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丽

作品数:40 被引量:149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沈洲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动脉
  • 20篇冠状
  • 20篇冠状动脉
  • 14篇心肌
  • 13篇介入
  • 12篇血管
  • 11篇心病
  • 11篇冠心病
  • 10篇心肌梗死
  • 10篇梗死
  • 9篇介入治疗
  • 8篇血管成形
  • 7篇他汀
  • 7篇伐他汀
  • 6篇血管成形术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冠状动脉介入
  • 5篇动脉疾病
  • 5篇动脉介入治疗
  • 5篇糖尿

机构

  • 40篇沈阳医学院沈...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沈阳医学院附...

作者

  • 40篇赵红丽
  • 33篇李潞
  • 18篇李纯
  • 16篇张晓丹
  • 16篇谭力力
  • 13篇王帅
  • 11篇刘丽敏
  • 11篇王宇
  • 7篇于淼
  • 5篇王晓昕
  • 3篇周杨
  • 2篇孙晓
  • 2篇张继红
  • 2篇张爽
  • 1篇何丽辉
  • 1篇刘洪波
  • 1篇田立新
  • 1篇田辉
  • 1篇宋立杰
  • 1篇李潞

传媒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沈阳医学院学...
  • 3篇中国心血管杂...
  • 3篇中国医药导刊
  • 3篇中国医药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第七届沈阳科...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的影响
<正>目的评价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入选因不稳定心绞痛行PCI治疗,且在术前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3个月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共21例,平均年龄 (62.5±10.7)岁,另入选...
赵红丽李潞李纯
文献传递
替罗非班干预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观察使用国产替罗非班干预对非ST段抬高ACS患者介入术后再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因非ST段抬高ACS住院的患者79例,于入院48小时内行PCI治疗,替罗非班组38例,对照组41例。所有患者于PCI术后行心肌呈色显分级判定,在发病就诊时,PCI后第7天及6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主要临床心脏事件。结果:患者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替罗非班组发生心肌无再灌注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术后第7天,术后6个月LVEF无统计学差异,但替罗非班组PCI术后LVEF恢复好于对照组;替罗非班组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非ST段抬高ACS行PCI治疗时应用替罗非班,可明显改善心肌再灌注,减少无复流的发生,同时改善PCI术后患者心功能,减少住院期间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率。
李潞赵红丽刘丽敏王宇李纯谭力力张晓丹
关键词:替罗非班血管成形术
绝经期后女性同型半胱氨酸、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及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分析hs-CRP,Hcy与冠状动脉病变和其他传统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入选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患者150例(CHD组),同期选取同年龄段男性冠心病患者150例(男性CHD组)及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女性146例(非CHD组)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及hs-CRP,Hcy水平。评价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与hs-CRP,Hcy的关系,并进行hs-CRP,Hcy与血脂、血压等传统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结果: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同男性相比患高血压、糖尿病者明显增多;吸烟者较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hs-CRP和Hcy水平增高(P<0.05)。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患者中三支病变者hs-CRP和Hcy水平较单支病变者显著增高(P<0.05);重度病变患者hs-CRP和Hcy水平较轻度病变者增高明显(P<0.05)。hs-CRP和Hcy呈正相关(r=0.472,P<0.001);Hcy与体重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hs-CRP与BMI,收缩压呈正相关,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结论:绝经期后女性冠心病患者hs-CRP及Hcy水平增高,两者呈现正相关,且与血压,肥胖具有相关性。
王帅赵红丽李潞张晓丹于淼李纯谭力力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绝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抵抗素、脂联素的关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抵抗素、脂联素(Adp)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非ST段抬高ACS的患者106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A)组69例及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组37例;另入选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5例及健康对照组35例。所有入选患者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高密度胆固醇(HDL)、甘油三酯(TG)及hs-CRP检测,并测定Adp及抵抗素水平。结果:与SAP组比较,UA组及NSTEMI组抵抗素水平增高,Adp减低(P<0.05)。NSTEMI组hs-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及SAP组明显增高(P<0.05)。非ST段抬高ACS患者中,高危险组hs-CRP及抵抗素水平增高,Adp减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dp与抵抗素呈负相关(r=-0.829,P<0.001),抵抗素与HDL呈负相关(r=-0.312,P=0.047),Adp与HDL呈正相关(r=0.304,P=0.053)。结论:高危非ST段抬高ACS患者hs-CRP、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低危险组,而Adp水平显著低于中低危险组;hs-CRP、抵抗素、Adp水平与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
李潞赵红丽张晓丹王帅李纯谭力力周杨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脂联素抵抗素
血脂康与普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比较血脂康与普伐他汀对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血脂康组和普伐他汀组,血脂康组给予血脂康0.6日二次口服,普伐他汀组给予普伐他汀40mg日一次口服,在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结果:在用药后,血脂康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总胆固醇(TC)作用与普伐他汀相似(>0.05);血脂康组与普伐他汀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增高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康可使血脂正常冠心病患者脂联素水平升高及肿瘤坏死因子水平降低,其作用等同于普伐他汀。
赵红丽李潞刘丽敏李纯张晓丹王晓昕
关键词:冠心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
高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介入治疗对左心室重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评价高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介入干预对心肌纤维化及左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因STEMI入院治疗、年龄≥70岁的86例患者根据是否行早期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为PCI组和保守治疗组;随访6个月,观察就诊时及STEMI后第7天、3个月、6个月血液氮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透明质酸酶(LN)、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束PCI组和保守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9%和18.8%(P>0.05);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NT-proBNP、PⅢNP、LN水平较心绞痛组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增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减低(P<0.05)。PCI组NT-proBNP水平于STEMI后3个月和6个月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低(P<0.05);PⅢNP和LN水平在STEMI后6个月明显减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在STEMI后6个月较保守治疗组明显减小(P<0.05),而LVEF明显增高(P<0.05)。6个月时PCI组室壁运动指数明显小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高龄STEMI患者早期介入干预可减缓心室重构,改善预后。
刘丽敏赵红丽李潞王宇谭力力张晓丹李纯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室重构脑钠肽
阿托伐他汀钙改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及T峰末间期的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及T峰末间期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1年12月陈旧性心肌梗死且连续服用阿托伦他汀钙的患者55例为观察组,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40 mg/d≥3个月;同期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55例因各种原因未使用他汀类药物者为对照组;连续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40 mg/d≥3个月的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0例为SAP组.所有患者在基线及服用他汀药物3个月后进行QT离散度及校正T峰末间期测量.结果 用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校正T峰间期均明显长于SAP组[(100±6)、(98±6)ms比(86±6)ms,均P<0.05],QT离散度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9)、(48±9)ms比(38±6)ms,均P<0.05].用药后,观察组QT离散度[(33±9)ms]和校正T峰末间期[(79±6)ms]均明显短于用药前(均P<0.05),并明显短于对照组[分别为(46±8)、(97±6)ms,均P<0.05].SAP组QT离散度[(31±6)ms]和校正T峰间期[(78±5)ms]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及T峰末间期延长,此类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可减少QT离散度及T峰末间期变化.
张继红赵红丽张爽
关键词:心肌梗死阿托伐他汀QT离散度
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omocysteine,Hcy)与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00例老年女性,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两组,冠心病组260例,非冠心病组即对照组140例,观察两组吸烟、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再将老年女性冠心病组按血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大于25μmol/L的标准诊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高Hcy组及Hcy正常组,观察冠心病组高Hcy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①老年女性冠心病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比例(54.6%)高于对照组(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高Hcy血症为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的影响因素(OR=1.916,95%CI:1.223~3.853,Waldχ2=9.37),但对其他指标进行校正采用多因素Logisitic逐步回归进行危险因素筛选,高Hcy血症并不是老年女性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③老年女性冠心病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无明显关系。结论老年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冠心病发生危险因素,但不是独立危险因素,老年女性冠心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无明显相关性。
于淼赵红丽李潞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冠心病
长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孙晓赵红丽李潞刘丽敏王宇
关键词:心绞痛阿托伐他汀心肌损伤
老年冠心病患者胱抑素C、β_2微球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年龄≥65岁的住院CHD患者150例(CHD组),同期入选<65岁CHD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及≥65岁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100例为非冠心病组(非CHD组),比较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及Cys C、β2-MG水平,评价老年CHD患者Cys C、β2-MG水平与CHD类型、冠状动脉病变、左心功能关。结果与同年龄段非CHD患者比较,老年CHD患者Cys C水平较低(P>0.05);同<65岁CHD患者比较老年患者Cys C和β2-MG水平明显增高(P<0.05);老年CHD三支病变者和重度病变者Cys C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和轻度病变者(P<0.05)。结论老年人Cys C,β2-MG水平高于非老年者;老年CHD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数目、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Cys C水平逐渐降低。
赵红丽李潞王帅李纯张晓丹于淼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