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其材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义乌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2篇低剂量
  • 2篇血管
  • 2篇造影
  • 2篇三维重建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螺旋CT
  • 2篇螺旋计算机
  • 2篇X线
  • 2篇64排螺旋
  • 2篇64排螺旋C...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对比剂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多平面重组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脏

机构

  • 10篇义乌市中心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金其材
  • 5篇吴国森
  • 3篇王向明
  • 2篇黄洪斌
  • 2篇陈红卫
  • 2篇王冬芳
  • 2篇赵全明
  • 1篇毛建荣
  • 1篇季向荣
  • 1篇徐萍萍
  • 1篇朱艳丽
  • 1篇鲍丰
  • 1篇张新菊
  • 1篇唐咏梅
  • 1篇陈庆华
  • 1篇楼正才
  • 1篇傅婷
  • 1篇王振强
  • 1篇张薇

传媒

  • 2篇浙江创伤外科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4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6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对茎突综合征的评价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VR)对茎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39例临床诊断茎突综合征的患者行16层螺旋CT三维容积重建,观察茎突形态及走行并测量其长度和方位角。结果39例患者共48侧,其中茎突长度>30 mm 25侧(52.1%);茎突内倾斜角>25°13侧(27.1%);前倾斜角>25°5侧(10.4%);分节型茎突17侧(35.4%);末端弯曲6侧(12.5%),颈动脉抵触茎突6侧。结论16层CT三维容积重建能清晰显示茎突长度、形态及方位角,血管造影可明确茎突与茎突周围血管的空间关系。
张新菊楼正才金其材
关键词:茎突茎突综合征血管造影术X线计算机
胃癌螺旋CT强化与微血管密度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探讨术前胃癌螺旋CT强化与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的关系,评价螺旋CT增强扫描对胃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7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术前行CT增强扫描,术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D105标记的血管密度,探讨其表达的关系及不同临床特征的意义。结果:螺旋CT分期与TNM临床分期完全符合率为84.28%,不同浸润深度、不同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比较中,螺旋CT扫描的强化值与血管密度的表达差异显著,且胃癌中螺旋CT扫描的强化值及血管密度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胃癌患者术前行螺旋CT强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能对早期判断患者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吴国森唐咏梅王向明金其材
关键词:胃癌CD105血管生成微血管密度
多排螺旋CT检查在闭孔疝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被引量:4
2010年
闭孔疝非常少见,大约占所有腹外疝的0.05%~1.4%。临床上闭孔疝通常表现为肠梗阻症状,但由于其症状和体征常常缺乏特征性,术前确诊非常困难,往往在剖腹探查时才能确诊,以致延误治疗,使得其病死率高达10%~50%。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发现对于伴有慢性疾病的不明原因肠梗阻老年患者及时作CT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闭孔疝。
王向明陈庆华吴国森毛建荣王冬芳金其材
关键词:螺旋CT检查闭孔疝肠梗阻症状术前确诊剖腹探查
螺旋CT三维重组与多平面重组在诊断腕舟状骨骨折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SCT)三维重组(3D)与多平面重组(MPR)在腕舟状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7例腕舟状骨骨折患者经腕关节常规X线检查后,采用16层SCT进行腕关节的多层面扫描,在工作站上作3D及MPR影像后处理,就X线平片与16层SCT影像进行比较及综合分析。结果X线平片漏诊1例结节部骨折和2例不完全性腰部骨折,2例完全性腰部骨折误诊为不完全性腰部骨折,此5例平片漏误诊的骨折均为16层SCT予以确诊。讨论16层SCT能够显示X线平片难以诊断的腕舟状骨隐匿性骨折;3D和MPR成像技术十分有利于观察腕舟状骨骨折的形态变化及移位情况,是16层SCT横轴位扫描的重要补充,同时也有利于手术方案的拟定。
吴国森黄洪斌陈红卫金其材
关键词:舟骨骨折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多平面重组
CT三维重建在骨不连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09年
骨不连是骨折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治疗比较为棘手,其早期诊断困难,X线片和二维CT扫描很难拿而客观地显示骨折愈合情况。目前,CT三维重建在骨不连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尚缺少系统和全面的评价。我院自2006年起应用CT三维重建早期诊断骨不连,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黄洪斌鲍丰季向荣王向明金其材
关键词:骨折不愈合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心脏磁共振对比剂灌注及延迟增强对早期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对比剂灌注及延迟增强对早期心肌缺血的检出及价值。方法选取义乌市中心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CAG)显示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行CMR对比剂首过心肌灌注及延迟增强检查。统计分析CMR对比剂正常灌注节段组与低灌注节段组的对比剂到达时间(t_(0))、累积信号强度(ASI)、相对峰值强化率(SI%)、信号增强最大强度(SIp)及最大曲线上升斜率Slope(α)等指标。评估CMR对比剂灌注与CAG诊断早期心肌缺血的价值,分析CMR对比剂灌注延迟扫描强化区与无强化区的信号强度值。结果正常灌注节段与低灌注节段ASI、SI%、SIp和Slope(α)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62、10.65、8.67、6.93,均P<0.05)。CMR对比剂灌注检出早期心肌缺血病变血管检出率[50.42%(120/238)]与CAG的检出率[51.68%(123/2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P=0.163)。CMR对比剂灌注与CAG两种方法在检出早期心肌缺血病变血管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1,P<0.001,r=0.71)。延迟增强节段信号值(598.43±40.19)显著高于无延迟增强节段(298.64±70.58)(t=19.85,P=0.001)。结论CMR对比剂灌注可有效评估早期心肌缺血程度和病变血管部位,延迟增强可确定早期心肌缺血部位和面积,能客观反映心肌缺血程度。
张薇王冬芳赵国胜朱艳丽徐萍萍傅婷王振强金其材
关键词:心肌缺血灌注成像对比剂图像增强冠状动脉造影
低剂量CT平扫在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比较B超联合腹部X线平片(KUB)、低剂量CT平扫在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旨在寻求敏感、特异、安全的临床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急性肾绞痛患者92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46例。在 B超检查的基础上,A组予以 KUB检查,B组使用64层螺旋CT机行输尿管全程连续低剂量扫描,综合判断出具报告。对所有患者均予以随访,直至发现或排出结石。若随访3个月内仍未见结石,亦结束随访,计为结石阴性。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结果 A组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的敏感度为75.61%,特异度为100%;B组敏感度为95.45%,特异度为100%。 B组敏感度高于A组(χ2=5.37,P〈0.05);A、B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P〉0.05)。结论低剂量CT平扫可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结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具有方便、快捷、不需做肠道准备、不增加患者痛苦、可达到定位和定性诊断的目的等优点,优于B超联合KUB等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
吴国森金其材
关键词:急性肾绞痛尿路结石CT平扫腹部X线平片
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诊治作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诊治指导作用,为临床诊治提供更有效的检查手段。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医院收治的92例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患者,对92例患者分别采用X线摄片和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进行诊断,将手术结果与检查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诊断正确率及分型符合率,关节面塌陷和交叉韧带、半月板、侧副韧带等软性结构损伤的诊断情况。结果CT三维重建检查诊断胫骨后侧平台骨折检出率、诊断正确率均高于X线检测,X线检查漏诊率、可疑率均高于CT三维重建检查,两种检测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三维重建分型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CT三维重建诊断关节面塌陷率、软性结构损伤率显著高于X线,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可立体直观的显示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形态,准确提供了骨折分型,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诊治提供了指导作用。
吴国森陈红卫金其材
关键词:螺旋CTX线摄片诊治
腰椎64排螺旋CT不同采集模式的剂量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比较腰椎64排螺旋CT在三种采集模式设置下的扫描剂量大小,确定腰椎64排螺旋CT的最佳采集模式。方法以水模模拟人体腰椎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设定3组采集模式:A组(128×0.625)mm、B组(48×0.625)mm、C组(40×0.625)mm。每组采集模式对水模进行40次CT扫描,记录每次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计算其剂量长度乘积和有效剂量,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多个均数比较。结果三组容积剂量指数、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的比较均为A组(128×0.625 mm)>B组(48×0.625 mm)>C组(40×0.625 mm);C组有效剂量比A和B组平均容积剂量的分别降低17.45%、10.32%。结论腰椎64排MDCT检查时以40×0.625 mm模式进行扫描辐射剂量最小。
金其材赵全明
关键词:CT剂量指数
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在跟骨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使用64排螺旋CT对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低剂量检查,评价低剂量64排螺旋CT检查在跟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8月于义乌市中心医院骨科就诊的8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配到常规剂量组、低kV组和低mA组以及低剂量组进行64排螺旋CT检查,每组各20例。记录平均容积剂量指数和扫描长度,计算有效剂量,并对图像进行成像质量评分。结果四组间有效剂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0.053,P〈0.05),常规剂量组、低kV组、低mA组的有效剂量值高于低剂量组,可认为低剂量组的检查辐射剂量低于其他三组;各组问图像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24、0.0396、0.0431、0.0387,P〉0.05),可以认为四组的成像质量没有差别。结论以低剂量进行跟骨骨折的64排螺旋CT检查是可行的,在保证了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了检查剂量。
金其材赵全明
关键词:跟骨骨折64排螺旋CT低剂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