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晓洁

作品数:22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掩味
  • 5篇养胃
  • 5篇色谱
  • 5篇薄层
  • 5篇薄层色谱
  • 4篇电子舌
  • 4篇中药
  • 3篇色谱鉴别
  • 3篇汤剂
  • 3篇香砂养胃丸
  • 3篇薄层色谱鉴别
  • 2篇药物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整体性
  • 2篇配方颗粒汤剂
  • 2篇相色谱
  • 2篇颗粒汤剂
  • 2篇口感
  • 2篇高效液相
  • 2篇高效液相色谱

机构

  • 20篇河南中医药大...
  • 17篇河南中医学院...
  • 8篇河南省食品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食品药品...

作者

  • 22篇高晓洁
  • 21篇刘瑞新
  • 14篇李学林
  • 11篇张璐
  • 9篇施钧瀚
  • 8篇王青晓
  • 7篇康冰亚
  • 6篇李振国
  • 5篇王海波
  • 4篇孟祥乐
  • 3篇宋汉敏
  • 3篇刘亚楠
  • 2篇陈小菲
  • 2篇张珊珊
  • 2篇李宇辉
  • 2篇陈鹏举
  • 1篇侯士良
  • 1篇吴子丹
  • 1篇李慧玲
  • 1篇乔延江

传媒

  • 4篇中国新药杂志
  • 3篇中国实验方剂...
  • 3篇中医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河南中医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品标准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国现代中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2014第七...

年份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并观察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1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并进行探讨。结果:21例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其中动眼神经麻痹14例,外展神经麻痹7例;9例有高血压,8例有高脂血症。患者均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2周,出院后随诊3月,痊愈13例,好转8例,痊愈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更低、糖尿病病程更短。结论:糖尿病眼肌麻痹中动眼神经受累最常见,外展神经次之;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前列地尔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眼肌麻痹安全有效。
史素琴陈小菲高晓洁巩洋阳桂新景孟祥乐张晓东
关键词:2型糖尿病眼肌麻痹前列地尔甲钴胺
基于HPLC,PCA与相似度评价的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差异规律分析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比较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的成分差异。方法:制备传统汤剂(TD)、自制配方颗粒汤剂(DGD-S)、市售A厂和B厂配方颗粒汤剂(DGD-A,DGD-B)共4类11批芍药甘草汤,采用HPLC建立指纹图谱,流动相乙腈(A)-0.05%磷酸水溶液(B,pH 2.42)梯度洗脱(0~8 min,16%A;8~35 min,16%~50%A;35~36 min,50%~100%A;36~38 min,100%~16%A;38~40 min,16%A),检测波长250 nm。以3批TD的平均信息为标准汤剂信息,从成分的出现或消失、指标性成分含量、共有峰面积、主成分分析及指纹图谱相似度共5个方面全面对比芍药甘草汤不同剂型的差异信息。结果:DGD与TD比较,未见有紫外吸收的化学成分的出现与消失。指标性成分含量差别较大,其中DGD中甘草酸铵含量均与TD存在极显著差异。DGD-A中23个共有峰峰面积的总和与TD无显著差异,而DGD-S,DGD-B的共有峰面积之和与TD存在极显著差异,二者分别相当于TD的2.5,3.2倍。在PCA中,DGD-A更接近于TD,表明其各单体成分的绝对量更接近于TD,而DGD-S,DGD-B的绝对量远大于TD。DGD-A与标准汤剂的相似度最小,表明DGD-A中各成分间的比例与标准汤剂相差较大。结论:芍药甘草汤DGD与TD间仅有成分比例的明显差异,并无成分本身的明显差异;应按比例调整某些DGD的用量以使其与汤剂等效。
刘瑞新施钧瀚张璐高晓洁李学林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传统汤剂配方颗粒汤剂甘草酸铵芍药苷
代谢组学——中药现代化的顺风车被引量:2
2017年
目前,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炮制、中药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探究中药的药效基础,如何构建中药疗效的评价方法,如何在中药栽培过程中控制其有效成分等棘手问题。中药药效的特点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因此中药药效的评价强调人或者实验动物对药物干预体系的整体作用。而代谢组学是寻找代谢产物的终端性信息、阐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靶点或受体,观察药物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以及药物分子本身的动态变化。利用现代的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契机与挑战,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学林张帆刘瑞新高晓洁桂新景康冰亚张璐施钧瀚
关键词:代谢组学中药现代化中药安全性整体性配伍减毒
基于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方法的苦度评价中评价员分级探索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建立基于经典口感评价的苦度评价中评价员的分级方法,使苦度评价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方法:以前期19次实验数据为载体,以赋值精密度和数据有效率为指标分别进行评价员初步分级,结合二者建立综合分级;基于主观赋值法给予权重,选择研究不同浓度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β-CD,γ-CD,甘草甜素(GL),甘氨酸(GLY)和可溶性大豆多糖(SSPS)对盐酸小檗碱溶液的最大抑苦度,并探讨抑苦能力与六者质量浓度关系的试验数据,以实测苦度排序、实测评分排序与已知苦度排序的接近度和苦度降低值与掩味剂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指标,用赋予权重后的全部评价员数据和已分级评价员数据2种方式进行验证。结果:HP-β-CD,γ-CD,GL和GLY的验证试验结果Ⅰ,Ⅱ和Ⅲ实测苦度排序和实测评分排序均与已知苦度排序一致,β-CD的结果Ⅰ实测苦度排序与已知苦度排序不一致,SSPS的结果Ⅰ和结果Ⅲ实测评分排序与已知苦度排序的顺序不一致。6个试验各3个结果的排序正确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少数经分级并给予权重的评价员即可得到与多数评价员一致的评价结果,在实测苦度排序和实测评分排序方面,少数经分级并给予权重的评价员,或评价员中部分给予权重,能得到更接近真实的评价结果。
张璐高晓洁桂新景施钧瀚康冰亚李学林刘瑞新
关键词:Β-环糊精甘氨酸可溶性大豆多糖甘草甜素
香砂养胃丸(水丸)质量标准改进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改进香砂养胃丸(水丸)质量标准。方法针对原标准存在的部分药材显微鉴别特征不易观察、部分药材薄层鉴别展开剂毒性大、缺少主要药味的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项目等问题,基于厂家提供的10批样品,改进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删去白术和砂仁的显微鉴别项目,替换香附薄层鉴别展开剂中的毒性试剂,增加甘草的薄层鉴别项目,增加陈皮、枳实中橙皮苷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含量测定项目。结论改进后的方法快速、准确,能够更有效控制香砂养胃丸(水丸)质量。
王青晓高晓洁刘瑞新刘亚楠王海波宋汉敏李振国
香砂养胃丸(浓缩丸)的质量标准提高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改进香砂养胃丸(浓缩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针对原标准存在的部分药材显微鉴别特征不易观察、香砂养胃系列质量标准不统一、缺少主要药味的鉴别或含量测定项目等问题,基于13个厂家提供的样品,改进其质量控制标准。结果:删去了砂仁和豆蔻的显微鉴别项目,修订木香、姜厚朴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甘草的薄层鉴别项目,增加陈皮、枳实的HPLC含量测定项目;增加姜厚朴的HPLC含量测定项目。结论:改进后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能够更有效地控制香砂养胃丸(浓缩丸)的质量。
王青晓高晓洁李宇辉刘瑞新刘亚楠王海波宋汉敏李振国
关键词:薄层色谱鉴别HPLC
中药汤剂改革和中药配方颗粒研究的新思路被引量:21
2014年
传统汤剂(TD)是中医治病的重要武器,而其制备不便等弊端严重制约其应用。中药配方颗粒(DGCM)改进了其诸多弊端,但长期未能有效推广,根本原因之一是DGCM汤剂(DGD)与TD的差异规律等基础研究薄弱。应根据中医药理论,化繁为简,以相须药对研究为切入点,通过获取LC-MS指纹图谱、血清指纹图谱、药效学等多层次指标信息,基于多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多层次结合、横纵向结合、主客观结合(权重)、图形化与抽象化结合的定性定量对比,从而综合判别其是否可等效替代,并提出不等效时的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全面总结DGD和TD的共性差异规律,凝练其初步的药性特点,为汤剂改革及DGCM的科学合理应用奠定基础。
刘瑞新施钧瀚张璐高晓洁李学林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汤剂改革单味药
清开灵注射液中水难溶性成分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溶解度测定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3种水难溶性成分黄芩苷(BCL)、胆酸(CA)、猪去氧胆酸(HA)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溶解度,为增溶研究提供基础。方法:将BCL、CA、HA制成水及不同p H值缓冲液的饱和溶液,采用HPLC法,借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清开灵注射液中难溶性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结果:(25.0±0.5)℃、p H 5.78的去离子水中,BCL的表观溶解度为0.048 7 mg·m L^(-1),为"几乎不溶或不溶"范畴;CA的表观溶解度为0.147 9 mg·m L^(-1),为"极微溶解"范畴;HA的表观溶解度非常小,在该高效液相色谱-二级阵列管检测器(HPLC-DAD)条件下未能检出;但在一定p H范围的缓冲溶液中,BCL、CA、HA的溶解度随p H增大而激增,在p H 7.6的缓冲液中,BCL、CA的溶解度分别相当于p H 5.78的去离子水中的1555倍、131倍。结论:在不同p H条件下,3种水难溶性成分的表观溶解度差异较大,应调节适宜的p H以满足制剂质量标准中对各成分含量的要求。
刘瑞新李宇辉高晓洁史新元乔延江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黄芩苷胆酸猪去氧胆酸
基于电子舌法对中药苦味化合物苦度的预测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电子舌对药物的苦度进行预测的方法。方法:以盐酸小檗碱为参比,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为模型药物,基于25位口尝评价员的口感评价结果和TS-5000Z电子舌传感器的味觉信息数据建立相应的苦度预测模型(BMP),并使用交互验证和残差分析法对模型拟合精度和优度进行评价,对电子舌预测苦味化合物苦度能力进行探索和评价。结果:本研究建立的电子舌对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苦度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95 5(P<0.01,n=6)和0.979 3(P<0.01,n=6),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是0.563 1和0.290 3;交互验证的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63 9(P<0.01,n=4)和0.953 5(P<0.01,n=4),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306 9,0.276 5;标准化残差在±2.776范围内呈随机分布,显示回归结果较好。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模型拟合精度和拟合优度均较高,能够较准确的预测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苦度,可以作为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溶液苦度预测的模型,并为其他药物苦度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
李学林桂新景刘瑞新高晓洁孟祥乐陈鹏举康冰亚张璐施钧瀚
关键词:电子舌苦参碱氧化苦参碱
药物苦度的定量化方法
目的:探索建立药物苦度的定量描述方法,为苦味药物的掩味研究奠定掩味效果评价的方法学基础。方法:参照有关文献,并结合课题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药物苦度的定量化方法有经典人群口感评价方法(简称口尝法)和味觉指纹分析...
刘瑞新张璐李慧玲张珊珊高晓洁李学林
关键词:掩味电子舌欧氏距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