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小燕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蛋白
  • 3篇水通道
  • 3篇水通道蛋白
  • 3篇通道蛋白
  • 3篇创伤
  • 2篇水通道蛋白4
  • 2篇水肿
  • 2篇脑创伤
  • 2篇脑水肿
  • 2篇扩散
  • 2篇扩散加权
  • 2篇扩散加权成像
  • 2篇加权成像
  • 2篇AQP4表达
  • 2篇病理
  • 2篇病理变化
  • 2篇成像
  • 2篇创伤性
  • 2篇创伤性脑水肿
  • 1篇蛋白类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 1篇海口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雷小燕
  • 3篇鲁宏
  • 1篇何占平
  • 1篇胡惠

传媒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早期脑创作的扩散加权成像、病理与AQP4表达的实验研究
雷小燕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脑挫伤后损伤侧与非损伤侧脑组织病理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大鼠脑挫伤后损伤侧与非损伤侧脑组织病理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选择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挫伤组,各组又分为1,3,6,12,24 h5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10只大鼠.各时相点取脑组织分别行挫伤处及非挫伤处病理形态学观察,IgG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分析检测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 结果 假手术组双侧脑组织结构未见异常,IgG染色阴性.挫伤组损伤侧伤后1h即出现以BBB破坏为特征的血管源性水肿,3h出现细胞内水肿,两种水肿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挫伤后12 h后开始出现组织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小胶质细胞增生.伤后1 h IgG开始呈阳性,6h最强,维持高水平至24 h.而挫伤组非损伤侧伤后1h结构未见异常,IgG染色阴性.3h后出现细胞内水肿,IgG染色弱阳性.6h后细胞内水肿加重,同时出现血管源性水肿,IgG染色呈强阳性.12~24 h细胞内水肿仍继续加重,而血管源性水肿有缓解趋势,IgG染色减弱,并见小胶质细胞增生. 结论 脑挫伤后损伤侧与非损伤侧病理改变有差异,可为脑挫伤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
雷小燕鲁宏
关键词:脑损伤脑组织免疫球蛋白类
早期创伤性脑水肿水通道蛋白4的表达及组织病理改变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s4,AQP4)在早期创伤性脑水肿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病理改变,以及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结构破坏的相关性。方法健康成年Wistar大鼠120只,制作脑创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和创伤组,创伤组又分为创伤1h组、3h组、6h组、12h组、24h组5个亚组,每组20只。分别测定脑含水量,病理观察脑水肿情况及BBB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脑组织IgG和AQP4表达。结果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正常,IgG染色阴性,脑含水量及AQP4表达未见异常。创伤组的脑含水量从创伤6h后明显增加,至24h最高;IgG从创伤1h后即明显增加至6h,之后维持高水平至24h。病理观察显示,脑创伤后1h即出现BBB破坏,红细胞从血管内漏出,组织间隙增宽,呈现血管源性水肿,并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创伤后6h较明显。创伤后3h开始出现细胞内水肿,胶质细胞胞体增大,胞浆淡染或空泡样变,线粒体肿胀,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在6h较为明显。创伤后12h除了上述两种水肿并存之外,开始出现组织坏死、炎性细胞浸润及小胶质细胞增生,24h较明显。AQP4蛋白在1h开始降低,6h降至最低点,12h开始回升,呈“V”形变化。结论以BBB破坏为特征的血管源性水肿是早期脑创伤的主要病理改变,继而出现细胞内水肿并存的混合性水肿,随时间延长两种水肿逐渐加重。早期脑创伤时AQP4表达下调,而当细胞内水肿参与时AQP4表达上调。
鲁宏雷小燕胡惠何占平
关键词:脑水肿病理学水通道蛋白4
早期脑创伤的扩散加权成像、病理与AQP4表达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早期脑创伤组织的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变化  目的:探讨大鼠早期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脑组织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iffusion-weighted magnetic res...
雷小燕
关键词:脑创伤病理变化扩散加权成像水通道蛋白-4血脑屏障
文献传递
水通道蛋白4在早期创伤性脑水肿组织中的表达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创伤性脑水肿是颅脑损伤后常见的病理表现,是导致临床上高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因素,在早期(创伤24 h以内)及时干预脑水肿是降低临床并发症的有效手段。水通道蛋白4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脑组织的特异调节水代谢的膜蛋白,研究表明水通道蛋白4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随外伤时间的延长,脑水肿类型演变错综复杂,而水通道蛋白4表达也随之发生变化。
雷小燕鲁宏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4脑水肿脑创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