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曙光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3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荨麻
  • 5篇荨麻疹
  • 4篇细胞
  • 3篇树突
  • 3篇树突状
  • 3篇树突状细胞
  • 3篇疗效
  • 3篇慢性
  • 2篇血清
  • 2篇盐酸非索非那...
  • 2篇盐酸非索非那...
  • 2篇炎症
  • 2篇阳性
  • 2篇人外周血
  • 2篇受体
  • 2篇皮肤
  • 2篇皮肤试验
  • 2篇亲和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治疗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作者

  • 11篇陈曙光
  • 10篇宋志强
  • 8篇郝飞
  • 5篇钟华
  • 5篇邓小蓉
  • 4篇黄秀英
  • 3篇牛军
  • 2篇徐静
  • 2篇罗娜
  • 2篇周晓芳
  • 2篇翟志芳
  • 1篇王欢
  • 1篇冯林
  • 1篇游弋
  • 1篇程良金
  • 1篇陈盛
  • 1篇罗则佳
  • 1篇钟白玉
  • 1篇向明明
  • 1篇何念海

传媒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自体全血注射治疗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自体全血注射治疗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在临床病史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及ASST;选择ASST阳性且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100例患者...
宋志强陈曙光翟志芳钟华郝飞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朗格汉斯细胞和表皮炎症样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表型分析
邓小蓉宋志强牛军陈曙光郝飞
Allergen specific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topic dermatitis:effect on serum determinants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邓小蓉钟华宋志强陈曙光郝飞
自体全血注射治疗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评价自体全血注射治疗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的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在临床病史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及ASST;选择ASST阳性且常见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阴性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规则口服氯雷他定片,并尝试逐渐减量至可控制症状的最小服药量;治疗组同时接受每周1次的自体全血注射治疗,连续治疗12周。在治疗后的第3和6个月评价所有患者荨麻疹疾病活动程度(UAS)、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和每月抗组胺药物总服用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治疗前后UAS、DLQI、累计抗组胺药物总量以及治疗前后ASST诱导的风团/红晕直径行t检验,组间疗效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基线)和治疗后第3个月、第6个月时的UAS分别为5.73±0.51、1.57±1.42、0.69±0.92;对照组分别5.32±0.79、3.65±1.53、2.65±1.61,经秩和检验,两组在治疗前U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线相比较,治疗后第3和第6个月,两组UAS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S改善程度分别为69%和35%;治疗6个月后分别为81%和53%,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抗组胺药物平均月需量(第3个月平均8.63片,第6个月平均3.83片)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分别为16.85片和15.27片)。结论自体全血注射联合抗组胺药治疗可有效改善ASST阳性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UAS和DLQI,且可显著减少患者对抗组胺药物的总需求量。
陈曙光翟志芳宋志强冯林黄秀英周晓芳游弋钟华王欢程良金向明明郝飞
关键词:荨麻疹皮肤试验自体血清
莱菔硫烷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莱菔硫烷(SFN)对乳鼠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SFN低剂量组(10μmol/L)、SFN高剂量组(30μmol/L)。建立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模型,予以SFN干预6h后,AnnexinV荧光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核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 SFN减少缺血缺氧心肌细胞的凋亡,减少LDH释放,降低MDA水平,增加SOD水平,心肌细胞NF-κB蛋白表达下降,SFN高剂量组则更明显。结论 SFN对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抑制NF-κB生成有关。
罗则佳陈盛何念海陈曙光
关键词:肌细胞心脏缺血缺氧莱菔硫烷
盐酸非索非那定片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宋志强罗娜陈曙光徐静黄秀英
不同亚型慢性荨麻疹嗜碱性粒细胞CD63的表达分析
目的 探究不同类型慢性荨麻疹(CU)患者外周血中嗜碱性粒细胞上CD63 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和阴性血清刺激的反应.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以CD123 和HLA-DR 联合设门,对64 例慢性荨麻...
宋志强徐静陈曙光黄秀英周晓芳郝飞
特异性免疫治疗对特应性皮炎的长期疗效评价
宋志强邓小蓉陈曙光钟华钟白玉郝飞
脐血CD34^+干细胞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的表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建立脐血CD34+干细胞体外诱导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体系,并观察IgE受体和Toll样受体的表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无菌条件下常规采集脐血,采用梯度离心试剂和全自动磁性活化细胞分选仪(autoMACS)分离CD34+肝细胞并培养,每4天半量更换含有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TGF-β的培养基,隔日加入1 ng/ml的人骨髓瘤IgE(myeloma IgE,mIgE)。于培养不同时段收获细胞,利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对诱导细胞亚群检测CD1a、CD14、Langerin、FcεRⅠ、FcεRⅡ和TLR的表达。结果体外诱导培养4 d后可观察到典型的树突状细胞,不同质量浓度的TGF-β可影响细胞Langerin、FcεRⅠ和TLR2的表达;Langerin的表达主要限于CD1a+和CD14C+D1a+(DP)细胞亚群,FcεRⅠ和TLR2在不同的细胞亚群均有表达,以CD14+、DP和CD1a+细胞亚群中表达水平较高,不同类型的细胞群不同程度地表达CD1a、Langerin、FcεRⅠ、FcεRⅡ和TLR2。结论利用GM-CSF、TGF-β和mIgE可诱导脐血CD34+干细胞分化为表达FcεRⅠ和TLR2受体的DC,TGF可调节2种受体表达水平。
宋志强钟华牛军陈曙光邓小蓉郝飞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高亲和力IGE受体TOLL样受体2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源性朗格汉斯细胞和表皮炎症样树突状细胞的诱导及表型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利用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朗格罕氏细胞(Mo-LC)和炎症性树突状表皮细胞(Mo-IDEC)并观察其表型特点。方法联合应用LymphoPrepTM梯度离心试剂和CD14+磁珠分离和筛选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重组人白介素4(IL-4)的基础上分别于第0、2、4天加入人天然TGF-β1或β-巯基乙醇(β-ME)。培养第6天时收集细胞,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并利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术对诱导细胞亚群检测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CD14+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6 d后可形成具有树突状外观的Mo-LC和Mo-IDEC,2种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CD1a、FcεRI、FcεRII、TLR1、TLR2;Mo-LC表达CD207,Mo-IDEC表达CD206。特应性皮炎患者来源的Mo-IDEC表面CD1a表达高于Mo-LC,且CD23、TLR2、FcεRI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利用外周血单核细胞可在体外成功诱导Mo-LC和Mo-IDEC,这2种细胞表型特点与体内分离的细胞在形态和表型上类似,为体外进一步研究这2类细胞的功能打下基础。
邓小蓉宋志强牛军陈曙光郝飞
关键词:朗格罕氏细胞高亲和力IGE受体TOLL样受体2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