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生邦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中美新发和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一种犬用防虫项圈的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氰苯菊酯药物犬用防虫项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准备长45cm、宽2.8cm、厚0.3cm的棉质帆布带,重量为13g;对帆布带进行脱蜡处理;帆布带两头安装活动的可供调节长短的固定卡扣;配制氰苯菊酯药物溶液,在4...
- 李凡冯宇杨成明杨俊克陈生邦任德毅
- 文献传递
- 一种犬用防虫项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犬用防虫项圈,该犬用防虫项圈包括:棉质帆布带、固定卡扣、药物层、缓释保护层;药物层设置在棉质帆布带上,缓释保护层在药物层上,固定卡扣安装于帆布带两端。本实用新型可以杀灭和驱避白蛉、蚊子、跳蚤等体外寄生...
- 李凡冯宇杨成明杨俊克陈生邦任德毅
- 文献传递
- 2005~2007年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对甘肃省2005-2007年360例黑热病发病因素做流行病学分析,探讨控制黑热病流行的措施。方法对全省2005-2007年报告的黑热病病例做现况分析。结果2005-2007年甘肃省黑热病主要流行于5个县(区),流行区未见明显扩大,主要发病年龄段为婴幼儿,发病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犬利什曼病感染率高、新入疫区人员增多、气候变化和白蛉杀灭工作停滞是甘肃省黑热病流行区发病增多的主要原因。
- 李凡陈生邦冯宇杨成明
- 关键词:黑热病流行病学分析
- 防止白蛉叮吸以降低犬源型黑热病传播风险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应用干预措施防止白蛉-犬接触,探索控制黑热病传播的有效方法。方法 在文县选择近5年发病率和犬数相近的19个村,以乡为单位分为3组在6~9月实施干预措施。对照组(铁楼乡)无干预措施;石坊乡采取的干预措施为犬喷洒高效氟氯氰菊酯,在6月和8月各一次;石鸡坝乡为采取犬喷洒高效氟氯氰菊酯2次,同时居民使用杀虫剂浸泡蚊帐。干血斑法采集干预前后血清,免疫荧光分析(Immunoflurescence,IFA)法检测黑热病血清抗体。应用χ2检验分析干预前后及干预后各组间血清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家犬喷药组干预前检测血清抗体1 028份,阳性率为5.06%,干预后血清754份,阳性率为3.45%,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5)。犬杀虫剂喷洒和悬挂药浸蚊帐组干预前检测血清抗体1 342份,阳性率为4.62%;干预后检测549份,阳性率为1.82%,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7,P﹥0.05)。干预后家犬药喷组、联用蚊帐组与对照组血清抗体阳性率χ2分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者χ2=15.27,P﹥0.05;后者χ2=5.12,P﹥0.05)。结论 夏秋两季家犬杀虫剂喷洒能有效防止白蛉-犬接触,切断黑热病传播环节,降低黑热病高流行区人群发病率。
- 杨俊克李凡刘林林杨诗杰冯宇陈生邦
-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家犬白蛉
- 甘肃省文县流行区人群婴儿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被引量:19
- 2007年
- 目的分析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现状,评价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潜能。方法2004年10月在甘肃文县对269例无内脏利什曼病现症及病史的人群采取随机取样法采集静脉血,分别用RV1-RV2和K13A-K13B两组PCR引物检测血样中的利什曼原虫特异DNA,以利什曼原虫可溶性抗原为包被抗原的ELISA法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分别检测利什曼原虫特异性抗体,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结果PCR、ELISA和rK39免疫层析试条法检测人群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30.9%(83/269)、24.2%(65/269)和0(0/269)。结论甘肃省文县内脏利什曼病流行区人群存在大量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者,PCR是检测无症状感染较敏感、特异的方法。
- 汪俊云冯宇高春花金长发陈生邦张丑吉何金萍杨成明杨玥涛包意芳
-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无症状感染
- 甘肃省3地区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调查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了解甘肃省特殊人群弓形虫感染状况,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兰州市、平凉市、临夏州3地区的9类特殊人群为观察组,1∶1同比选取一般人群设立对照组。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弓形虫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测人群4040人,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平均为8.49%;观察组和对照组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1%、8.27%;动物饲养员、屠宰工人、肉摊商贩、献血员、免疫功能低下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人群,观察组中以屠宰工人感染率最高,孕妇最低;特殊人群感染率男女无差异;感染率随调查人群文化程度增高而降低,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结论甘肃3地区人群弓形虫感染较高,应加强动物密切接触者和育龄妇女弓形虫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促进自我防护,降低感染;应加强对献血人群的检测,防止健康人因受血而感染。
- 李凡冯宇陈生邦任德毅杨成明杨俊克
- 关键词:弓形虫
-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3
- 2003年
- 1991~ 1993年在该县柏林、钱宝、西大滩乡和打柴沟镇开展了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共调查 3 95 0人 ,感染率为5 .82 % ,患病率 1.44 % ;同时在柏林、钱宝乡和打柴沟镇进行了畜间包虫病调查 ,绵羊感染率 76.90 % ,牦牛感染率5 8.3 3 % ,屠宰厂解剖淘汰畜 10 5 8头 (只 ) ,带虫率 97.2 3 % ;解剖家犬 66条 ,带虫率 3 6.3 3 %。包虫病造成人间经济损失手术治疗费等 90 0余万元 ,丧失劳动力损失 60万元。畜间减肉、减毛、内脏损失三项合计 675万余元。 2 0 0 1~ 2 0 0 2年在松山乡调查 15 5 8人 ,查出包虫病人 3 1例 ,患病率 1.99%。
- 祁玉珍贾新民靳忠洋张玉花张兆品冯宇任德毅陈生邦杨成明
-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
- 甘肃省古浪县输入性恶性疟疾1例被引量:2
- 2009年
- 恶性疟疾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海南和云南两省有恶性疟疾局部流行,甘肃省为非流行区。我院于2008年5月22日收治一名由非洲安哥拉回国的疟疾患者,现报告如下:
- 秦华陈生邦
-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疾亚热带地区疟疾患者
- 国产两性霉素B治愈抗锑性内脏利什曼病1例被引量:5
- 2007年
- 治疗内脏利什曼病的首选药物为葡萄糖酸锑钠(国内商品名为斯锑黑克),但有一部分病例对该药不敏感,经多个疗程治疗也无效,称为抗锑病例。本研究在国内首次用两性霉素B(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治疗1例抗锑性内脏利什曼病.获良好疗效,报道如下。
- 陈生邦杨成明张丑吉杜关宝
- 关键词:内脏利什曼病两性霉素B治愈葡萄糖酸锑钠首选药物商品名
- 2006~2010年岷县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流行趋势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甘肃省岷县国家级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点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和土壤蛔虫卯检出率的连续监测,观察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6--2010年期间,每年在岷县监测点整户调查1000人,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蛔虫、鞭虫虫卵,分析感染率;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土壤蛔虫卵;对调查的10户土壤样品蛔虫卵计数与家庭成员蛔虫卵感染度做相关性分析。结果5年期间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由20.31%下降到11.08%,下降44.26%;0~15岁组为高发病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最高的分别是散居儿童,其次是幼托儿童和学生;证实调查户土壤蛔虫卯计数与蛔虫感染度呈正相关,单侧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t=4.40,P〈0.10)。结论2006--2010年岷县监测点土源性线虫感染率有明显下降,但仍在当地人群保持低发病率的流行状态。
- 杨俊克冯宇李凡陈生邦杨成明梁虹
- 关键词:线虫感染土源性线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