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榕凯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圆环病毒
  • 2篇猪圆环病毒
  • 2篇猪圆环病毒2...
  • 2篇干扰素
  • 2篇Α干扰素
  • 2篇病毒
  • 1篇感染性克隆
  • 1篇Α-干扰素
  • 1篇PK
  • 1篇PK-15细...
  • 1篇SYBR
  • 1篇JAK
  • 1篇I

机构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3篇邹榕凯
  • 2篇丛晓燕
  • 2篇时建立
  • 2篇吴家强
  • 2篇杜以军
  • 2篇王金宝
  • 2篇孙文博
  • 2篇李俊
  • 2篇柳晓
  • 1篇孙玉霞
  • 1篇李谦
  • 1篇钟辉

传媒

  • 2篇家畜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PK-15细胞α干扰素效应因子q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初步应用
2013年
为建立一种用SYBR Green I荧光染料检测PK-15细胞α干扰素(α-IFN)效应因子Mx1、OAS的mRNA表达水平的qPCR检测方法,通过在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抑制α-IFN发挥效应的信号通路中进行初步应用。根据GenBank中目的基因的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Premier 5.0在其保守区设计并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利用TRIzol法提取总RNA,经Oligo d(T)15进行反转录,利用PCR扩增各段目的基因,并克隆至pMD 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 5α,经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作为标准品模板建立SYBR Green I q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并进行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根据建立的实时qPCR方法,检测PCV2对α-IFN效应因子的抑制效果。对建立的PK-15细胞α-IFN效应因子SYBR Green I q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Mx1、OAS和内参β-actin基因的Ct值与标准品稀释度在1×101~1×108 copies/μL的范围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PK-15细胞在接种PCV2,并受到α-IFN刺激后Mx1、OAS的相对表达量较未接种PCV2明显降低。本试验建立了PK-15细胞α-IFN效应因子的qPCR检测方法,为在mRNA水平上对PK-15细胞α-IFN效应因子的定量分析奠定了基础,并成功地初步应用于PCV2抑制α-IFN发挥效应的信号通路研究中。
邹榕凯李俊时建立柳晓丛晓燕孙文博杜以军吴家强王金宝
关键词:SYBRI猪圆环病毒2型PK-15细胞Α-干扰素
PK--15细胞α干扰素效应因子检测方法建立及在JAK--STAT信号通路机制探讨中的应用
邹榕凯
文献传递
PCV2a和PCV2b感染性克隆的体外拯救
2012年
研究旨在获得PCV2a和PCV2b的拯救毒株。对筛选得到的PCV2a和PCV2b感染性克隆分别进行酶切,使酶切得到的全长基因组DNA自身环化并分别转染PK15细胞。经IFA和PCR验证,确认成功拯救出两亚型PCV2病毒。病毒传至第9代时对PCV2a和PCV2b的毒价分别进行测定,结果显示PCV2a的毒价为103.5 TCID50/mL,PCV2b的毒价为104.6 TCID50/mL。本试验为分型特异性序列与病毒致病力相关性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柳晓钟辉孙玉霞李谦邹榕凯李俊时建立丛晓燕孙文博杜以军吴家强王金宝
关键词:猪圆环病毒2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