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正德

作品数:153 被引量:1,377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3篇病毒
  • 73篇儿童
  • 40篇细胞
  • 40篇EB病毒
  • 32篇病毒感染
  • 26篇呼吸道感染
  • 25篇基因
  • 21篇淋巴
  • 21篇急性
  • 19篇增多症
  • 19篇细胞增多
  • 18篇单核
  • 18篇单核细胞
  • 18篇单核细胞增多
  • 18篇单核细胞增多...
  • 18篇核细胞
  • 16篇下呼吸道
  • 15篇血细胞
  • 13篇增生
  • 13篇增生症

机构

  • 150篇首都医科大学...
  • 23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深圳市儿童医...
  • 5篇广州市妇女儿...
  • 5篇北京市儿科研...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2篇长春市儿童医...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儿童医...
  • 2篇青岛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53篇谢正德
  • 83篇申昆玲
  • 44篇刘春艳
  • 18篇刘亚谊
  • 18篇许文波
  • 17篇艾军红
  • 15篇闫静
  • 14篇徐保平
  • 14篇张辉
  • 12篇王燕
  • 11篇秦强
  • 11篇朱云
  • 10篇陈祥鹏
  • 10篇高立伟
  • 10篇钱素云
  • 9篇任丽丽
  • 8篇杨双
  • 7篇胡英惠
  • 7篇刘亚丽
  • 7篇张燕

传媒

  • 16篇中华实验和临...
  • 16篇中华实用儿科...
  • 13篇实用儿科临床...
  • 12篇中国实用儿科...
  • 8篇中华儿科杂志
  • 8篇病毒学报
  • 6篇国际儿科学杂...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循证儿科...
  • 4篇国际流行病学...
  • 3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继续医学教育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计划免疫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9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5篇2016
  • 15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12篇2012
  • 8篇2011
  • 15篇2010
  • 11篇2009
  • 4篇2008
  • 9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 2篇2003
1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119例人巨细胞病毒检测的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CMV)与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的关系,以及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诊断CM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住院患儿119例。男71例,女48例;年龄1~7个月,平均2个月。分别在入院时采集急性期和出院时采集恢复期血清进行抗人CMV-IgM抗体和人CMV DNA检测。血清中抗人CMV-IgM抗体检测应用间接ELISA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人CMVDNA拷贝数。结果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综合征患儿119例中,人CMV感染63例,阳性率为52.9%(63/119例)。CMV感染阳性病例中,血清学方法共诊断52例,其中单份急性期血清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阳性47例;双份血清抗人CMV-IgM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5例;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诊断CMV感染11例(血清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阴性,血清CMVDNA检测阳性),占CMV感染病例的17.5%(11/63例)。119例患儿中,27例入院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MVDNA阳性,其中16例患儿同时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阳性、11例血清抗人CMV-IgM抗体检测阴性;出院时15例患儿检测CMVDNA均为阴性。CMVDNA阳性患儿血清中CMVDNA平均拷贝数为1.96×106(6.15×105~8.76×106)拷贝/L。结论婴儿胆汁淤积性肝病中CMV感染较为常见,病毒感染诊断的确立要充分考虑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各自的局限性,二者可互为补充。
王燕闫慧敏张辉么远胡燕闫静谢正德
关键词:人巨细胞病毒婴儿
2018年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病原学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的病原学特点,同时研究病原学与临床表现之间的联系。方法随机收集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于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2018年1~12月)的住院患儿脑脊液标本132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脑脊液中的4种病毒核酸进行检测。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2例患儿中男性78例,女性54例,男女性别比为1.44∶1。各年龄组的性别构成不具统计学差异(χ^(2)=3.901,P=0.272)。132例患儿中,发热体征的121例、头痛症状的109例、呕吐症状的92例、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异常的17例、头部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异常15例。病毒被检出的80例,77例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有2例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1例为人疱疹病毒I型(human herpesvirus type I,HHV-I)。其中1~3岁年龄组EV检出率为66.67%,4个年龄组(<1岁、1~3岁、3~6岁、>6岁)的EV检出率无显著差异(χ^(2)=3.147,P=0.369);夏(6月、7月、8月)秋(9月、10月、11月)季节的EV检出率分别为65.52%及70.83%,明显高于春季(3月、4月、5月)及冬季(12月、1月、2月)的33.33%及0.00%,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2.504,P=0.000)。EV阳性和非EV阳性患儿发热、头痛、呕吐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EV阳性和非EV阳性患儿EEG、头部MRI检查异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018年石家庄市及周边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及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为EV,其在夏秋季检出率高。
樊涛胡川泽韩彦洁权会丽孙一硕马静于盼辉谢正德王巍张萌乔彦霞孙素真陈祥鹏
关键词:病原学肠道病毒
91例EB病毒相关疾病儿童血浆EB病毒DNA的检测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了解EB病毒(EBV)感染患儿外周血血浆中游离EBVDNA的拷贝数,确定EBV原发感染后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的拷贝数与发病天数及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73例EBV原发感染和18例EBV相关重症疾病患儿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结果①原发EBV感染患儿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随发病天数呈下降趋势,发病2周后很难检测到。②EBV相关重症疾病组患儿外周血血浆中EBV游离DNA阳性率明显高于原发EBV感染组,差异有显著性(89%vs16%,P<0.05)。结论原发EBV感染后随病程天数的增加,病毒复制水平逐渐下降。血浆中EBV游离DNA检测对评价EBV相关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段红梅姚瑶谢正德闫静胡英慧幺远周玲申昆玲
关键词:EB病毒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儿童
北京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RSV F蛋白抗原位点变异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为了解我国北京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RSV)融合蛋白F基因特征及抗原位点变异情况,本研究对61株RSV分离毒株F蛋白主要抗原位点区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方法 应用RT-PCR方法分段扩增获得F蛋白主要抗原位点区基因,并对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及拼接.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 61株RSV分离株中,A亚型为43株,B亚型为18株.A、B亚型内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较高,分别为95.9% - 100%(98.3% - 100%)及97.5% - 100% (98.7% - 100%),亚型间为83.2% -84.9%(93.1% -95.1%).基于F蛋白主要抗原位点区基因亲缘进化分析,所有分离株可分为两个主要亚群,分别对应A/B亚型;两个亚群又可分别分成6个及3个不同的进化分支.两个亚群中分别存在7个及4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其中抗原位点(Φ)存在209位从Q到K及211位从S到N的变异,帕利珠单抗作用的抗原位点Ⅱ存在276位从N到S的位点突变,其余突变均位于非抗原位点决定区.结论 北京地区RSV流行株与原型株相比,F蛋白存在一定的变异,但仍具有较高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同源性;各抗原位点区氨基酸保守,为疫苗及相关药物研究的重要候选蛋白.
陈祥鹏张枫郭佳运朱云刘春艳谢正德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抗原位点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I基因的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likereceptors,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I类分子的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184名北方汉族儿童(男91名,女93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分别检测KIR及HLA—ABC的基因多态性。结果16个KIR基因在本研究中均能检测到;4个框架基因的基因频率均为100%;其他K豫的基因频率在16.3%~99.5%之间。共检测出24种基因型(包括1种新的基因型,其基因组成包括框架基因及KIR2DL3、3DL1、2DPI)。在HLA—A、B、C基因座位上,分别检测出低分辨水平等位基因12种、27种、11种。结论获得了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K豫及其配体HLA—ABC基因多态性特征;报告了9对KIR/HLA配对组合在汉族人群中的频率。
吴凌燕谢正德刘亚丽艾军红刘春艳申昆玲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
原发性EB病毒感染后特异性T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0年
原发性EB病毒(EBV)感染后机体产生针对裂解期和潜伏期病毒抗原特异性CD8^+/CD4^+细胞毒性T细胞(CTL),清除病毒控制EBV感染。EBV原发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尚不明确,其特异性T细胞对控制病毒感染起到关键作用。随访研究发现EBV原发感染后针对裂解期和潜伏期病毒抗原特异性T细胞功能变化不同,同时对EBV特异性T细胞亚群的分析发现,T细胞的迁移活化在EBV感染机制中亦起到重要作用。
姚瑶谢正德申昆玲
关键词: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非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人群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非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人群血清中是否存在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方法 研究对象为4组:第1组为2002年非SARS患儿88例(2002年备存血清);第2组为2003年SARS流行期间非SARS患儿89例;第3组为某SARS定点医院一线医务人员65例,均在SARS临床一线工作1个月;第4组为北京儿童医院非SARS一线工作人员33例。所用方法为间接ELISA法。结果 第1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为19.1%,第2组为12.5%,两组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第3组和第4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分别为1.54%和3.03%,两组差异也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若分别将第1组和第2组合并、第3组和第4组合并进行比较,则儿童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为15.82%,成人组为2%,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另外,把儿童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3组:<1岁、~6岁、>6岁,<1岁年龄组抗SARS冠状病毒的特异性IgG检出率达36.36%,其余两组分别为8.77%和9.21%;<1岁年龄组的检出率与其余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和P<0.01。结论 非SARS儿童血清中可检测出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其检出率为15.82%,其中<1岁年龄组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的检出率达36.36%。但该特异性IgG产生的原因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谢正德刘亚谊申昆玲杨永弘沈叙庄照日格图张辉殷菊胡英惠
关键词: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抗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IGG冠状病毒IGG抗体
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与EB病毒相关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1964年Epstein、Achong、Barr在研究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时发现的一种亲人类B淋巴细胞的病毒。EBV属疱疹病毒科,双链DNA病毒,基因组长约184 kb。EBV主要通过唾液、飞沫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王亚丽谢正德申昆玲
关键词: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EPSTEIN-BARR病毒双链DNA病毒B淋巴细胞疱疹病毒科飞沫传播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的诊疗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是一种少见病,主要表现为慢性或复发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样症状,包括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蚊虫叮咬过敏、皮疹等;伴有外周血EBV载量升高和(或)EBV抗体谱异常,以及在病变组织中有EBV阳性的淋巴细胞浸润。该病往往持续进展,可因免疫功能受损,出现机会感染、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多脏器功能衰竭或EBV相关淋巴瘤。临床预后较差,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传统的抗病毒治疗无效,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等措施效果也不肯定。惟一被证明有效的方法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秦强谢正德
关键词:EB病毒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儿童
抗体亲合力检测对诊断儿童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意义被引量:18
2005年
目的评估抗EBV衣壳抗原IgG抗体亲合力检测在儿童EBV相关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检测了58例儿童IM患者病程2周内血清中4种抗EBV抗体,包括抗EBV衣壳抗原(CA)IgG抗体、抗EBV-CA-IgM抗体、抗EBV早期抗原(EA)IgG抗体、抗EBV核抗原(NA)IgG抗体和抗EBV-CA-IgG亲合力。结果58例IM患者血清中抗EBV-CA-IgG、抗EBV-CA-IgM、抗EBV-EA-IgG、抗EBV-N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1.0%、72.4%、3.5%;诊断EBV相关性IM56例;在病程2周内,100%的EBV相关性IM患者血清中抗EBV-CA-IgG为低亲合力抗体;84%的EBV相关性IM患者血清中抗EBV-CA-IgM阳性。结论单纯依靠抗EBV-CA-IgM阳性诊断EBV相关性IM敏感性偏低,结合EBV抗体谱和抗EBV-CA-IgG亲合力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谢正德刘亚谊张辉闫静申昆玲
关键词:EB病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GM抗体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