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正

作品数:11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原核表达
  • 4篇十二指肠
  • 4篇十二指肠钩虫
  • 4篇钩虫
  • 3篇克隆
  • 2篇蛋白
  • 2篇活性
  • 2篇基因
  • 2篇AD
  • 1篇弹性蛋白
  • 1篇弹性蛋白酶
  • 1篇蛋白酶
  • 1篇动物
  • 1篇形态学
  • 1篇血栓
  • 1篇抑菌
  • 1篇抑菌能力
  • 1篇抑菌浓度
  • 1篇抑制剂
  • 1篇荧光

机构

  • 1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11篇邵正
  • 7篇邓莉
  • 6篇彭礼飞
  • 3篇何庆丰
  • 3篇江黎明
  • 3篇许琴英
  • 2篇元冬娟
  • 2篇徐珠锦
  • 2篇司徒永立
  • 1篇钟宇
  • 1篇杨锦荣
  • 1篇程小广
  • 1篇刘军
  • 1篇胡晶晶
  • 1篇周克元
  • 1篇李国明
  • 1篇陈驹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南方水产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二指肠钩虫热休克蛋白HSP60基因的克隆及重组表达
2013年
目的克隆十二指肠钩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 60,HSP60)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获得重组AduHSP60蛋白。方法以十二肠钩虫成虫cDNA为模板,PCR扩增AduHSP60基因。将获得的目的基因编码序列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HF,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F/AduHSP60。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Ni-NTA亲和层析分离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及纯化情况。结果成功扩增到AduHSP60全长编码序列,编码序列长度为1 701bp,编码566个氨基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HF/AduHSP60,经诱导表达、分离纯化获得了分子质量单位为60ku的可溶性重组AduHSP60蛋白。结论本研究从十二指肠钩虫中分离获得了HSP60基因,构建的pETHF/AduHSP60重组质粒能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AduHSP60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许琴英邵正邓莉何庆丰彭礼飞
关键词:十二指肠钩虫热休克蛋白60克隆原核表达
SV40增强子对奶牛β-酪蛋白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2013年
该文采用重叠PCR方法在奶牛β-酪蛋白启动子(op0)中插入SV40增强子构建重组启动子op0-SV40enh,并分析其活性。首先PCR扩增op0 5′-端2.1 Kb片段、op0 3′-端1 Kb片段和SV40增强子序列,重叠PCR拼接三种片段得到插入SV40增强子的op0-SV40enh启动子并测序鉴定后,酶切连接将其插入pGL3-Basic中的指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载体pGL3-op0-SV40enh。将重组载体pGL3-op0和pGL3-op0-SV40enh分别瞬时转染乳腺癌MCF-7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启动子op0和op0-SV40enh的相对活性。结果显示,重叠PCR拼接出长度为3.4 Kb的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载体pGL3-op0-SV40enh;op0-SV40enh启动子的活性远高于op0启动子的活性,表明奶牛β-酪蛋白启动子中插入SV40增强子序列可显著提高其引导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的活性。
钟宇邵正江黎明
一种简便直观的实验动物血栓动态观察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利用荧光素钠作为造影剂,建立一种简便、直观的大鼠血栓动态观察方法。方法 66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11组。3组大鼠经尾静脉分别注射荧光素钠2、1、0.5 mg/kg,确定合适荧光剂量;2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合适荧光素钠后,颈总动脉、下腔静脉连续照射1 h,观察荧光激发有无血栓形成;其余6组大鼠,分别为35%Fe Cl3诱导颈总动脉血栓模型组、下腔静脉血栓模型组、相应肝素钠组(520 U/kg)和假手术组。于荧光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记录血栓形成过程,并与血管称重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相比较。结果 1 mg/kg剂量荧光钠用于实验效果较好。荧光连续激发1 h均没有引起明显的动静脉血栓形成。血栓模型组血栓形成呈时间依赖关系,而相应肝素钠组血栓明显减少,与血管称重和组织切片观察结果一致。结论荧光素钠作为造影剂,可用于实验动物血栓形成动态观察,并具有安全、简便、直观的优点。
司徒永立陈耀哲陈驹邵正邓莉彭礼飞
关键词:荧光素钠下腔静脉血栓肝素钠三氯化铁
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sKuI-1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原核表达并制备重组蜱kunitz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IsKuI-1,检测其抗凝血及抑制蛋白酶活性。方法:构建pET32a-sumo/IsKuI-1原核表达质粒,并转入到E.coli BL21(DE3)中,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Ni-NTA亲和层析,在层析柱上用SUMO蛋白酶切割融合伴侣,纯化后得到重组目的多肽rIsKu I-1。用PT及a PTT法检测重组目的多肽的抗凝活性,发色底物法检测rIsKuI-1对丝氨酸蛋白酶的抑制活性。结果:用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rIsKu I-1,其无延长PT及aPTT活性,对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1.83μM),且特异性强。结论:IsKuI-1是一种活性较好的人NE抑制剂。因此为进一步探讨rIsKuI-1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作为新药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崔宏娣邵正邓莉司徒永立彭礼飞
关键词:原核表达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十二指肠钩虫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基因的克隆和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克隆、表达十二指肠钩虫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AduMIF-1基因。方法设计、合成特异引物,以十二肠钩虫成虫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duMIF-1基因。将获得的AduMIF-1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AduMIF-1。重组表达质粒转入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并分离纯化重组AduMIF-1。结果成功扩增到AduMIF-1全长编码序列,完整阅读框长度为360bp,编码119个氨基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32a/AduMIF-1,经IPTG诱导表达和分离、纯化,获得了重组AduMIF-1,融和蛋白分子质量单位约为33ku。结论本研究从十二指肠钩虫中分离到MIF基因,并成功进行了重组表达、分离与纯化,为进一步研究AduMIF-1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邵正邓莉何庆丰彭礼飞
关键词:十二指肠钩虫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克隆原核表达
冬、夏季6种经济贝类脂肪酸组成被引量:6
2009年
测定和比较了广东湛江地区6种常见经济贝类冬、夏季19种主要脂肪酸组成,探讨了冬、夏2季气候变化对贝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和相应的脂肪酸营养价值。结果表明,检测的6种海洋贝类冬、夏季总脂含量分别为(0.11±0.01)%~(0.19±0.01)%,(0.15±0.00)%~(0.45±0.04)%;饱和脂肪酸(SFA)分别为35.15%~47.29%,41.96%~45.99%;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分别为9.47%~17.68%,13.62%~18.04%;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为39.35%~48.56%,36.25%~43.15%。通过方差分析,6种贝类冬季SFA、MUFA和PUFA的含量均比夏季高,且具有显著差异;冬季的总脂含量虽然比夏季高,但差异不显著。
元冬娟邵正程小广周克元江黎明
关键词:海洋贝类脂肪酸组成气相色谱-质谱
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分离株在不同环境中的形态观察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棘阿米巴的形态学特点,为探讨棘阿米巴感染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棘阿米巴角膜炎患者的送检材料为实验材料,置入不同条件中培养,观察其在不同的p H值(2、4、6、8、10)、温度(20、25、30、35℃)和加大肠埃希菌的条件下对棘阿米巴形态和活力的影响。结果棘阿米巴在不同的条件下形态呈多样性,酸性环境中以滋养体为主,而在碱性环境易形成包囊。p H=6,温度为25~30℃和加有大肠埃希菌的培养条件时,适合棘阿米巴生长,其中大部分的虫体为活动滋养体,并进行大量的繁殖。结论棘阿米巴在不同条件中存在滋养体和包囊转化过程,这为进一步研究其诊断及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许琴英徐珠锦邵正邓莉
关键词:棘阿米巴滋养体包囊形态学
十二指肠钩虫谷胱甘肽转移酶AduGST-1基因的克隆和重组表达
2012年
目的克隆十二指肠钩虫谷胱甘肽转移酶(GST)AduGST-1基因,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获得重组AduGST-1。方法设计特异引物,以十二肠钩虫成虫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duGST-1基因。将获得的AduGST-1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HF,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HF/AduGST-1。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Ni亲和层析分离纯化重组AduGST-1,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及纯化情况。结果成功扩增到AduGST-1全长编码序列,并登记到GenBank(accession no.JQ812812)。AduGST-1编码序列长度为624bp,编码307个氨基酸残基。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HF/AduGST-1,在BL21(DE3)中表达并纯化了重组AduGST-1。结论首次报道从十二指肠钩虫中分离到GST基因,该基因可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并分离纯化了重组GST蛋白,为进一步研究AduGST-1功能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邵正何庆丰邓莉彭礼飞
关键词:十二指肠钩虫谷胱甘肽转移酶原核表达
十二指肠钩虫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同源物Ad-TIMPL-1基因克隆及其原核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克隆十二指肠钩虫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同源物(TIMPL)Ad-TIMPL-1基因并进行原核表达。方法分别用3’RACE及RT-PCR技术从十二指肠钩虫成虫cDNA中扩增编码Ad-TIMPL-1的cDNA3’末端及5’末端序列;序列经拼接后进行初步生物信息学分析;将Ad-TIMPL-1成熟肽编码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后,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克隆获得了编码Ad-TIMPL-1的全长cDNA序列并登记到GenBank(accession no.EF495071);Ad-TIMPL-1完整阅读框为396bp,编码13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含1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2a/Ad-TIMPL-1,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结论本研究首先从十二指肠钩虫中克隆到了Ad-TIMPL-1基因并进行了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邓莉邵正许琴英胡晶晶彭礼飞
关键词:十二指肠钩虫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克隆原核表达
蒜头抑菌能力的调查研究
2011年
目的:了解湛江市各个菜市场及超市销售蒜头的抑菌能力。方法:制备蒜头提取液,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蒜头提取液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蒜头的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范围分别为8~256μg/mL、8~256μg/mL、16~512μg/mL和4~64μg/mL。MIC的平均值分别为60.5μg/mL,89.5μg/mL、139μg/mL和20.75μg/mL。结论:本地区的蒜头提取液的抑菌能力参差不齐,但都有一定的抑菌能力。
刘军杨锦荣李国明徐珠锦邵正
关键词:最小抑菌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