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培华

作品数:95 被引量:634H指数:1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0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6篇骨折
  • 23篇皮瓣
  • 21篇缺损
  • 17篇组织缺损
  • 17篇外科
  • 16篇关节
  • 14篇手术
  • 11篇显微外科
  • 10篇动脉
  • 10篇软组织
  • 10篇软组织缺损
  • 10篇固定术
  • 9篇髓内
  • 9篇髓内钉
  • 9篇肱骨
  • 9篇骨折固定
  • 9篇穿支
  • 8篇外科皮瓣
  • 6篇腓肠
  • 6篇腓动脉

机构

  • 90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昆山市第一人...
  • 1篇江苏省宝应县...
  • 1篇沙湾县人民医...
  • 1篇泰和县人民医...
  • 1篇上海市第六人...

作者

  • 94篇蔡培华
  • 50篇曾炳芳
  • 49篇范存义
  • 40篇姜佩珠
  • 20篇孙鲁源
  • 18篇柴益民
  • 15篇眭述平
  • 13篇梅国华
  • 13篇阮洪江
  • 11篇王海明
  • 9篇于仲嘉
  • 6篇张长青
  • 5篇宋飒
  • 5篇刘生和
  • 5篇汪银锋
  • 4篇李岩峰
  • 3篇李海清
  • 3篇汪春阳
  • 3篇韩培
  • 2篇谢璧和

传媒

  • 14篇中华创伤骨科...
  • 13篇中华手外科杂...
  • 11篇放射学实践
  • 10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国际骨科学杂...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江西中医药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8篇2010
  • 11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14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son 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评价内固定治疗M 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9例累及桡骨颈部的M asonⅢ型骨折行A O微型空心钉内固定术的治疗结果进行评价。根据患者肘关节活动、疼痛、稳定性和肌力情况,依照B roberg和M 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9例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肘关节平均评分62分(35~86分),其中:优2例,良4例,差3例,优良率为22%。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的M asonⅢ型骨折不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如要获得较好的肘关节活动和早期康复,可考虑桡骨头切除,如需重建肘关节的稳定性,应考虑桡骨头置换。
蔡培华梅国华范存义王海明姜佩珠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
肘部疾病的CT扫描
1991年
借助CT有可能将肘关节疾病的普通诊断方法大为改善。其前提条件是对构成肘关节结构的精确解剖学知识。
M.ZwaanE.BurmesterH.D.Weiss蔡培华
关键词:CT
腰椎的褐黄病
1994年
腰椎的褐黄病OchronosederLWS¥H.Bewermeyer;J.Assheuer;R.Janson褐黄病的疾病征象没有典型的X线诊断标准,其出现在关节软骨上的变化可借助磁共振成像较其他放射学方法更准确地加以诊断。故磁共振成像对此病的适应证范...
Bewer.,H蔡培华
关键词:腰椎褐黄病X线诊断
急诊拇指再造的适应证分析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探讨急诊不同类型拇指缺损再造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20例拇指脱套伤和6例无再植条件的Ⅱ类拇指离断缺损的创面进行及时、正确的清创与抑菌处理,并采用以足背动脉-跖背动脉(顾玉东Ⅰ、Ⅱ、Ⅲ型者以足背动脉-第一跖背动脉-趾背动脉为动脉蒂,顾玉东Ⅳ型者以足背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趾背动脉为动脉蒂)-趾背动脉为动脉蒂,大隐静脉-足背静脉弓、趾背静脉为静脉蒂,游离趾皮甲瓣的方法行拇再造。结果26例患者的拇指均成活(1例末节皮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完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平均随访6.5年,再造拇指功能优11例,良13例,可2例。结论急诊拇指缺失,尤其是拇指脱套伤与不能再植的Ⅱ类拇指离断伤,采用游离趾皮甲瓣移植修复的方法是最佳选择。
眭述平曾炳芳范存义蔡培华董扬姜佩珠于仲嘉
关键词:急诊足背动脉适应证再植拇指再造成活
手指屈肌腱损伤与粘连的治疗被引量:5
2003年
屈肌腱断伤修复后的粘连一直是临床上治疗的难点,自1996年以来在屈肌腱断伤修复与肌腱粘连松解术中应用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生产的透明质酸钠,预防肌腱的粘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范存义蔡培华姜佩珠眭述平曾炳芳
关键词:屈肌腱损伤屈肌腱粘连手术治疗功能锻炼透明质酸钠
急诊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被引量:12
1999年
目的探讨急诊应用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的最佳适应证。方法对12例拇指脱套伤和4例无再植条件的拇指离断伤,彻底清创后,采用游离趾甲皮瓣修复或重建拇指。术中发现,第一跖骨背动脉均系GilbertⅢ型,选择足背动脉为动脉蒂,大隐静脉为静脉蒂。结果16例重建拇指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5例,1例末节皮缘局部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个月~12年,重建拇指的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不能再植的拇指缺失或拇指皮肤脱套伤,是急诊应用游离趾甲皮瓣移植的最佳适应证。
眭述平曾炳芳蔡培华范存义董扬于仲嘉
关键词:外科皮瓣拇指显微外科手术
手指骨关节损伤的修复与组织工程化重建被引量:3
2008年
学术背景:手部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损伤造成的关节面破坏或缺损,可使许多患者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直接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因此,手指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直接决定着手功能的恢复情况。组织工程为手指骨关节损伤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目的:总结手指骨关节损伤修复重建的研究进展。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的相关文献,检索词“Interphalangeal joints fractures.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s fractures,Fingers osteoarticular,Reconstruct”,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7年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指间关节;掌指关节;骨折;修复重建”,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106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手指骨关节损伤修复重建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手指骨关节损伤修复重建方面的临床实验研究。所选用的32篇文献中,3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同种异体骨关节移植已在临床上获得一定成功,但如何延长移植关节的成活时间,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自体带血管关节移植术,是治疗手指关节缺损较好的方法,但如何使操作简便、副损伤减小及寻找新的关节供区,还值得进一步研究。②手指关节损伤的理想治疗效果是关节轮廊达到解剖复位,使创伤性关节炎及关节僵硬降低到最低程度,然而由于手部骨关节结构复杂以及外伤因素,使它成为手外科骨关节修复方面的一个难题。③研究表明,关节融合、关节成形、人工关节置换、关节移植,以及切开复位内固定和骨牵引等治疗方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没有一
王海明范存义姜佩珠蔡培华曾炳芳
急诊显微外科修复肢体复杂组织缺损
2000年
自体复合组织游离移植和游离组织组合移植是肢体外伤性组织缺损二期修复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是从急诊损伤到二期修复病程冗长,给病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二期修复面临受区恶劣的条件。
曾炳芳眭述平姜佩珠蔡培华于仲嘉
关键词:肢体组织缺损急诊显微外科手术
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皮瓣移植修复复杂外踝缺损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总结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皮瓣移植修复复杂外踝缺损的术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0 年7 月- 2006 年 4 月,收治 6 例外踝缺损患者。男 5 例,女 1 例;年龄 9 ~ 47 岁。车祸伤 4 例,砸伤 2 例。左侧 5 例,右侧 1 例。外踝骨缺损长度为 3.5 ~ 8.5 cm;皮肤缺损范围为 14 cm × 4 cm ~ 18 cm × 7 cm。损伤至手术时间为 15 ~ 30 d。术中采用长度为 5 ~ 10 cm 的吻合膝下外侧动脉腓骨头,联合大小为 16 cm × 5 cm ~ 20 cm × 8 cm 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或背阔肌皮瓣修复复杂外踝缺损。供区创面中厚皮片植皮加压打包。结果术后 1 周 1 例皮瓣远端 1 cm 发生干性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供区植皮成活,切口Ⅰ期愈合。6 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 4 ~ 15 个月。移植腓骨头成活良好,8 ~ 16 周均达骨性愈合。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踝关节活动自如。移植皮瓣质地柔软,无磨损及溃烂。根据 Baird-Jackson 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 3 例,良 2 例,可 1 例,优良率达 83.3%。结论吻合膝下外侧动脉的腓骨头血供良好,再造外踝外形近似正常;腓动脉穿支皮瓣及背阔肌皮瓣血供可靠,皮瓣面积大,与吻合血管的腓骨头联合移植是修复复杂外踝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张岩蔡培华阮洪江刘生和汪银锋柴益民
关键词: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急诊修复肢体软组织缺损被引量:11
1996年
1991年4月~1994年8月,急诊治疗10例肢体大面积损伤伴骨骨各、肌腱裸露患者,采用带血管蒂背阔肌肌皮瓣移位修复1例,游离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6例,游离双侧背阔肌肌皮瓣组合移植修复3例。移植肌皮瓣完全成活6例,远端皮肤部分坏死3例,大部分皮肤坏死1例,但肌瓣均全部成活。有2例发生轻微感染,换药后愈合。介绍了手术方法,讨论了手术适应证及急诊修复创面的优点等。
曾炳芳眭述平姜佩珠瞿福明谢璧和蔡培华于仲嘉
关键词:组织缺损背阔肌肌皮瓣皮瓣移植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