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邵靓婧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骨髓
  • 4篇遗传学
  • 4篇浆细胞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遗传学诊断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原位杂交
  • 3篇原位
  • 3篇原位杂交
  • 3篇间期
  • 3篇间期荧光原位...
  • 3篇浆细胞病
  • 3篇骨髓瘤
  • 3篇分选
  • 3篇CD138
  • 3篇磁珠
  • 3篇磁珠分选

机构

  • 9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军区疾病...

作者

  • 10篇邵靓婧
  • 8篇翟勇平
  • 7篇梅建刚
  • 6篇曹红琴
  • 6篇李翰卿
  • 2篇于亚平
  • 2篇刘诗静
  • 2篇张美娇
  • 1篇安志明
  • 1篇李锋
  • 1篇王长军
  • 1篇杨小燕
  • 1篇黄丹丹
  • 1篇宋萍
  • 1篇许立
  • 1篇刘海宁
  • 1篇孔德华
  • 1篇周小刚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医药导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机制及检测方法进展被引量:1
2016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的高感染率,是隐匿性HBV感染(OBI)存在的基础。OBI是一种特殊形式的HBV感染,可通过输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方式传播,其与慢性肝病、肝细胞癌及慢性丙型肝炎的发生、发展相关。OBI存在多种发生机制,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OBI的检测方法也较为多样。建立操作简单、敏感、特异的HBV核酸检测方法,可以为实现OBI的快速筛查提供依据,以减少与它相关的潜在威胁。
邵靓婧王长军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流行病学特点
1例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学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embryonal rhabdomyosarcoma,ERMS)骨髓转移后细胞形态学特点,探讨其作为辅助临床分期和治疗的潜在价值。方法:1例前列腺ERMS患者抽取骨髓,行细胞涂片,采用常规瑞氏染色、过氧化物酶染色、糖原染色,对骨髓中ERMS细胞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合其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治疗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讨论。结果:该患者骨髓象示粒、红、巨三系增生明显受抑,瘤细胞占66%,散在或成团分布;胞体大小不一,胞浆量丰富,色深蓝,易见较多空泡,边缘可见瘤状突起;胞核较大,双核及多核可见;核染色质粗糙疏网状,核仁大而明显。细胞化学染色示瘤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糖原染色粗细不等颗粒状阳性。结论:前列腺ERMS通过对患者原发部位病理活检结合相关免疫组化结果可以确诊。当外周血出现至少一系减低或可见幼红、幼粒细胞时应考虑肿瘤骨髓转移的可能,及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细胞形态及化学染色结果符合ERMS细胞特征,从而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邵靓婧曹红琴梅建刚翟勇平李翰卿刘诗静张美娇孔德华
关键词:骨髓转移细胞形态
嗅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临床及形态学特征(附1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ONB)骨髓转移的细胞形态学特征,并复习ONB相关文献。方法:对1例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ONB骨髓转移的患者,行血象、骨髓象和细胞化学染色分析,并对骨髓象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血象可见贫血及血小板减少,外周血涂片见瘤细胞、原粒、幼粒及幼红细胞。骨髓象示瘤细胞增生明显活跃,散在或成团分布,胞体较为均一中等大小,类圆或不规则形;胞浆量中等或丰富,色蓝,有或无少许细小红色颗粒,空泡易见且常近边缘分布,浆边缘易见日珥状突起;胞核深染,圆或类圆形,可见双核及多核,核染色质细致或粗颗粒状均匀分布,核仁模糊或可见,淡蓝色。裸核常见。可见多个瘤细胞聚集并呈放射状环形排列,形成菊形团结构。瘤细胞POX染色全阴性。结论:ONB是罕见的神经源性恶性肿瘤,起病隐匿,当外周血出现至少一系减低或可见幼粒或幼红细胞,应考虑肿瘤骨髓转移的可能性,及时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并确定分期及肿瘤负荷,可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梅建刚曹红琴邵靓婧张美娇翟勇平于亚平
关键词:嗅神经母细胞瘤骨髓转移形态学
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生物学标本资料库的建立和管理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生物学标本资料库,并探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质量控制,以及标本库的信息化管理等相关问题。方法:收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标本及外周血标本。骨髓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后进行磁珠分选浆细胞,分选所得的浆细胞分为2份,1份加适量TRIzol,编号后于-80℃低温冷冻保存用于后续RNA提取。另1份加适量小牛血清细胞冻存液,编号后于-80℃低温冷冻保存用于后续DNA提取;外周血标本分离血清、血浆,编号于-80℃低温冷冻保存。同时建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标本库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专人管理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以便于快速、有效的收集管理、查询及调用标本及临床资料数据。结果:已收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不同时期的浆细胞共244份,血清共564份,血浆1 005份。对所收集标本的临床资料及检查结果整理后归档管理。结论:初步建立了具有一定数量的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生物学标本库,以保存骨髓分选的浆细胞为特色,为今后相关的多发性骨髓瘤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服务平台。
李翰卿梅建刚曹红琴邵靓婧翟勇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标本库分子生物学浆细胞
环维黄杨星D对大鼠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通过观察环维黄杨星D(CVB-D)对心力衰竭(心衰)大鼠心脏功能和心肌形态、结构的影响,探讨CVB-D对心衰的治疗作用。方法结扎SD大鼠冠脉左前降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随机分为5组,另加假手术组。应用超声心动仪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d)、左室后壁收缩期厚度(LVPW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射血分数(EF)、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短轴缩短率(LVSF)、每搏输出量(SV);制作心肌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VB-D中、大剂量组EF、LVSF明显增加(P<0.05或P<0.01),CVB-D小、中剂量组可见SV增加(P<0.05),CVB-D小、中、大剂量组显示CO增加(P<0.05),CVB-D大剂量组显示LVIDs减少,LVPWs增加(P<0.05)。光镜下CVB-D各剂量组使受损心肌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心肌纤维排列逐渐整齐,横纹逐渐明显,轮廓逐渐清晰。透射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发生变化:CVB-D使受损心肌纤维断裂减少,线粒体数量增多、肿胀变性减轻。结论 CVB-D对心衰大鼠心脏收缩、泵血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心肌肌纤维、线粒体的损伤有缓解作用,推测CVB-D对心衰存在一定的治疗作用。
黄丹丹邵靓婧许立
关键词:环维黄杨星D心力衰竭心功能
低分子尿蛋白在评估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损害中的作用被引量:9
2013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低分子尿蛋白诊断多发性骨髓瘤(MM)早期肾脏损害的临床诊断意义。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2年5月初诊的278例MM患者临床资料,按肾脏损害分为3组:肾小球损害组(血肌酐Scr≥2mg/dl)143例;肾小管损害组(Scr<2 mg/dl,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0.5 mg/L,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胺酶(N-acetyl-β-D-aminoglucoamidase,NAG)≥17.8 U/g.cr)114例;无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的正常组21例。对3组间性别、年龄、分型、分期、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尿RBP及尿NAG等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差异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所有患者尿RBP、尿NAG与血尿素氮(BUN)、血Scr、血胱抑素-C(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蛋白、24 h尿轻链的相关性;并分析61例行肾脏活检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评分与低分子尿蛋白的相关性,使用ROC曲线比较尿RBP和尿NAG对MM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效果。结果表明,肾小球损害组尿RBP显著高于肾小管损害组,而尿NAG显著低于肾小管损害组,两组尿RBP和尿NAG显著高于正常组;尿RBP与血Scr、血BUN、血Cys-C、24 h尿蛋白呈正相关,与Ccr呈负相关,而尿NAG与24 h尿蛋白、Ccr呈正相关,与血Cys-C呈负相关;肾小管间质病变与尿RBP显著相关,与尿NAG相关性较弱。结论:尿RBP与肾小管损害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尿NAG相比能更好地反映肾损伤的程度,并且特异性更高。
刘诗静翟勇平于亚平刘海宁李锋宋萍周小刚安志明邵靓婧杨小燕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肾脏损害
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系统性轻链型(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收集初诊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24例和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135例,通过CD138磁珠分选(MACS)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和MM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比较二者细胞遗传学异常差异。分析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FISH异常与血清游离轻链(sFLC)、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血清肌钙蛋白(cTnT和cTnI)及器官累及之间的关系。结果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细胞遗传学异常阳性率为62.5%,其中14q32异位、t(11;14)和+1q21发生率较高,分别为41.7%、37.5%和29.2%。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细胞遗传学异常总阳性率、del(13/13q14)缺失率及并存大于或等于3种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11;14)发生率显著高于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相关检测指标及器官累及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 MACS-FISH可用于检测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系统性AL淀粉样变性患者14q32异位、t(11;14)、+1q21有较高的发生率,t(11;14)发生率显著高于MM患者,而并存大于或等于3种细胞遗传学异常和del(13/13q14)发生率显著低于MM患者。
梅建刚邵靓婧曹红琴李翰卿翟勇平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
CD138磁珠分选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在浆细胞病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梅建刚曹红琴李翰卿邵靓婧翟勇平
CD138磁珠分选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在浆细胞病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梅建刚曾红琴李翰卿邵靓婧翟勇平
CD138磁珠分选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在浆细胞病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CD138磁珠分选(MACS)结合间期荧光原位杂交(I-FISH)技术研究浆细胞病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阐明MACS-FISH在浆细胞病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探讨我国浆细胞病FISH检测标准化的问题。方法:收集初诊浆细胞病患者232例,其中MM 203例,AL淀粉样变性24例,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5例。应用MACS-FISH检测浆细胞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比较染色体核型分析、常规间期FISH(C-FISH)与MACS-FISH细胞遗传学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按骨髓浆细胞比例分组,比较C-FISH与MACS-FISH的检测敏感性。分析C-FISH、MACS-FISH异常阳性细胞率与浆细胞比例的相关性,以及比较C-FISH和MACS-FISH克隆大小的检出差异。结果:MACS-FISH检出MM、AL淀粉样变性、MGUS的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为分别为85.9%、62.5%和60%。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FISH检出MM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0.0%和64.7%,均显著低于MACS-FISH(P<0.001)。MACS-FISH检出14q32异位、del(14q32)、t(11;14)、+17p13和并存2种及≧3种细胞遗传学异常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C-FISH检测结果(P<0.05)。当骨髓浆细胞比例≦5%时,MACS-FISH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C-FISH(P=0.001),且MACS-FISH在不同浆细胞比例分组的阳性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而C-FISH在浆细胞比例≦5%时的阳性检出率显著低于其余3组(P=0.013,P=0.001,P<0.001)。C-FISH组各遗传学异常和MACS-FISH组中+1q21、14q32异位的阳性细胞率与浆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P<0.05)。MACSFISH组各种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克隆大小显著大于C-FISH组(P<0.001)。结论:MACS-FISH可以显著提高浆细胞病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检出率,能更好的反映浆细胞病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发生情况及其克隆大小。MACS-FISH可推荐作为国内浆细胞病遗传学诊断的标准方法,用于MM和SMM的危险分层,以及MGUS、AL淀粉样变性的遗传学诊断和研究。
梅建刚李翰卿曹红琴邵靓婧翟勇平
关键词:浆细胞病磁珠分选荧光原位杂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