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亮

作品数:10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右美托咪啶
  • 3篇重症
  • 2篇休克
  • 2篇血清
  • 2篇重症医学
  • 2篇灌注
  • 2篇插管
  • 1篇淀粉酶
  • 1篇淀粉酶升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心排血量
  • 1篇心血管反应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休克大鼠
  • 1篇血淀粉酶
  • 1篇血管反应
  • 1篇血量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黑龙江省医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9篇陈亮
  • 4篇何志捷
  • 3篇张蓉
  • 3篇王吉文
  • 2篇邹子俊
  • 2篇苗利萍
  • 2篇李伟超
  • 2篇周明根
  • 1篇胡森
  • 1篇徐凤琴
  • 1篇李玉娟
  • 1篇袁衡新
  • 1篇张昆
  • 1篇喻文
  • 1篇刘锐
  • 1篇常建星
  • 1篇曾静贤
  • 1篇丘宇茹
  • 1篇夏淑轩
  • 1篇周林

传媒

  • 3篇岭南急诊医学...
  • 3篇岭南现代临床...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右美托咪啶预防全麻气管插管和拔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美托咪啶组(D组),每组15例。D组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 ug/kg,15 min泵注完;C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诱导用药均为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3μ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2 mg/kg。记录并比较下列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①注药前(基础值),DEX或生理盐水输注后5、10、15min;②插管前1 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③拔管前5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min。记录两组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情况。结果D组注药后10、15、插管前1 min的HR较基础值下降(P<0.05)。D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 min、拔管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C组(P<0.05)。注药后15 min至拔管后各时间点D组患者的RPP均低于C组(P<0.05)。D组在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
张蓉李玉娟陈亮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气管插管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
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45%血容量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流动力学和组织灌注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研究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对45%血容量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血流动力学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胃造瘘置管和股动静脉插管处理,然后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休克不复苏组(NR组,n=20),休克口服丙酮酸盐糖液组(PGES组,n=20)和休克口服碳酸氢盐糖液组(BGES组,n=20)。以上3组按全身血容量的45%放血处理,每次5 min,间隔15 min。另选择10只大鼠在手术后不放血进行对照研究(NH组,n=10)。PGES组与BGES组于失血休克后0.5 h经胃造瘘管输入2倍失血量的丙酮酸盐糖液与碳酸氢盐糖液。在失血前、失血后即刻及失血后1、2、4 h各时间点测定各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及肝、肾、肠黏膜血流量相关指标,同时观察分析其失血后24 h内生存情况。对各数据进行F检验、t检验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生存率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NH组24 h内大鼠的存活率为100%,NR组、BGES组和PGES组失血后24 h大鼠的生存率分别为4.2%、20.8%和45.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观察发现各组失血性休克大鼠MAP及肝、肾、肠黏膜血流量在失血之后就开始进行性降低;NR组大鼠失血后1 h,MAP有一定幅度地上升,随后持续降低直至死亡;实验结果表明,和NR组相比,BGES组和PGES组大鼠失血后各时间点的MAP及各脏器血流量均有一定幅度的回升,且后者的回升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结论口服丙酮酸盐糖液可显著改善45%血容量失血性休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及器官灌注指标,且效果优于碳酸氢盐糖液。丙酮酸盐糖口服液复苏可能对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作用。
喻文王吉文陈亮胡森何志捷刘锐
关键词:补液疗法血流动力学组织灌注
带闭环控制的双泵复苏术对心脏骤停猪升主动脉压和冠脉灌注压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提出一种带闭环控制的改良的以胸骨按压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并验证该复苏方法对心脏骤停家猪升主动脉压和冠脉灌注压的影响。方法:8头健康实验猪通过右心室起搏导管电极诱颤,室颤后6 min内无任何干预,6 min后开始进行心肺复苏。比较辅以带闭环控制的增强型体外反搏和吸气阻力阀的主动按压放松心肺复苏术(AEI-CPR)和胸骨按压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ED-CPR),并记录复苏过程中升主动脉压(PAO)、右房压(PRA)、冠脉灌注压(CPP)等指标。结果:与ED-CPR相比,AEI-CPR可使主动脉收缩压最大值提高到(103.83±5.87)mm Hg(P<0.05);冠脉灌注压最大值提高到(75.92±10.70)mm Hg(P<0.01)。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带闭环控制的改良的以胸骨按压为主体的双泵复苏术能提高升主动脉收缩压及冠脉灌注压,复苏效果好,明显提高心肌灌注。
陈亮郑煜凯郑胜才袁衡新何志捷
关键词:冠脉灌注压闭环控制
右美托咪啶抑制患者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反应的临床剂量探讨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测定右美托咪啶抑制患者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全身麻醉、预计存在困难气道的20例患者,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38~65岁,体重45~70kg;右美托咪啶持续静脉输注10min后,用1%丁卡因对舌根部、咽喉部及声门上进行表面麻醉,2%利多卡因2mL经环甲膜穿刺行气管表面麻醉,然后行经鼻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右美托咪啶的给药剂量按序贯法确定,相邻剂量之间的比率为1.2。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计算右美托咪啶抑制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反应的ED50及其95%可信区间,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分析ED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右美托咪啶抑制患者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反应的ED50为0.74μg/kg,其95%可信区间为0.68μg/kg~0.82μg/kg。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74μg/kg,可以为50%的已行气道表面麻醉的患者在清醒纤维支气管镜插管过程中提供满意的气管插管条件,且无气管插管反应发生。
苗利萍张蓉曾静贤夏淑轩陈亮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清醒镇静插管法气管内剂量效应关系
右美托咪啶辅助下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
2015年
目的:测定右美托咪啶辅助下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方法:择期宫腔镜手术患者20例,ASAⅠ~Ⅱ级,右美托咪啶0.6μg/kg剂量持续静脉输注10 min后,异丙酚靶控输注,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即开始手术,手术结束时停药。异丙酚的靶控浓度按序贯法确定,初始的靶控浓度定为4.5μg/ml,靶控浓度变化幅度定为0.5μg/ml。采用改良Dixon序贯法计算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概率单位转换分析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右美托咪啶辅助下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为3.97μg/ml,其95%可信区间为(3.68~4.28)μg/ml。结论:利用序贯法测定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6μg/kg后异丙酚靶控输注抑制宫腔镜手术扩宫反应的EC50为3.97μg/ml。
张蓉张昆苗利萍陈亮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异丙酚靶控输注宫腔镜手术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药性变化分析
2015年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及其耐药性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及院内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重症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药敏结果。结果:共分离出肺炎克雷伯菌404株,肺炎克雷伯菌占所有病原菌比例,2012年7.8%,2013年8.1%,2014年8.3%,呈增加趋势。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比例最高达38.04%,其对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头孢唑啉的耐药率高达97.2%、98.1%、98.9%,接近100%。结论:重症医学科的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仍较重,耐药率高,耐药谱广,治疗难度大,需继续加强病区环境消毒,防治交叉感染,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李伟超陈亮徐凤琴周明根邹子俊何志捷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
ICU术后患者血清淀粉酶升高的临床意义分析
2016年
目的了解ICU术后患者的血淀粉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选标准的395例ICU术后患者,观察患者的基础病、手术部位、血和尿淀粉、血脂肪酶、胰腺影像变化,比较血淀粉酶升高患者的变化。结果 ICU术后43.3%患者血淀粉酶升高,1-3天开始升高,2-3天达高峰,多数升高1-2倍,持续1-3天,伴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影像改变和诊断胰腺炎分别为5.3%、7.6%、1.8%和1.8%,糖尿病患者升高率显著性降低(P〈0.05),上腹部、颅脑、颈部手术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 43.3%的ICU术后患者血淀粉酶3天内升高,以上腹部手术、颅脑和颈部发生率最高,伴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但很少伴尿淀粉酶、血脂肪酶升高,极少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王吉文丘宇茹陈亮黄丹常建星
关键词:术后监测血淀粉酶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与APACHEⅡ评分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死)在急性胰腺炎病情程度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55例,根据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并根据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对病情程度进行分析,并于接诊第24 h和48 h检测患者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发病后IL-6、IL-10和TNF-α水平即升高,其中24 h时MODS组IL-6和TNF-α高水平即明显高于非MODS组,48小时IL-10亦明显升高,与非MOD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20分组IL-6、IL-10和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APACHEⅡ10-19分组,而APACHEⅡ10-19分组又明显高于APACHEⅡ<10分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伴有明显的细胞因子反应,检测血清IL-6、IL-10和TNF-α水平有助于判断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严重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谢伟武朱文彪崔志新陈亮
关键词: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
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 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治疗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血清学指标变化及预后相关性的分析评估。方法 选取2012-05~2016-03收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PiCCO监测为指导的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集束化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单纯传统EGDT集束化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监测指标的变化差异,同时将PiCCO监测及相关血清学指标与死亡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经过72 h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血清Cys C及β2-MG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患者下降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氧合指数和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在72 h后复苏液体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28 d,治疗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且脓毒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C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血清Cys C及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VI)、体外循环阻力指数(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VLWI、PVPI、血清Cys C及β2-MG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r=0.752、0.818、0.729、0.804,P均〈0.05),而CI与病死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273,P<0.05)。结论 PiCCO监测下指导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同时PiCCO监测及血清学相关指标对判断早期感染性休克的预后及转归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周林王吉文陈亮周明根邹子俊李伟超何志捷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血清学指标预后相关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