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瑶

作品数:50 被引量:11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18篇病毒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试剂
  • 9篇试剂盒
  • 7篇布鲁氏菌
  • 6篇免疫
  • 6篇癌细胞
  • 5篇轮状
  • 5篇轮状病毒
  • 4篇荧光
  • 4篇探针
  • 4篇综合征
  • 4篇肝癌
  • 4篇肝癌细胞
  • 4篇SMMC77...
  • 4篇FMR1
  • 4篇病毒RNA
  • 4篇肠道
  • 4篇肠道外

机构

  • 50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3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广东省疾病预...
  • 1篇南昌大学第一...
  • 1篇广州海关技术...

作者

  • 50篇陈瑶
  • 22篇李明
  • 15篇吴英松
  • 11篇姚英民
  • 9篇牟霞
  • 6篇杜红延
  • 6篇王穗海
  • 5篇杨学习
  • 5篇刘天才
  • 5篇郝文波
  • 4篇欧巧群
  • 4篇骆利敏
  • 4篇张红琴
  • 3篇芮勇宇
  • 3篇徐伟文
  • 3篇黄湘
  • 3篇王文敬
  • 3篇陈红武
  • 2篇陈华云
  • 2篇高秀洁

传媒

  • 5篇中国优生与遗...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广东医学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分子诊断与治...
  • 2篇中国工程科技...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南方医学教育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5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对脆性X智力低下一号基因重启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在用硝普钠体外封闭脆性X智力低下一号(FMR1)基因建立脆性X综合症细胞模型的基础上,初步研究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弗司可林(FSK)对FMR1基因的重启及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硝普钠产生的一氧化氮可以诱导FMR1基因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的原理,将人类慢性髓源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在加入适宜浓度硝普钠(SNP)的完全培养基中培养,诱导FMR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从而使FMR1基因封闭,并失表达;用普通及Taqman荧光定量PCR、Westblot技术验证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弗司可林(forskolin,FSK)诱导FMR1基因封闭后的重启及表达。结果浓度1000μmol/L的SNP作用24h后,可使K-562细胞的FMR1基因量降至正常组的0.2%并达到封闭效果,且72h后可抑制脆性X智力低下蛋白(FMRP)的表达,蛋白表达量降至正常组的48%;发现浓度50μmol/L的FSK可以在24h时重新开启封闭的FMR1基因,使其表达量上升到13.3%,最高达13.8%并持续至48h,且72h后体现在FMRP的表达上,其量基本上与正常组相当。结论 FSK可有效地诱导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封闭后的FMR1基因重新启动以及满意的FM-RP表达,FSK对Fra(X)的治疗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张红琴陈瑶姚英民陈红武杨明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TaqMan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特异和准确的一步法荧光定量RT-PCR方法用于检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es A16,CoxA16)。方法根据GenBank登录的CoxA16基因序列,应用生物学软件进行同源性序列比对后,选出CoxA16高度保守且特异的核苷酸区域polyprotein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构建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检测CoxA16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建立了CoxA16的FQ-PCR检测方法和定量标准曲线,该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01个拷贝/μL,与常规PCR相比,敏感性提高100倍。组内和组间重复性实验的变异系数小于2%。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与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B组5型、脊髓灰质炎病毒、肠道病毒75型、登革热病毒、霍乱弧菌O1、霍乱弧菌O139、大肠杆菌O157均不发生交叉反应。结论本实验建立的TaqMan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CoxA16感染的日常检测和实验室早期快速诊断。
蔡丽娟陈瑶杜红延陈骊嘉李明
关键词:TAQMAN探针
一种病毒RNA的提取试剂盒和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毒RNA的提取试剂盒,包括裂解结合液A、洗涤液B、洗脱液C和消解液D,裂解结合液A含有20~50mM蔗糖,20~50mM硫酸铵,10~50mM Tris‑HCl,1~5% (V/V)Brij‑58,0....
吴英松刘天才杨学习陈瑶
文献传递
脑炎脑膜炎症候群突发传染病病原体快速荧光定量PCR 96孔检测板的研制
及时应对突发传染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国家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重大传染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又不断出现,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引起突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在平时可造成烈性传染病爆发流行,在战...
杜红延陈瑶蔡丽娟李明
人类轮状病毒感染新生小鼠肠道外组织的病理变化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了解人类轮状病毒(RV)全身扩散后对机体的影响,为临床的防治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选用对人类RV敏感的健康新生昆明小鼠,经灌胃与腹腔注射两种途径接种RV,3d后处死小鼠,光镜下观察各脏器病理变化;电镜下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各脏器原位杂交,原位PCR检测RV,并与健康小鼠比较。结果光镜下:RV口服组小肠绒毛、胃固有层、心肌细胞有改变;RV腹腔注射组除上述改变外,肝,肾也有改变;电镜下: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凝集病变尤为明显,细胞核固缩-崩解,粗面内质网扩张,肝细胞中存在大量脂滴和空泡;毛细胆管明显扩张,微绒毛脱落。原位杂交:RV口服组小肠上皮细胞,RV腹腔注射组肠、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呈阳性;原位间接PCR:RV口服组小肠绒毛、肠腺细胞、肾近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呈阳性,RV腹腔注射组肠、肾、肝、心脏、胰呈阳性。结论RV一旦向全身扩散,可侵犯除肠之外的多个器官组织,提示人类RV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泛嗜性。
姚英民欧巧群陈瑶
关键词:轮状病毒新生小鼠肠道外感染原位PCR
一种大肠杆菌O157核酸检测质粒DNA参考样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肠杆菌O157核酸检测质粒DNA参考样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检测领域,该参考样品采用包含来源于不同大肠杆菌O157菌株的uidA、eaeA、Stx1、Stx2、rfbE和flicH7基因的片段...
陈瑶许龙岩袁慕云郝文波刘二龙
文献传递
三种脆性X综合征细胞模型的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比较三种细胞在建立脆性X综合征细胞模型中的差异,为脆性X综合征的实验研究提供有效,便利的细胞模型。方法利用硝普钠可通过产生NO诱导脆性X智力低下一号基因(fragile X mental retardation-1 gene,FMR1)启动子区Cp G岛甲基化的原理,建立脆性X综合征细胞模型;采用人类新鲜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人类慢性髓源性白血病细胞系(K-562),比较三种细胞模型,在硝普钠用药浓度,封闭持续时间及用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弗司可林(forskolin,FSK)诱导封闭基因重新表达持续时间等方面的特点,通过逆转录PCR检测FMR1基因封闭或开启的效果。结果三种细胞模型在硝普钠用药浓度,封闭持续时间及弗斯可林诱导重新表达持续的时间方面都不完全相同。结论三种脆性X综合征细胞模型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不同地研究方向选用不同的细胞模型。
张红琴陈瑶陈红武姚英民
关键词:硝普钠脆性X综合征细胞模型
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06年
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RV)不仅引起腹泻,也可发生肠道外多器官的感染,主要见于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其他消化器官、循环及血液系统等,并且在部分受累器官已找到明确的的证据,甚至RV肠道外多器官的感染已成为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提示着RV可能存在新的感染途径和感染机制,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和预防提出了新的课题。
陈瑶姚英民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道外感染
轮状病毒全身感染的系列研究
姚英民李宁欧巧群陈瑶陈红武
1、通过较大样本初步调查,证实在RV流行期间RV腹泻患儿存在病毒血症;门诊患儿病毒血症的检出率为6%-7%,住院患儿检出率为20%,提示RV腹泻病情严重的人群RV病毒血症发病率高;发现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V-RNA检出率高...
关键词:
关键词:病毒血症腹泻发病机制
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免疫学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研究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的克隆、测序和表达,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血清学鉴定。方法从布鲁氏菌基因组中获得OMP31基因连接入PMD-18T克隆质粒并测序,克隆入融合表达载体PGEX-4T-1,构建重组质粒PGEX-4T-1/OMP31,在大肠杆菌中将该蛋白表达。用Western-blot分析重组表达的GST-OMP31的免疫学特性。结果成功构建了PGEX-4T-1/OMP31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OMP31基因,布鲁氏菌免疫动物血清能特异性识别所表达的蛋白。结论成功表达了布鲁氏菌外膜蛋白OMP31基因,它可以与布鲁氏菌免疫血清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为之后的抗原性以及免疫原性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陈瑶骆利敏李明
关键词:布鲁氏菌免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