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曼丽

作品数:30 被引量:219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0篇麻醉
  • 16篇麻醉恢复
  • 15篇护理
  • 13篇麻醉恢复室
  • 13篇恢复室
  • 5篇药品
  • 4篇术后
  • 4篇麻醉恢复期
  • 3篇优质护理
  • 3篇优质护理服务
  • 3篇手术室
  • 3篇麻醉药
  • 3篇麻醉药品
  • 3篇麻醉药品和精...
  • 3篇精神药品
  • 3篇护理服务
  • 3篇教学
  • 3篇高流量
  • 3篇安全管理
  • 2篇氧饱和度

机构

  • 30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30篇邓曼丽
  • 9篇韩燕敏
  • 8篇张伟丽
  • 6篇路晓霞
  • 5篇米卫东
  • 5篇包瑞
  • 3篇孙建荷
  • 3篇常丹丹
  • 3篇娄景盛
  • 2篇宋玉祥
  • 2篇宿文清
  • 2篇迟梦琳
  • 2篇赵燕
  • 2篇张宏
  • 2篇李静
  • 2篇王敏
  • 2篇宋玉祥
  • 1篇李皓
  • 1篇王龙
  • 1篇安静

传媒

  • 10篇中华现代护理...
  • 6篇麻醉安全与质...
  • 3篇护理研究(下...
  • 2篇护理研究(中...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解放军护理杂...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 1篇第17届全国...
  • 1篇创建患者安全...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1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吸氧法预防肺切除术后患者转运途中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吸氧法用于预防肺切除患者术后转运途中低氧血症发生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11月麻醉恢复室收治的60例肺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持续吸氧组(C组,运送途中使用氧气枕低流量持续吸氧)和非持续吸氧组(NC组,运送前鼻导管高流量吸氧6 L/min,5 min,途中不吸氧),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运送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 C组的SpO2下降幅度低于NC组(P<0.05)。结论肺切除术后转送病房途中,氧气枕低流量持续给氧可有效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且易于医师操作和患者接受。
张伟丽邓曼丽娄景盛
关键词:肺切除术后氧饱和度低氧血症
麻醉恢复室护士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恢复室护士的真实工作体验,为护理管理者满足护士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麻醉恢复室的6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运用 Colaizzi 现象学研究法和 Nvivo 10.0编码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对6份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麻醉恢复室护士在工作中的内心体验为职业价值感、多元化角色、目前面临的压力、职业规划和需求4大主题。结论麻醉恢复室护士特殊的工作角色增强了其职业认同感和使命感,管理者和领导层应关注这类岗位护士的压力与需求,加大对护士支持的保障力度,从而进一步提高麻醉恢复室的优质护理质量。
陈鑫王建荣邓曼丽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同质化管理的探讨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索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21年7月开始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进行管理,通过制定同质化管理流程,比较和分析同质化管理模式实施后每季度麻精药品质量管理指标的比值率。结果每季度管理指标评分均有明显提升。结论运用同质化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麻醉工作单元麻精药品管理中,能有效提高麻精药品的管理质量,达到药品规范化、精细化、安全化管理的目的,值得推广。
邓曼丽张伟丽包瑞刘佳佳宋玉祥米卫东
不同方法治疗全身麻醉术后寒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药物对治疗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反应的临床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60例我院麻醉恢复室内发生寒战的全身麻醉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D组给予10 mg盐酸哌替啶加生理盐水至10 mL,N组给予10 mg盐酸萘福泮加生理盐水至10 mL,S组给予10 mL生理盐水,观察用药5 min后生命体征及寒战转归情况。[结果]D组与N组给药后寒战转归情况明显高于S组,N组用药后寒战完全终止,D组用药后寒战减轻但并未完全消失,其中N组有1例用药后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现象,D组有1例出现严重嗜睡现象。[结论]哌替啶与萘福泮对处理全身麻醉术后寒战均有显著效果,萘福泮治疗效果优于哌替啶。但萘福泮可能会致病人轻微的恶心、呕吐,哌替啶会使病人出现嗜睡现象。
邓曼丽韩燕敏
关键词:盐酸哌替啶全身麻醉术后寒战护理
大规模手术室高流量使用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
本文阐述了某手术中心按照医院《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结合麻醉与手术护理工作实际,运用精细化管理措施,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各个环节逐一优化完善,制定了药品使用和保管全程规范化管理的制度与流程,实现了麻醉药品和精...
邓曼丽包瑞孙建荷
关键词:手术室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安全管理
优质护理服务在麻醉恢复室的应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麻醉恢复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开展麻醉恢复期全程无缝隙护理,建立麻醉恢复室专科护理质量检查表,加强麻醉恢复室“身心温暖服务”,制作患者沟通卡片,把握好恢复期易出现危险的“五关”,简化护理文书书写等优质护理服务新措施。结果麻醉恢复室实行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和麻醉医生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无护理差错、事故,无护理投诉。结论开展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服务,并持续工作改进,有利于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目标。
邓曼丽宿文清赵燕
关键词:麻醉恢复期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
品管圈活动防止患儿术后运送途中输液管路滑脱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麻醉恢复后患儿运送途中防止输液管路滑脱的应用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患儿护理工作质量。方法选定主题,对麻醉恢复后运送途中维持输液的患儿进行调查,分析造成输液管路滑脱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2013年3—10月患儿输液管路滑脱事件发生率较2012年明显下降,且患儿输液管路滑脱率下降100%。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协作精神,提高了圈长的组织管理能力、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结论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患儿运送途中输液管路滑脱的发生率,而且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培养了护士团结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韩燕敏邓曼丽
关键词:品管圈
PDCA法在麻醉科药品管理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PDCA管理模式在麻醉科药品持续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运用PDCA法对麻醉科药品进行管理,每年制定一项管理目标,比较和分析PDCA管理法实施期间每年10项药品质量管理指标的比值率。结果每年管理指标评分均有明显提升。结论 PDCA管理模式在麻醉科药品安全管理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麻醉科药品的管理质量,达到药品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值得推广。
邓曼丽张伟丽韩燕敏刘靖宋玉祥米卫东
关键词:PDCA法
护理标识牌对麻醉恢复室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根据临床需求自制护理标识牌,并探讨其对麻醉恢复室(PACU)不良事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02/2019-05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PACU收治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0)和试验组(n=30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流程,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护理标识牌用于医护交接班及PACU护理工作中。观察2组患者液体外渗、苏醒延迟、非计划性拔除气管导管、非计划性拔除动脉置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对PACU护士进行评价,包括对管道管理、患者安全管理、交接班内容完整性、沟通交流和转运管理5个维度;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对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使用护理标识牌后护理质量各难度评分较对照组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标识牌应用于PACU护理中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伟丽张伟丽张昌盛路晓霞韩燕敏邓曼丽
关键词:麻醉恢复室
麻醉恢复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目的 探讨麻醉恢复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开展麻醉恢复期全程无缝隙护理,建立麻醉恢复室专科护理质量检查表,加强麻醉恢复室&quot;身心温暖服务&quot;,制作患者沟通卡片,把好恢复期易出现危险的&quo...
邓曼丽宿文清赵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