿海增减水的变化特征及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通过对中国沿海25个观测站水位资料的分析,初步探讨了中国沿海1980-2012年增减水的变化特征及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国沿海增减水的季节变化特征明显,相邻站由于受到的气象状况相同,其沿海增减水变化的过程相近,但是变化幅度存在较大差异。从空间分布看,沿海增减水的变化幅度呈现中间大南北小的区域特征,自长江口至广东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最大,年变幅平均为5.0~7.5cm;南海周边及北部湾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次之,年变幅平均为4.0~5.5cm;自渤海至黄海沿海,增减水的年变化幅度较小,年变幅平均为3.3~3.5cm。(2)从时间变化看,1980-2012年中国沿海年平均增减水长期基本没有趋势性变化,但明显存在2至5年的周期性变化信号,该信号的震荡幅度为0.1cm。经过高频滤波后,对沿海月平均增减水序列与Ni1o3.4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系数为-0.5,该相关系数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中国沿海的增减水变化与ENSO事件呈现负相关关系。(3)中国沿海增减水的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均与海平面变化不同。1980-2012年,中国沿海海平面的上升速率为2.9mm/a,而增减水长期基本无趋势性变化;另外,其季节变化与海平面的季节变化从时间和区域上均不存在一致性。(4)但是,短期海平面的变化与增减水有关,并且增减水对短期海平面的贡献根据其具体情况而定,增水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过程对短期海平面有抬升作用,其贡献率最大可达65%;反之,减水幅度大且持续时间长的过程则对短期海平面有降低的作用。
王慧刘克修范文静张增建徐姗姗刘首华
关键词:增减水海平面周期ENSO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