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曙光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治...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脑梗死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绞痛
  • 1篇心律
  • 1篇心律失常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假血友...
  • 1篇血管性假血友...
  • 1篇血浆

机构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作者

  • 5篇陈曙光
  • 3篇刘先进
  • 3篇徐迎春
  • 3篇李结华
  • 3篇唐海沁
  • 2篇陈洁霞
  • 1篇胡立群
  • 1篇柯道正
  • 1篇张勇
  • 1篇孙彤

传媒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临床中老年保...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3
  • 1篇199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高龄老年人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分析高龄老年人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治疗。方法12例高龄老年患者,年龄80~96岁。心律失常类型分别为快-慢综合征6例,Ⅱ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2例。安置起搏器类型:DDDR 1例,DDD 5例,VVIR 4例,VVI 2例。结果(1)高龄老年患者心内膜阻抗增高。12例高龄老年患者心内膜阻抗870~1460Ω。(2)3例85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术后1周后活动上肢导致起搏器囊袋内出血皮下血肿,发现后局部压迫和上肢制动,均自行吸收痊愈。(3)4例发生术中恶性心律失常。结论高龄老年人由于生理性衰老变化,在安置心脏永久起搏器的过程中及术后易发生手术并发症,临床治疗中应加以重视。
唐海沁张勇李结华徐迎春陈曙光柯道正陈洁霞刘先进孙彤
关键词:心律失常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疗效。方法 低分子肝素 0 4ml,每天 2次 ,皮下注射 ,连用 7~ 10d。结果  30例UAP患者总有效率为 90 0 0 % ,心电图改善 6 6 6 7%。可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减少心电图上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简单 ,安全可靠 ,疗效满意。
陈曙光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内科治疗腹主动脉骑跨栓一例
2009年
患者女,81岁,因反复心慌黑嚎发作1年余,抽搐发作2次入院。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患者因反复黑噱及抽搐发作2次住外院,住院期间心房颤动(房颤)发作时心室率达160次/min,房颤转为窦性心率时出现长RR间期达6s,考虑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阵发性房颤”,于8月1日到我科准备行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该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多发性脑梗死和高脂血症病史。
陈洁霞唐海沁李结华刘先进陈曙光徐迎春
关键词:内科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抽搐发作心房颤动多发性脑梗死长RR间期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D-二聚体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通过观察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中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F)及D二聚体 (D D)的变化 ,探讨其与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病患者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量 5 8例EH患者 (EH组 )和 2 0例正常者 (对照组 )外周血浆中VWF、D D水平变化。并对不同分级或分层的EH患者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2级、3级高血压或中危、高危、极高危EH患者血浆VWF、D D水平与对照组、1级或低危EH患者比较明显升高 (P <0 0 5 ,P <0 0 1)。而 1级或低危EH患者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升高 (P >0 0 5 )。结论 VWF、D
李结华唐海沁刘先进徐迎春陈曙光
关键词: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D二聚体酶联免疫吸附法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静脉溶栓以及延迟用药的疗效。方法对36例AMI患者,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检查治疗后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开放率。结果24例AMI患者发病后6h内溶栓,冠状动脉开放率为70.83%。12例发病后6~12h时溶栓,冠脉开放率为33.33%。
胡立群陈曙光
关键词:纤溶酶原激活物心肌梗塞RT-PA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