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孝玲

作品数:33 被引量:124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小麦
  • 5篇玉米
  • 4篇育种
  • 4篇栽培
  • 3篇栽培技术
  • 3篇丘陵
  • 3篇周年
  • 3篇作物
  • 3篇耕作
  • 3篇耕作模式
  • 3篇高产
  • 2篇选育
  • 2篇套作
  • 2篇套作小麦
  • 2篇群体光合
  • 2篇籽粒
  • 2篇轮作
  • 2篇轮作区
  • 2篇麦区
  • 2篇基因

机构

  • 24篇四川省农业科...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 1篇中江县农业局
  • 1篇德阳市小麦专...

作者

  • 24篇马孝玲
  • 10篇李朝苏
  • 10篇汤永禄
  • 8篇吴春
  • 6篇黄钢
  • 5篇吴晓丽
  • 4篇唐海涛
  • 3篇吴元奇
  • 3篇余遥
  • 2篇黄林
  • 2篇伍碧华
  • 2篇杨武云
  • 2篇李俊
  • 2篇罗曦
  • 1篇刘宗敏
  • 1篇张启行
  • 1篇蒋馨
  • 1篇蒲晓斌
  • 1篇蒋梁材
  • 1篇陈勇

传媒

  • 5篇四川农业科技
  • 4篇西南农业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农业科技管理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农技服务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植物医生
  • 1篇西昌学院学报...
  • 1篇大麦与谷类科...
  • 1篇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2
  • 2篇1998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的物质积累、冠层结构及群体光合特性被引量:22
2014年
【目的】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SHW)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和高产潜力,研究SHW衍生品种的物质积累与分配、冠层结构与光合特性,为区域小麦遗传改良和产量提升奠定基础。【方法】2011—2013年在四川广汉市选择3个SHW衍生品种和5个非SHW衍生品种(普通小麦品种),测定主要生育阶段的物质积累与分配、开花灌浆阶段的冠层结构与光合参数。【结果】联合方差分析表明,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品种及其互作效应,且年际效应大于品种与互作效应。SHW衍生品种3年平均产量9 163 kg·hm-2、19 133粒/m2、千粒重47.5 g,分别比普通小麦品种高12.31%、5.31%和7.95%;其干物质积累速率,尤其是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明显高于普通小麦品种,如播种—分蘖、分蘖—拔节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分别比普通小麦品种高18.66%和20.46%,相应地主要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转移量和转移贡献率也高于普通小麦品种。成熟期SHW衍生品种的叶片、穗轴(颖壳)、茎鞘干物质占成穗茎总干重的比例分别比普通小麦品种低15.46%、7.14%和2.65%。SHW衍生品种植株中等偏高,但上部叶片短而宽,株型相对紧凑;开花期参试品种之间冠层分析仪参数没有显著差异,但SHW衍生品种在灌浆中期的太阳直接辐射透过系数较低,而消光系数较高。SHW衍生品种的群体光合速率较高,而旗叶光合速率优势不明显。籽粒产量与粒数/m2、花后叶片SAPD、灌浆中期群体光合速率、消光系数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参试的SHW衍生品种株型相对紧凑、前期物质积累较快,成熟后非籽粒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较低,花后冠层叶片持绿期较长、群体光合效率较高,粒数与粒重协调、增产明显。
汤永禄李朝苏吴晓丽吴春杨武云黄钢马孝玲
关键词:冠层结构光合特性
不同施药模式对小麦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为优化小麦病虫害防控技术,2008-2010年在成都平原开展了不同施药模式(CK:孕穗期和开花期喷施清水;T1: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喷施杀菌剂防治病害;T2: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喷施杀虫剂防治虫害;T3:在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防治病虫害;T4:在开花期一次性混合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防治病虫害)试验,分析了不同处理间小麦病虫害、产量、品质及效益的差异。结果表明:(1)多数测试指标存在显著的年度效应,锈病病株率、白粉病病株率、降落值和多数RVA参数存在显著的年度与处理互作效应;(2)对照处理病虫害发生较重,单独喷施杀虫剂或杀菌剂均不能有效防控病虫危害,分次或混合施用杀虫剂和杀菌剂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效果明显好于单独喷施;(3)施药处理较对照都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产量增加6.9%~11.8%,纯收益增加4.3%~8.7%,以杀虫剂和杀菌剂分次喷施处理增幅最大;(4)施药处理对不同品质指标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施药有降低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团稳定时间的趋势,但都明显提高了降落值和RVA参数值。施药处理均未检出农药残留限值。综合产量、品质和效益,在选择抗病品种的基础上,于开花期实施多类药剂混合喷施不失为小麦节本高效的病虫防控措施。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马孝玲黄钢吴元奇
关键词:小麦
西双版纳农作物冬季南繁气候特征及玉米南繁栽培技术要点
2023年
南繁不仅能够加快农作物基础材料的选育速度,还能缩短育种周期,推进品种审定或登记时效。西双版纳农作物冬季南繁作为全国南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农业发展和种业振兴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双版纳冬季丰富的光、热自然资源条件具备完成农作物南繁试验任务的必要条件。文章针对西双版纳冬季南繁气候特征、农作物南繁育种的优势、存在问题以及玉米南繁的关键栽培技术作了简要探讨。
杜林岩罕温龙李红梅周婷婷李继章罗曦马孝玲李晓叶赵后娟夏馨雨李燕唐海涛
关键词:玉米南繁
玉米新杂交种——成单18
1998年
成单18是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用自选系698-3与外引系齐205组配而成的高产抗逆大穗型玉米杂交种,于1997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已被推荐为全省两个主栽品种之一;且被四川省科委作为突破性品种列入全省的“增粮工程计划”;目前,成单18已在四川省种植70多万亩。
马孝玲张颙
关键词:玉米经济指标栽培技术
玉米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引进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资源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资源的有效途径。由于玉米种质对日长和光周期的响应存在差异,阻碍了温带、热带、亚热带不同纬度地区之间玉米种质资源的交流和利用。近年来,玉米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不断得到研究并被克隆出来,但对其光周期调控网络、分子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文章综述了玉米光周期敏感性遗传特征、光周期相关基因定位,并以拟南芥和水稻为参考,对玉米光周期途径相关基因克隆及功能进行了阐述,以期为玉米光周期途径调控网络及分子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邱贵兰李燕李红梅罗曦马孝玲何立群胡美琳赵后娟杜林吴元奇唐海涛
关键词:玉米光周期敏感性基因克隆
青稞种质资源籽粒赖氨酸含量的评价
2023年
解析青稞种质资源籽粒中赖氨酸含量w(Lys)的差异,对筛选籽粒赖氨酸含量高的青稞品种,提升青稞品种的食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以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166份青稞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茚三酮法提取青稞籽粒中的赖氨酸,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赖氨酸含量,分析青稞材料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变异,并对不同来源地的青稞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166份青稞材料中,赖氨酸含量的变异幅度为0.275%~0.834%,平均值为0.446%,变异系数为20.88%,以四川材料较高(0.468%),甘肃材料较低(0.385%),表现为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以来自西藏朗县的长芒白青稞籽粒的赖氨酸含量最高(0.834%),西藏八宿的白青稞品种含量最低(0.275%)。方差分析表明,166份青稞材料间赖氨酸含量差异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筛选出赖氨酸含量较高的青稞材料有9份,较低的青稞材料有7份。不同来源地的青稞材料籽粒赖氨酸含量的变异系数以西藏较高,呈西藏>四川>青海>甘肃趋势。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距离为0.126时,166份青稞材料可分为4大类。据此,可将青稞籽粒赖氨酸含量分为4级:w(Lys)<0.275 mg/g为第1级,最低;0.275 mg/g≤w(Lys)<0.611 mg/g为第2级,表现较低;0.611 mg/g≤w(Lys)<0.774 mg/g为第3级,表现较高;w(Lys)≥0.774 mg/g为第4级,最高。上述结果为青稞籽粒高赖氨酸含量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刘美池邓歆刘新春杨可涵倪子涵何雪马孝玲冯宗云
关键词:赖氨酸聚类分析
小麦新品种蜀麦126的选育及其基因资源发掘利用
2022年
小麦是四川省重要口粮作物和食品工业原料,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长期以来,西南麦区的小麦生产面临“产量水平较低”“抗性弱”“高产白皮品种缺乏”等突出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小麦产业发展。“蜀麦126”是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白粒、抗病、抗倒伏、抗旱、耐寒、丰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为进一步增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发挥其基因资源利用价值,笔者从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栽培技术、育种应用及优异基因发掘情况等方面对“蜀麦126”进行了简要分析。
马孝玲黄林贺靖舒伍碧华
关键词:小麦选育基因资源育种应用
把握时代需要 发展作物科技 四川省作物学会“2002年作物科技论坛”在西昌举行
2002年
马孝玲雷波余遥
关键词:作物学会
南方丘陵套作小麦带式机播技术研制及应用
西南麦区以旱地套作小麦为主,由于受地势地貌和种植制度的限制,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低下。为了提高该区域小麦生产的效率、产量和效益,作者设计了基于微耕机驱动的小型小麦播种机,并在配套技术研究基础上,系统集成了"丘陵旱地套作小麦...
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马孝玲舒泽刚曾晖
关键词:丘陵套作小麦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9000kg hm^(-2)产量潜力小麦品种的花后冠层结构、生理及同化物分配特性被引量:6
2017年
四川盆地小麦高产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高产生理研究相对滞后。本研究以2011—2015连续5年的田间试验,比较了高产和一般产量潜力品种花后群体冠层结构、主要生理指标和同化物的转运分配特性,旨在揭示四川小麦9000 kg hm-2高产品种的生理基础。选择代表性高产潜力品种和一般产量潜力品种各3个,高产潜力品种产量平均9422 kg hm^(-2),比一般产量潜力品种高14.3%,增产原因是生物量或收获指数的提高。相比一般产量潜力品种,高产潜力品种旗叶短且宽,长宽比低于10,开花初期至灌浆中期叶基角和开角增加明显。开花至灌浆后期,高产潜力品种顶三叶的SPAD值及花后0 d和20 d的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一般产量潜力品种,群体光合速率以10:00–12:00的差异最大。此外,高产潜力品种在开花期茎鞘生物量所占比例较高,而成熟期籽粒所占比例较一般产量潜力品种高1~4个百分点。籽粒产量与小麦形态、生理参数关系密切,与灌浆期旗叶基角(r=0.947,P<0.01)和倒二叶基角(r=0.963,P<0.01)呈正相关,与旗叶长宽比(r=-0.913,P<0.01)和倒二叶长宽比(r=-0.911,P<0.01)呈负相关;与开花期顶三叶SPAD值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5、0.90和0.82(P<0.01);与成熟期穗轴干重比例呈负相关(r=-0.956,P<0.01)。本研究表明,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花后冠层叶绿素含量和群体光合速率较高,以及合理的物质分配,是高产潜力品种获得高产的生理基础。
吴晓丽李朝苏汤永禄李俊马孝玲李式昭黄明波
关键词:冠层结构群体光合速率干物质分配籽粒产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