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鹭强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2篇股骨
  • 1篇动力髋
  • 1篇动力髋螺钉
  • 1篇异体
  • 1篇异体肌腱
  • 1篇支具
  • 1篇韧带
  • 1篇手术
  • 1篇撕脱
  • 1篇撕脱性
  • 1篇撕脱性骨折
  • 1篇同种异体
  • 1篇同种异体肌腱
  • 1篇切除
  • 1篇重建膝关节
  • 1篇舟骨
  • 1篇自体
  • 1篇自体骨
  • 1篇自体髂骨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叶桂峰
  • 5篇黄鹭强
  • 4篇马军
  • 3篇杨镔
  • 2篇华强
  • 2篇赵慧毅
  • 2篇王耀宗
  • 2篇林振宗
  • 1篇崔岩
  • 1篇张英
  • 1篇陈辉东
  • 1篇孙乃坤
  • 1篇谢飞彬

传媒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在修复陈旧性腓骨小头撕脱性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在修复陈旧性腓骨小头撕脱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 年1 月至2015 年8 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1 例陈旧性腓骨小头撕脱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比较手术前后Lysholm 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和稳定度变化情况.结果11 例患者均获有效随访,随访时间6~15 个月(平均8.3 个月).术后均达到-期愈合,伤口未出现排异反应,未见腓总神经、血管损伤.术后6 个月平均Lysholm 评分为(86 ± 7)分,较术前的(19± 12)分明显好转(P 〈0.05).末次随访膝关节平均活动度为(120 ± 6)°,较术前的(34 ± 17)°明显改善(P 〈0.05);膝关节伸直位时内翻均达稳定状态,屈曲30°时内翻稳定10 例、内翻Ⅰ度不稳1 例.结论采用同种异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可明显改善陈旧性腓骨小头撕脱性骨折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临床疗效良好.
王耀宗张英马军孙乃坤叶桂峰黄鹭强杨镔
关键词:腓骨侧副韧带
PFN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黄鹭强华强叶桂峰赵慧毅
关键词:股骨骨折PFN
足舟骨切除并自体髂骨内侧柱重建治疗Müller-Weiss病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介绍足舟骨切除并自体髂骨内侧柱重建治疗Müller-Weiss病的手术技术。[方法] 2012年4月~2017年3月,收集采用足舟骨切除并自体髂骨内侧柱重建治疗Müller-Weiss病9例(11足),女性7例,男性2例;年龄50~67岁。术中显露距舟关节,切除坏死舟骨,截除楔骨近端及距骨关节面软骨,以2.0 mm克氏针自软骨下骨钻孔使创面新鲜化,取楔形带三面骨皮质自体髂骨嵌入,2块钛板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伤口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72个月,与术前比,术后3个月及随访15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AOFAS、Meary角和距跟角明显增大(P<0.05), 1例随访72个月内固定螺钉断裂。[结论]足舟骨切除并自体髂骨内侧柱重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Müller-Weiss病的方法,适用于Maceira分期4和5期患者。
杨镔谢飞彬马军林振宗陈辉东叶桂峰崔岩黄鹭强
关键词:足舟骨自体骨
体表标记法动力髋加压滑动螺钉内固定手术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动力髋加压滑动螺钉的植入方法。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先在C型臂X线机下确认复位满意后,做体表加压滑动螺钉导针在冠状面投影的位置及偏斜角度(主要为颈干角),并在髋部前面体表作一斜形标志线,作为术中参考。在矢状面的作一大腿外侧纵形线标志(主要为股骨上部轴线)。在水平面作一大腿外侧横线,为股骨大粗隆下1.5~2cm处导针进针点水平位置,术中以大腿外侧纵形线与横形线交点为导针进针点参考,冠状面体表标志线作为导针进针方向与偏斜角度的参考,C型臂X线机下确认导钉位置满意,进行动力髋固定。结果采用此方法进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8)min,一次性置钉率达94.1%。结论体表标记法进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叶桂峰马军赵慧毅华强林振宗黄鹭强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动力髋螺钉
一种新型下肢助行器的设计与初步试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下肢助行器,通过分散受力点,以减小腋部及手臂的承受力,减小压力感,减少并发症,同时易于使用,避免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无效助行,提高助行器使用时的满意度,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随机分组进入试验,采用交叉设计,第一组先用普通助行器,然后休息3h,再使用新型助行器,第二组先用新型助行器,然后休息3h,再使用普通助行器。使用后按对腋窝和手臂受力大小及患肢疲劳感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对评分结果应用SPSS进行统计运算。结果方差分析结果,P<0.001,说明模型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助行器测试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新型助行器,可通过分散受力点,减小腋部及手臂的承受力,减小压力感,减少患侧下肢疲劳感,同时易于使用,不易发生违反操作规程而致无效助行。
叶桂峰马军黄鹭强杨镔王耀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