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松华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多西他赛
  • 1篇多西紫杉醇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药物治疗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三维适形
  • 1篇三维适形放射
  • 1篇三维适形放射...
  • 1篇适形
  • 1篇适形放射
  • 1篇适形放射治疗
  • 1篇顺铂
  • 1篇同步放化疗

机构

  • 7篇三明市第二医...

作者

  • 7篇黄松华
  • 5篇杨力宝
  • 4篇黄琳
  • 3篇李超
  • 1篇陈仁旺
  • 1篇章斌
  • 1篇章斌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癌症进展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帕替尼在头颈部肿瘤同步放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阿帕替尼在头颈部肿瘤联合放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10例化疗不耐受复发或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先接受2周期诱导化疗,第2周期结束2周后评估化疗效果,后予口服阿帕替尼500 mg,第14日时评估局部肿瘤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同步予以放射治疗。结果10例患者接受阿帕替尼治疗后,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例,进展1例;化疗后,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0例,稳定2例(20.00%),进展8例(80.00%);不良反应在阿帕替尼组均为Ⅰ~Ⅱ级,化疗组均为Ⅲ~Ⅳ级7例。结论阿帕替尼在复发或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患者化疗无效或不耐受化疗时联合局部放射治疗有利于肿瘤的局部控制,不良反应可接受。
黄琳杨兰芳张道盛黄松华杨力宝李超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化学治疗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预防性照射的靶区勾画范围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预防性照射的靶区勾画范围。方法选取149例乳腺癌患者,均进行MRI检查,记录乳腺癌病灶位置。选取其中10例左乳腺癌且采取保乳术的患者,分别进行全乳房靶区勾画和乳腺腺体靶区勾画,比较两种靶区勾画方法的剂量学参数。结果MRI检查显示,149例患者的乳腺癌病灶均位于乳腺腺体内或乳腺腺体边缘,没有患者的乳腺癌病灶独立发生于乳腺腺体外的脂肪组织内。乳腺腺体靶区勾画的照射体积、心脏平均剂量、左肺V20均明显低于全乳房靶区勾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对保乳术后患者进行全乳预防性照射时,除原发灶部位需要外扩以降低复发风险外,靶区勾画应仅限于影像学上可见的残余乳腺腺体,无需涵盖整个乳房,从而减少全乳腺照射体积,降低肺部和心脏照射剂量,对部分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有益。
黄琳章斌黄松华杨力宝李超
关键词:乳腺癌MRI检查保乳术靶区勾画
大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肺部转移瘤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大分割三维适型放射治疗转移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CT定位,CMS治疗计划系统三维适型大分割放射治疗肺转移瘤45例,共计66个病灶,病灶大小0.5~5.0cm,〈3.0cm47个,3.0-5.0cm19个。辐射源为6MVX线,单次照射剂量5GY,隔日照射,总剂量50GW10F。结果肿瘤消失11灶(28.9%),转移灶缩小(PR)的有38灶(62.2%),总有效率74.2%,病灶〈3cm者有效率为82.97%,明显高于肿瘤≥3cm者(P〈0.01)。全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5.6%(25/45),35.6%(16/45),17.8%(8/45)。结论大分割三维适型放射治疗是治疗肺转移瘤的有效方法,其近期疗效与转移灶大小有关。
李超杨力宝章斌黄琳黄松华陈仁旺
关键词:肺转移瘤大分割
宫颈癌根治术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89例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观察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89例患者生存情况及放疗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ⅠA~ⅡA期宫颈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记录患者的放疗反应及生存率、局部控制率.结果 89例患者未发生2级以上的放疗反应.1、2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均为100%,随访期间无患者因病情进展而死亡.结论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用于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具有放疗反应较轻,生存情况较好等优点.
黄松华
关键词:宫颈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三药联合在转移鼻咽癌二线治疗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啶三药联合对转移晚期鼻咽癌的二线治疗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探讨治疗鼻咽癌的二线化疗方案。方法诊断明确放疗后转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13例,多西他赛50 mg/m^2 d1+顺铂50 mg/m^2 d1-5+5-FU 500 mg/(m^2·d) d1-5,每3周重复。化疗2个周期后根据RECTST1.1(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1.1)效评价标准和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v4.0(Common Toxicity Criteria Version 4.0)评价系统分级(0~Ⅳ)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13例患者共完成46个周期化疗,每例患者化疗周期数1~4个,中位化疗周期数为3个。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6例,稳定(SD)2例,进展(PD)2例,客观缓解率(ORR)为69%。1年生存率为84.6%(11/13)。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脱发,粒细胞和血小板、血色素中轻度减少,其余不良反应较少。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远处转移鼻咽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晚期鼻咽癌较好的二线化疗方案。
黄琳杨力宝黄松华
关键词:鼻咽癌药物疗法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
探究应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药物治疗肺鳞癌的临床疗效
2023年
目的探讨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药物在肺鳞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1月期间三明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肺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抗PD-1药物+常规治疗)20例和对照组(常规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DCR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17.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EA(4.04±0.75)ng/mL、SCCA(0.85±0.19)μg/L、CYFRA21-1(2.09±0.35)ng/m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7、7.043、8.575,P<0.05)。结论在肺鳞癌的临床治疗中,开展免疫治疗时,应用抗PD-1药物,可以有效提高疾病的控制效果。
张河衍杨力宝黄松华张金华
关键词:肺鳞癌临床疗效
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应用同步放化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院就诊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8,行同步放化疗)及对照组(n=17,仅给予单纯放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及2年总体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为94.44%,而对照组则为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总体生存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可提高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2年总体生存率。因此,可以在临床推广运用。
黄松华
关键词:中晚期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