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艾军红

作品数:18 被引量:68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病毒
  • 6篇基因
  • 5篇儿童
  • 4篇蛋白
  • 4篇细胞
  • 4篇抗原
  • 4篇呼吸道感染
  • 4篇EB病毒
  • 3篇下呼吸道
  • 3篇下呼吸道感染
  • 3篇急性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单核细胞增多...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增多症
  • 2篇中国北方汉族
  • 2篇中国北方汉族...

机构

  • 1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贵阳市妇幼保...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儿科研...

作者

  • 18篇艾军红
  • 17篇谢正德
  • 9篇刘春艳
  • 5篇刘亚丽
  • 5篇申昆玲
  • 3篇闫静
  • 3篇张萌
  • 2篇吴凌燕
  • 2篇徐保平
  • 2篇陈祥鹏
  • 2篇高立伟
  • 2篇朱云
  • 2篇关晓蕾
  • 1篇李昌崇
  • 1篇靳蓉
  • 1篇胡英惠
  • 1篇尚云晓

传媒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病毒学报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当代儿科...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医学遗传...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及其配体HLA-I基因的多态性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中国北方汉族人群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llercellimmunoglobulin-likereceptors,KIR)及其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leucocyteantigen,HLA)-I类分子的基因多态性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184名北方汉族儿童(男91名,女93名)。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序列特异性引物方法分别检测KIR及HLA—ABC的基因多态性。结果16个KIR基因在本研究中均能检测到;4个框架基因的基因频率均为100%;其他K豫的基因频率在16.3%~99.5%之间。共检测出24种基因型(包括1种新的基因型,其基因组成包括框架基因及KIR2DL3、3DL1、2DPI)。在HLA—A、B、C基因座位上,分别检测出低分辨水平等位基因12种、27种、11种。结论获得了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的K豫及其配体HLA—ABC基因多态性特征;报告了9对KIR/HLA配对组合在汉族人群中的频率。
吴凌燕谢正德刘亚丽艾军红刘春艳申昆玲
关键词: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中国北方汉族人群
用于检测CAEBV和IM的EB病毒基因组差异甲基化基因的物质、试剂盒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待测样品基因组中EBNA‑LP、EBNA‑3A、A73、BALF5和BNRF1位点甲基化水平的物质在制备鉴定或辅助鉴定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可以通过利用检测物...
谢正德王然张林琳艾军红张萌
重视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方法的合理应用和结果解读
2023年
病原学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的诊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同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流行病学等信息提示和疑似的病原体种类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不同病原学实验室检测方法结果的临床意义存在差异,临床医师也需要结合疾病的季节性、患者的年龄、临床表现和病程等方面信息综合分析检测结果的临床意义。危重和疑难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因复杂,单一的检测结果往往不足以协助临床做出反映疾病病原体的准确判断。临床医生需了解每种病原学检测方法的原理、适用的样本类型及其优缺点,合理选择病原学检查方法,并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做出精准判断。
艾军红王然谢正德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
2005-2010年北京地区儿童原发性EBV感染流行株EBNA1与LMP1基因特征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2005-2010年北京地区儿童原发性EBV感染流行株EBNA1与LMP1基因特征,为研究EBV变异株与疾病临床表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提供背景资料。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EBV的EBNA3C、EBNA1和LMP1基因片段,测序后应用BioEdit 7.0.9和Mega 4.0.2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62例进行了EBV分型,以EBV-Ⅰ型为主,检出率为98%。62例EBNA1基因扩增阳性,其中V—val亚型(均是Vvvl变异株)为98%。50例LMP1基因羧基段扩增阳性,以China1为主,其检出率为90%。Vvv1变异株和China1变异株在EBV—IM与EBV—HLH中的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1.00)。40例进行了多基因连锁分析,其中EBV—Ⅰ型、EBNA1-Vvv1变异株和LMP1-China1变异株高度连锁,其连锁检出率为90%。35例患儿LMP1基因全长扩增阳性,CG1-CG4的检出率分别为85%、6%、6%和3%。结论北京地区儿童原发性EBV感染疾病中,EBV亚型以EBV-Ⅰ型为主,Vvv1变异株和China1变异株分别是EBNA1和LMP1变异株中的优势变异株,且二者高度连锁。儿童原发性EBV感染流行株可以分为CG1-4组,其中以CG1为主。
艾军红谢正德刘春艳高立伟闫静
关键词:膜蛋白质类
北京地区儿童EBV感染疾病中EBER基因变异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分析儿童IM、EBV-HLH、CAEBV中EBV EBER基因特征,探讨EBV变异株与EBV感染疾病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CR方法扩增288例IM、52例EBV-HLH和9例CAEBV全血标本的EBNA3C和EBER基因,根据EBNA3C扩增产物的大小进行EBV分型;EBER基因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应用BioEdit 7.0.9和Mega4.0.2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不同EBV亚型和EBER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结果 349例标本EBNA3C基因扩增阳性,EBV-Ⅰ/II型的检出率分别为98.6%和1.4%,共检测到EB-6m、EB-8m和EB-7m等3种EBER基因型,其检出率分别为96%、2.9%和1.1%,不同EBER基因型在IM、EBV-HLH、CAEBV中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儿童EBV感染疾病中EBV以EBV-Ⅰ型为主,EB-6m基因型是EBER基因型中的优势基因型.
鲁伟峰艾军红刘亚丽刘春艳谢正德
关键词:疱疹病毒4型基因型
早产儿无创通气方式对比研究
2013年
背景:降低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通过及早使用侵入性较小的正压通气,来减少气管插管的使用。方法:将1009例体质量〈1000g,孕龄〈30周的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随机分成2组,出生后前28d均采用无创呼吸支持。其中一组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IPPV),另一组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CPAP)。观察的结局指标为孕龄36周前死亡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情况。
艾军红谢正德
关键词:通气方式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早产儿间歇正压通气
EB病毒及儿童EB病毒相关疾病被引量:28
2016年
EB病毒属于疱疹病毒γ亚科,为双链DNA病毒。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EB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率超过95%。EB病毒是最成功的一种病毒,可在宿主记忆B淋巴细胞内建立持续终身的潜伏感染。同时,EB病毒也是第1个被发现的肿瘤病毒,与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部分类型的胃癌、T/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瘤等相关。除肿瘤性疾病,EB病毒感染还可引起非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现主要介绍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疾病。
艾军红谢正德申昆玲
关键词:EB病毒儿童
北京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毒病原学研究
朱云刘春艳陈祥鹏艾军红李秋萍谢正德
EB病毒编码microRNA的靶基因研究进展
2016年
EB病毒(EBV)是一种疱疹病毒,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EBV可表达多种病毒microRNA(miRNA),并作用于细胞和病毒基因,参与信号转导、细胞增殖、分化等多种功能,这与EBV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探索EBV编码miRNA相关靶基因及功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EBV的致病机制,也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启示。自EBV编码miRNA被发现以来,一些靶基因已经逐渐被验证。本文将对目前已验证的EBV编码miRNA的靶基因及功能进行综述。
高立伟艾军红谢正德申昆玲
关键词:EB病毒MICRORNA靶基因
婴幼儿RSV和HR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
艾军红谢正德刘春艳徐保平胡英惠申昆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