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谭启富

作品数:393 被引量:1,661H指数:20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379篇医药卫生
  • 3篇机械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76篇癫痫
  • 142篇手术
  • 113篇外科
  • 59篇外科手术
  • 47篇手术治疗
  • 45篇外科治疗
  • 44篇肿瘤
  • 44篇颞叶
  • 37篇颅内
  • 34篇颞叶癫痫
  • 30篇切除
  • 26篇脑电
  • 23篇成像
  • 21篇动脉瘤
  • 21篇神经外科
  • 20篇难治
  • 18篇电图
  • 18篇脑电图
  • 17篇动脉
  • 14篇显微外科

机构

  • 347篇南京军区南京...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2篇解放军第一七...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江苏省中医院
  • 8篇南京军区总医...
  • 7篇解放军第45...
  • 6篇东南大学
  • 5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解放军174...
  • 4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厦门大学
  • 4篇高州市人民医...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解放军第81...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贵阳医学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作者

  • 391篇谭启富
  • 100篇孙克华
  • 73篇史继新
  • 68篇刘承基
  • 65篇孙康健
  • 64篇邬祖良
  • 54篇潘云曦
  • 49篇王汉东
  • 33篇华长春
  • 30篇杭春华
  • 25篇卢光明
  • 23篇张志强
  • 22篇姚一
  • 21篇印红霞
  • 18篇江建东
  • 15篇张小斌
  • 13篇沈建康
  • 13篇祝正祥
  • 12篇田蕾
  • 12篇黄德志

传媒

  • 54篇立体定向和功...
  • 52篇医学研究生学...
  • 37篇中华神经外科...
  • 27篇江苏医药
  • 26篇功能性和立体...
  • 18篇临床神经外科...
  • 16篇中国临床神经...
  • 8篇临床神经病学...
  • 7篇中国神经精神...
  • 6篇中华放射学杂...
  • 6篇中华显微外科...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6篇中国现代神经...
  • 5篇医疗卫生装备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国外医学(神...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解剖与临床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年份

  • 8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19篇2009
  • 14篇2008
  • 7篇2007
  • 17篇2006
  • 7篇2005
  • 9篇2004
  • 6篇2003
  • 10篇2002
  • 37篇2001
  • 26篇2000
  • 33篇1999
  • 29篇1998
  • 19篇1997
  • 32篇1996
39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与脑神经主干无关的颅内神经鞘瘤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报告 6例罕见的与脑神经主干无关的颅内神经鞘瘤 ,结合文献以讨论其组织发生及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6例与脑神经主干无关的颅内神经鞘瘤。结果  6例患者中 ,男 3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2 8岁 ( 10~ 5 4岁 )。肿瘤分别位于前颅窝底、蝶骨嵴内侧、枕大孔区和脑干、下丘脑及顶叶内 ,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论 与脑神经主干无关的颅内神经鞘瘤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部位、大小及是否合并出血。如能安全地全切除肿瘤 ,预后良好。
王汉东史继新谭启富孙克华
关键词:神经鞘瘤颅内肿瘤预后
《功能性神经外科学》读后感
2006年
谭启富
关键词:神经外科学功能性读后感神经外科专家出版
大脑后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1996年
目的:报道12例大脑后动脉(PCA)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2例动脉瘤,其中PI(脚间池段)段2例,P2段7例、P3段2例,P4段1例,P1段动脉瘤经翼点入路手术,P2、P3段动脉瘤经颞下入路手术,PCA动脉瘤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夹闭瘤颈、夹闭动脉瘤近侧PCA及孤立动脉瘤等。结果:术后死亡1例,效果较差2例,良好以上9例,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手术较彻底,可避免术中损伤,手术并发症减少,可显著提高手术疗效。
邵兴国谭启富邬祖良刘承基史继新孙克华
关键词:大脑后动脉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颅内肿瘤
鞍膈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探讨鞍膈脑膜瘤(DSM)的分类、诊断及手术方法。 方法 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发现12例DSM,其中6例为A型(鞍膈上垂体柄前),3例为B型(鞍膈上垂体柄后),2例为C型(鞍膈下蝶鞍内),1例为D型(累及鞍膈上下和垂体柄前后)。结果 12例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全切除,1例大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率和严重功能障碍。 结论 MRI是诊断DSM的最好方法。有助于鉴别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及其手术方法的选择。D型难以完全切除。
刘华新孙克华谭启富杭春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手术
立体定向丘脑切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1年
印红霞杨惠清潘云曦谭启富张爱琴
关键词:帕金森病护理围手术期
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突损伤 (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euron specificenolase,NSE)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符合 DAI诊断标准的脑外伤患者 13例 ,均行 CT扫描。于入院时或损伤后 12 h左右采血检测血清中 NSE浓度。 结果 :13例 DAI患者中 ,CT扫描显示颅内有组织撕裂出血改变者 7例 ,脑肿胀者 3例 ,阴性者 3例。 DAI患者血清 NSE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分别为 ( 46 .5 3± 2 4.2 5 )μg/ L和 ( 6 .96± 2 .5 2 )μg/ L。在死亡或植物生存患者 NSE值升高更明显。 结论 :DAI患者血清 NSE值明显升高 ,血清NSE检测有望成为评估
成惠林王汉东谭启富史继新
关键词:脑损伤CT扫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81例老年人脑膜瘤临床分析
2000年
乔梁谭启富孙康健
关键词:脑膜瘤老年患者
癫癎手术后再发作的高危因素及其机制被引量:2
2006年
陈光辉谭启富
关键词:高危因素再发作抗癫痫药物慢性疾患不可逆性长期预后
CT、MR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分析
2000年
目的 探讨CT、MRA和DS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7例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影像特点。结果 247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为动脉瘤。所有患者均行CT扫描检查,发现单发灶性积血161例,多灶性积血9例,并发颅内血肿14例,6例因头部外伤行头颅CT扫描发现动脉瘤。阳性率为71.25%。DSA检查177例,发现动脉瘤166例,阳性率为93.79%。MRI检查140例,其中MRA检查110例,发现动脉瘤131例,阳性率为93.57%。结论 动脉瘤有特征性CT、MRA和DSA表现。CT可动态、无创观察病情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动脉瘤,反映其真实大小,并可了解动脉瘤破裂后的出血量和范围以及脑积水和脑水肿的程度。MRA能显示动脉瘤的全部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适用于比较大的动脉瘤。MRA安全且可三维旋转以观察瘤蒂和动脉瘤内的血流情况。CT、MRA和DSA联合应用,有利于对动脉瘤的全面诊断,且彼此不能完全取代。
刘志坚孙克华谭启富孙康健华长春
关键词:动脉瘤CTMRADSA颅内肿瘤
钻孔冲洗负压袋引流治疗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被引量:3
1989年
对慢性硬脑膜下血肿51例采用钻孔冲洗负压袋引流治疗,介绍了方法。效果满意,手术安全、简便、无并发症和死亡。经过5个月~5.5年随访,治愈率为100%,无复发。文章对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治疗和复发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邬祖良刘承基谭启富沈建康孙克华史继新詹怀义王汉东
关键词:钻孔硬脑膜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