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
- 作品数:12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脊液降钙素原在开颅术后发热病人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脑脊液降钙素原在开颅术后发热病人发生颅内感染早期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术后符合条件的发热病例94例,在发热第1、3、5、7天收集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降钙素原及细菌培养,同时进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发热病人中确诊颅内感染病人40例,纳入感染组;确诊非颅内感染病人54例,纳入非感染组。发热第1天,感染组脑脊液降钙素原值(0.62±0.32)μg/L明显高于非感染组(0.26±0.27)μg/L(P<0.05)。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脑脊液降钙素原在发热第1天诊断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最高,其值为0.861,脑脊液降钙素原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他指标。感染组中24例病人颅内感染症状得以控制,其脑脊液降钙素原呈逐渐下降趋势;而16例病人颅内感染控制不佳,其脑脊液降钙素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从发热后第3天起,感染控制组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明显低于感染未控制组(P<0.05)。结论脑脊液降钙素原对开颅术后发热病人发生颅内感染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的动态变化对颅内感染严重程度及抗感染治疗效果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黄格施正生赵鹏查正江方晖李志宏
- 关键词:降钙素原脑脊液发热
- 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究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PBC组(33例)及MVD组(3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BNI评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BC组与MVD组总有效率比较(96.97%vs 9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MVD组(51.52%vs 1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住院费用高于PBC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C和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相当,但PBC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高于MVD,而MVD住院费用高、手术难度大、住院时间长,临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 朱冬冬施正生赵鹏方晖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
- 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分型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中、重度颅脑损伤后各种脑梗死的分型方法,进行经验总结。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梗死区供血血管位置以及发生脑梗死后所采取的针对性治疗措施,对中、重度颅脑损伤后各种脑梗死予以总结、归类并分型。结果共纳入206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其中33例(16%)发生脑梗死,共计45处梗死灶。将各种脑梗死归类后分为四型:领域型脑梗死(梗死灶21处,占47%)、分水岭型脑梗死(梗死灶10处,占22%),血管末梢型脑梗死(梗死灶5处,占11%),创伤周边型脑梗死(梗死灶9处,占20%)。结论中、重度颅脑损伤后脑梗死的四型分类法对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赵鹏施正生陈新生张林
-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
- 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颅骨缺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运用三维钛网行颅骨修补术,对照组21例采用二维钛网术中人工塑形。对两组的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美观度和两组手术前后脑电图(EEG)改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试验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22%,术后美观度平均值为(1.06±0.12)mm,EEG改善率为35.4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术后美观度平均值为(5.44±0.32)mm,EEG改善率为28.57%。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美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EEG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全部患者手术前后的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吻合性好,并发症少,颅骨修补后EEG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熊登喜施正生陈新生查正江赵鹏周和平
- 关键词:颅骨缺损计算机辅助设计脑电描记术
- 36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救治被引量:3
- 2008年
- 施正生赵鹏李志宏
- 关键词:急性病
- 手术切除前颅底及蝶骨嵴脑膜瘤33例临床体会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前颅底及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切除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神经外科白1998年7月至2008年4月收治的33例前颅底及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采用经单侧额下入路4例,双侧额下入路17例,翼点入路5例,改良翼点入路7例。结果术中肿瘤全切除30例,次全切除2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后症状改善28例,但出现偏瘫失语1例,精神症状1例,死亡1例,复发2例。结论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的位置及与颅底、血管、神经的关系来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术中精细操作以加强对血管、神经的保护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的关键。
- 查正江赵鹏陈新生方晖罗斌汪文斌李志宏王俊
- 关键词:脑膜瘤前颅底蝶骨嵴
-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复发性胶质瘤的手术特点。方法统计26例复发性胶质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显微技术及术中超声应用,分析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复发性胶质瘤再次手术全切除率较高,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分级大多数较第1次手术提高,多数患者术后能明显改善症状,延长寿命。结论患者的生存时间与首次术后复发时间、肿瘤复发后的病理分级、肿瘤生长部位及形态学特点、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状况有关,精确的手术结合术后放疗、化疗,可提高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有效降低病死率与致残率。
- 罗斌查正江赵鹏
- 关键词:复发性胶质瘤显微外科手术
- 术中超声在颅内病灶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中在硬膜外及硬膜下应用超声定位,实时确定病灶的位置,选择皮层切口及手术路径,并实时判定病灶术中切除程度。结果全部病灶术中超声定位准确,准确率达100%,其中病灶全切32例,次全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术中实时超声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和范围,有助于术中定位,并判断手术切除程度,减少不必要的正常脑组织损伤。
- 查正江赵鹏陈新生方晖杨友忠李志宏王俊
- 关键词:术中超声神经外科开颅手术
- 复发性脑胶质瘤的显微手术切除探讨
- 查正江赵鹏
- 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重型内侧型丘脑出血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切口感染率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观察经纵裂胼胝体入路在重型内侧型丘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重型内侧型丘脑出血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针微创穿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纵裂胼胝体入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肿量、神经功能评分和治疗7 d后泌尿系、肺部、切口的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3、5、7天,观察组血肿量均少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和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经纵裂胼胝体入路用于重型内侧型丘脑出血患者中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降低切口感染率。
- 赵鹏查正江施正生陈加富
- 关键词:经纵裂胼胝体入路神经功能切口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