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鹏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动力与能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热系数
  • 2篇红外
  • 2篇凹坑
  • 1篇瞬态
  • 1篇强化传热
  • 1篇热成像
  • 1篇热像仪
  • 1篇涡流
  • 1篇流场
  • 1篇流场显示
  • 1篇换热
  • 1篇换热系数
  • 1篇红外热成像
  • 1篇红外热成像仪
  • 1篇红外热像
  • 1篇红外热像仪
  • 1篇传热
  • 1篇传热系数

机构

  • 2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船舶工业...

作者

  • 2篇刘高文
  • 2篇赵鹏
  • 1篇刘涛
  • 1篇张宗卫
  • 1篇朱晓华
  • 1篇刘玉峰

传媒

  • 1篇航空动力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凹坑壁面的瞬态红外传热测量与流场显示被引量:10
2009年
为了揭示凹坑冷却结构的强化传热机理,基于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一维半无限大瞬态导热模型,用红外热成像仪的瞬态测温技术和金属网快速加热技术,对矩形通道内壁面进行了瞬态传热测量,获得了光滑壁面和带有单个球面凹坑壁面的局部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并用油-粉末法对凹坑壁面进行了壁面流场显示,实验雷诺数范围1.58×104~6.36×104。实验发现凹坑强化换热与其诱导形成的涡流结构密切相关,单个球面凹坑引起的涡流可以使凹坑下游边缘附近的局部换热最大增强80%左右,凹坑下游尾迹区域的平均换热增强20%~30%。
刘高文赵鹏张宗卫刘涛
关键词:凹坑涡流换热系数红外热像仪
间距对凹坑强化传热和流动阻力的影响被引量:11
2009年
对矩形通道内的球面凹坑壁面进行了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测量,研究了通道Re数和凹坑间距的影响.无量纲流向间距分别为1.5,1.2和0.8.实验发现凹坑面上局部Nu数沿流向和横向变化剧烈.与光滑壁面相比,凹坑面的平均换热增强45%左右,流动阻力增大92%左右,平均综合传热性能增强16%.减小凹坑间距使流动阻力增大,平均换热和平均综合传热性能进一步增强.数据显示Re数对凹坑壁面的换热增强和流动阻力增大的影响相对较小.
赵鹏刘高文朱晓华刘玉峰
关键词:凹坑强化传热传热系数红外热成像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