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欣银

作品数:69 被引量:1,243H指数:21
供职机构:宾夕法尼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哲学宗教
  • 8篇文化科学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8篇儿童
  • 18篇社会
  • 8篇心理
  • 8篇青少年
  • 8篇母亲
  • 7篇少年
  • 7篇家庭
  • 6篇道德
  • 6篇价值观
  • 5篇行为抑制性
  • 5篇游戏
  • 5篇社会适应
  • 5篇社会行为
  • 4篇心理适应
  • 4篇中国儿童
  • 4篇社会能力
  • 4篇退缩行为
  • 4篇情境
  • 4篇稳定性
  • 4篇教养

机构

  • 40篇北京师范大学
  • 33篇西安大略大学
  • 28篇宾夕法尼亚大...
  • 19篇上海师范大学
  • 8篇华东师范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5篇东南大学
  • 5篇中国人民大学
  • 4篇首都师范大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山东师范大学
  • 3篇香港中文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浦东干部...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滑铁卢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69篇陈欣银
  • 29篇陈会昌
  • 13篇李丹
  • 8篇侯静
  • 7篇王莉
  • 6篇曹睿昕
  • 6篇边玉芳
  • 5篇孙铃
  • 5篇郑淑杰
  • 5篇梁宗保
  • 3篇岳永华
  • 3篇刘俊升
  • 3篇纪林芹
  • 3篇张琳琳
  • 3篇张文新
  • 3篇王争艳
  • 2篇李正云
  • 2篇高艳苹
  • 2篇陈亮
  • 2篇周颖

传媒

  • 25篇心理科学
  • 15篇心理学报
  • 14篇心理发展与教...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应用心理学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 1篇心理与行为研...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7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流动和城市家庭中母亲的控制策略与幼儿顺从行为被引量:5
2018年
对122名3岁幼儿及其母亲(流动家庭46户)进行评估,考察母亲控制策略的特点、母亲控制策略与幼儿顺从行为的关系以及家庭类别和性别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流动和城市母亲使用最多的均是命令性控制;流动家庭母亲使用的强制性控制多于城市母亲,温和控制略少于城市母亲。(2)两类家庭中,不同强度的母亲控制都与幼儿的情境性顺从相关。(3)流动家庭母亲的强制性控制正向预测男孩的合作性顺从,负向预测其不顺从;流动家庭母亲的强制性控制负向预测女孩的合作性顺从。
武萌陈欣银张莹卢珊王争艳
关键词:控制策略流动家庭城市家庭儿童性别
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被引量:23
2014年
遗传与环境如何交互作用影响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是当前攻击研究中的重要前沿课题之一。近年来,分子遗传学关于人类攻击的研究已拓展到对不同攻击亚类(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遗传基础的探讨。本研究运用问卷法与DNA分型技术,对1258名儿童进行为时4年(四年级—七年级)的追踪调查,考察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以及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仅交互作用于男青少年的身体攻击,母亲教养行为显著预测GG基因型男青少年的身体攻击,但对T等位基因男青少年身体攻击的预测作用并不显著。COMT基因rs6267多态性与母亲教养行为对青少年关系攻击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本研究结果表明,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具有不同遗传基础和发生机制。
曹丛王美萍张文新纪林芹陈亮陈欣银
关键词:COMT基因教养行为
同伴侵害与人际关系取向人格特质的交叉滞后分析:城市原住儿童与农村随迁儿童的比较被引量:3
2018年
研究采用间隔两年的追踪设计,分析了477名农村随迁儿童(男生57. 10%; 2014年时平均年龄为11. 54±0. 64岁)与245名城市原住儿童(男生50. 60%; 2014年时平均年龄为11. 36±0. 51岁)的同伴侵害与和谐性、人际触觉两个人际关系取向人格维度的相互影响。这些儿童分别来自上海市采取融合教育的四所公立初中。他们首次参加本研究时为初中预备年级。交叉滞后分析表明,(1)在原住儿童组,时间1的同伴侵害可以负向预测时间2的和谐性与人际触觉;(2)在随迁儿童组,和谐性与同伴侵害有负向循环作用关系,且时间1的同伴侵害可以负向预测时间2的人际触觉。研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际人格发展与所处环境(特别是同伴侵害的不利环境)的动态相互作用模式。文章最后讨论了原住儿童与随迁儿童混合编班的融合教育模式对所有城市儿童适应社会转型的现实意义。
李梦婷范为桥陈欣银
关键词:同伴侵害
初中生同伴侵害、同伴拒绝与问题行为关系的性别差异: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考察同伴侵害、同伴拒绝与问题行为的相互影响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采用班级戏剧量表、同伴提名和教师评定的方式,对北京市密云县10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同伴侵害与同伴拒绝、外显问题行为、内化退缩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侵害和同伴拒绝在两次测量之间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外显问题行为和内化退缩行为呈现较低的稳定性。(3)交叉滞后分析结果表明,同伴侵害、同伴拒绝与问题行为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期的同伴侵害可以显著预测后期的外显问题行为,前期的内化退缩行为可以显著预测后期的同伴拒绝;对于女生,前期的同伴侵害可以显著预测后期的内化退缩行为。结论:同伴侵害和同伴拒绝会对初中生的心理和行为适应产生严重影响,需要加强对其同伴交往和问题行为的关注,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杨晨晨边玉芳陈欣银王莉
关键词:同伴侵害同伴拒绝
儿童2岁活跃性、自我控制与5年后学校适应——父母养育方式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0
2014年
通过5年的追踪,考察儿童早期气质特征对后期社会适应的影响。选取200名2岁儿童,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评价其气质上的活跃性和自我控制;在其7岁时追踪到125名儿童,请父母报告养育方式、班主任老师评价其社会能力和学业表现。结果表明:(1)儿童2岁时的活跃性对5年后学校适应的预测总体是消极的,并且受父母养育方式调节;父母的高限制和低压制能够抵消活跃性对学习问题和任务定向的消极影响;(2)儿童2岁时的自我控制对于5年后的所有积极学校适应指标(学业成绩、低学习问题、果敢社交、挫折耐受、任务定向)有直接预测作用。这一结果揭示了气质上的活跃性与自我控制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父母应根据孩子的气质特点实行差别化教育。
孙铃梁宗保陈会昌陈欣银
关键词:活跃性自我控制父母养育方式
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初步检验被引量:69
2013年
目的:引入Gagne编制的基本心理需求量表(BPNS),并在小学和中学生群体中对其信效度进行验证。方法:选取上海市四到八年级的中小学生526名,通过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检验量表的项目鉴别力和结构效度,选用简明多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BMSLSS)和儿童心理一致感量表(CSOC)为效标考察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对55名中学生间隔两周重测,评定重测信度。结果:BPNS各题目项目鉴别力良好,项目与其所属分量表的相关在0.40~0.72之间。修订后的量表中文版符合三阶因子结构(χ2/df=2.43,RM SEA=0.05,NFI=0.97,NNFI=0.97,GFI=0.95,CFI=0.98,IFI=0.98),各项目在其所属分量表上的载荷在0.42~0.79之间;3个分量表得分与BMSLSS、CSOC得分均呈正相关(r=0.32~0.59,均P<0.01)。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4,3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在0.57~0.72之间;3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在0.68~0.83之间。结论:基本心理需求量表中文版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作考察我国中小学生基本心理需求研究的工具。
刘俊升林丽玲吕媛魏超波周颖陈欣银
关键词: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心理测量学
中加儿童社会适应状况比较
社会适应是指个体能根据所在社会文化环境的要求而表现出适宜的行为和情绪,泛指在特定环境和文化中的社会功能特征。因此,社会适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属性。文化对儿童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儿童与他人的互动来渗透的。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他...
曹睿昕陈会昌陈欣银梁宗保
关键词:儿童社会适应
文献传递
道德判断的“确定问题测验”及其应用被引量:11
1988年
“确定问题测验”是德育心理学的方法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它突破了道德判断研究只能限于“谈话法”的界限,从而使得人们对个体道德发展的评定更加客观,更加便利。这一测验自问世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各项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既显示出这一测验的很多长处,也暴露出它仍存在着的一些缺点。
陈欣银
关键词:道德判断柯尔伯格儿童德育心理学谈话法
儿童2岁的主动性、自我控制对其7岁学校适应的预测
主动性和自我控制是儿童气质特征的两个核心维度,本研究考察儿童早期这两种气质特征对学龄初期学校适应的单独影响和共同作用。对200名随机选择的儿童进行了五年追踪,在他们两岁时,采用实验室观察法评价其主动性和自我控制水平。到他...
孙铃陈会昌陈欣银
关键词:气质社会适应
文献传递
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的稳定性及其与母亲教养的关系被引量:30
2015年
通过对502名11岁城市青少年为期2年的追踪调查,考察了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发展的稳定性及母亲教养对1年后青少年内化问题的预测。结果发现:(1)青少年早期的内化问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男青少年相比,女青少年保持较高的内化问题水平;(2)母亲控制惩罚教养可以正向预测1年后男青少年的内化问题,母亲温情引导可以负向预测女青少年的内化问题。青少年先前的内化问题对母亲教养与其1年后内化问题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对于先前内化问题水平较高的男青少年而言,母亲较高的温情引导和控制惩罚教养正向预测其1年后的内化问题;对于先前内化问题水平较高的女青少年而言,母亲较多的温情引导则负向预测其1年后的内化问题。
徐夫真张玲玲魏星张文新陈亮纪林芹陈欣银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内化问题稳定性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