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玉柱

作品数:23 被引量:324H指数:10
供职机构: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7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7篇煤层气
  • 5篇地质
  • 5篇盆地
  • 5篇
  • 4篇吐哈盆地
  • 4篇煤层
  • 3篇低变质煤
  • 3篇生气
  • 3篇煤田
  • 2篇地质条件
  • 2篇煤层气成藏
  • 2篇煤层气资源
  • 2篇煤储层
  • 2篇淮南煤田
  • 2篇成藏
  • 2篇储层
  • 1篇低阶煤
  • 1篇低煤阶
  • 1篇地层
  • 1篇地质勘探

机构

  • 22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国投新集能源...
  • 1篇焦作矿务局
  • 1篇淮北矿务集团...

作者

  • 23篇郑玉柱
  • 7篇董敏涛
  • 7篇张新民
  • 5篇张培河
  • 5篇李建武
  • 4篇王绳祖
  • 3篇员争荣
  • 3篇张泓
  • 3篇雷崇利
  • 3篇张慧
  • 3篇韩宝山
  • 3篇李贵红
  • 2篇晋香兰
  • 2篇武彩英
  • 2篇席先武
  • 2篇钟玲文
  • 2篇宋生印
  • 1篇葛维宁
  • 1篇王争鸣
  • 1篇王明镇

传媒

  • 10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煤炭学报
  • 2篇中国煤炭学会...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21世纪中国...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中国煤炭资源...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4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潜力被引量:23
2007年
煤层气原地资源量和技术可采资源量的计算结果,可为国家制定煤层气开发战略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为煤层气开发的相关部门或单位提供参考依据,对推动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我国褐煤分布区的煤层气资源量的计算,弥补了我国长期缺少褐煤煤层气资源量的缺陷,使我国煤层气资源量数据更加完整,我国陆上煤层埋深2 000 m以浅的煤层气原地资源量为32.86×1012m3,其中,褐煤主要分布区为1.40×1012m3,非褐煤地区为31.46×1012m3。利用已建立的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评价方法体系,并基于目前的开发技术,对我国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为13.90×1012m3,占原地资源量的42%。
张新民赵靖舟张培河郑玉柱李建武韩保山王明镇林大扬董敏涛
关键词:煤层气资源预测
淮南煤田煤层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机制与地质模型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淮南煤田由次生生物成因和热成因气组成的混合型煤层气藏,受各种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和控制。本文通过热流场和地温场、古构造应力场和原地应力场以及地下水动力场的系统分析,探讨了煤层气成藏动力学系统的形成机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成藏地质模型。淮南煤田的煤层气藏虽然属向斜式(或盆心)聚气模型,但是,该模型强调,作为附加气源的次生生物气的补充,成藏动力学系统演化、构造样式和能量场的耦合关系,是混合型煤层气富集成藏的主因。
张泓王绳祖彭格林晋香兰李贵红郑玉柱李玉林
关键词:煤层气成藏动力学淮南煤田
中外低煤阶盆地煤层气成藏及资源开发潜力对比分析——以中国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为例被引量:13
2003年
从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的沉积、地层、成煤、构造等背景出发 ,结合两盆地煤层气勘探所取得的煤储层资料 ,对比分析了低煤阶盆地煤层气成藏及资源开发潜力。分析表明 ,吐哈盆地和保德河盆地虽然分属于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 ,盆地演化不同 ,但其含煤性相似 ,特别是同属低变质的褐煤—亚烟煤类 ,含煤性较好 ,沉积、水文地质条件近似 ,因而盆地煤层气成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美国保德河等低变质煤盆地煤层气商业性开发成功的事实说明 ,对于低变质煤盆地 ,即使气含量较低 ,但只要成藏条件合适 。
员争荣韩玉芹李建武郑玉柱董敏涛
关键词:煤层气低阶煤盆地
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其未知区煤层气含量的预测方法
通过对有代表性煤样的副样进行不同温度等温吸附试验,在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前对煤样进行平衡水分处理,使煤样的水分含量接近原地煤的水分含量.研究发现在等压条件下,煤吸附甲烷量随着温度增加呈线性减少,相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煤样吸...
钟玲文郑玉柱员争荣雷崇利张慧
文献传递
煤在温度和压力综合影响下的吸附性能及气含量预测被引量:115
2002年
通过对有代表性煤样的副样进行不同温度等温吸附试验,在进行等温吸附实验前对煤样进行平衡水分处理,使煤样的水分含量接近原地煤的水分含量.研究发现,在等压条件下,煤吸附甲烷量随着温度的增加呈线性减少,相同温度,不同压力、不同煤样吸附量的减少量不相同.在温度和压力的综合作用下,在较低温度和压力区,压力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增加煤吸附甲烷量增大;在较高温度和压力区,温度对煤吸附能力的影响大于压力的影响,煤吸附甲烷量减少;煤变质不同,吸附量增大到吸附量减少的转折点不相同.建立了接近原地煤层气储集条件(包括温度、压力、水分、灰分、煤变质)综合影响下煤层气含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已被全国煤层气资源量计算应用.
钟玲文郑玉柱员争荣雷崇利张慧
关键词:温度煤层气温度水分灰分
煤与煤层气联合勘探及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
煤层气与煤炭资源同步勘探主要包括:综合勘查方法、报告编制和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评价等3方面的工作内容。煤层气技术可采资源量预测方法是煤层气富气区分析法,即以煤层气富气区为基本地质单元,定量评价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性。
张新民郑玉柱
关键词:地质勘探可采储量
地质条件量化预测技术及处理系统
王绳祖张孝文赵存明郑玉柱雷崇利赵宗沛
该成果及时查明采煤层的开采地质条件是实现煤炭高产高效的重要环节。它针对缓倾斜煤层条件下小断层发育程度的量化预测问题,开展预测技术及已有地质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的开发研究。主要成果有:在预测方法和原理方面,首次综合利用了构造...
关键词:
关键词:地质条件
关于中国煤层气资源分布区划的初步认识
从对煤层气的保存、含气性和可采性控制作用出发,按照板块构造观点,结合煤田地质特征,将中国煤层气区划为4个煤层气大区、10个含气区、59个含气带.不同的区划单元,其煤层气资源潜力、煤储层特征以及勘探开发活动各具特色.
张新民郑玉柱武彩英庄军
关键词:煤层气资源资源分布
文献传递
吐哈盆地煤的生气能力探讨
分析了吐哈盆地含煤地层有机质的成烃机理和模式,根据热模拟试验结果及吐哈盆地煤的物质组成特点,估算了吐哈盆地煤的生气量。研究表明,吐哈盆地侏罗系煤层的演化程度虽然只达褐煤、长焰煤或气煤阶段,各煤层的生气作用均处于未成熟或低...
郑玉柱李建武董敏涛
关键词:吐哈盆地低变质煤
文献传递
铁法盆地煤变质作用及煤层气生成特征被引量:12
1999年
对铁法盆地的地质背景、煤系上覆地层和埋藏史、岩浆活动、煤体结构、煤阶分布、煤变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铁法盆地的煤变质以浅成岩浆热变质作用为主;煤层热解气生成的时间、条件和方式受煤变质过程控制;
张慧郑玉柱席先武
关键词:煤化作用煤层气岩浆侵入铁法盆地煤变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