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菊红

作品数:41 被引量:31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局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6篇骨折
  • 19篇内固定
  • 10篇钢板
  • 8篇远端
  • 7篇入路
  • 7篇内固定治疗
  • 7篇股骨
  • 6篇远端骨折
  • 6篇髓内
  • 6篇肱骨
  • 6篇螺钉
  • 6篇可吸收
  • 6篇固定术
  • 6篇钢板治疗
  • 5篇带线
  • 5篇带线锚钉
  • 5篇锁定钢板
  • 5篇可吸收材料
  • 5篇骨折固定
  • 5篇骨折固定术

机构

  • 36篇上海市浦东新...
  • 4篇浦东新区人民...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0篇丁菊红
  • 28篇邱永敏
  • 28篇沈燕国
  • 22篇胡晓亮
  • 20篇尹伟忠
  • 15篇秦惠敏
  • 15篇倪明
  • 11篇曹师锋
  • 8篇张俊
  • 7篇王健
  • 5篇沈建华
  • 5篇厉国定
  • 4篇胡牧
  • 3篇苟三怀
  • 2篇张爱敏
  • 2篇向艾力
  • 2篇孙万驹
  • 2篇方弟弟
  • 2篇李春华
  • 2篇宋鑫

传媒

  • 10篇实用骨科杂志
  • 6篇生物骨科材料...
  • 5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骨与关节损伤...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医学研究与教...
  • 1篇2013年上...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单侧与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比较单侧钢板(外侧解剖锁定钢板)与双侧钢板(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12—2014-12治疗35例A3型股骨远端骨折,按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侧钢板组(16例)和双侧钢板组(19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2组获得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3,P〈0.001);2组术中出血量(t=-1.023,P=0.314)、术后引流量(f=-0.359,P=0.722)、骨折愈合时间(t=0.455,P=0.652)、膝关节活动度(t=0.874,P=0.389)、VAS评分(t=0.103,P=0.918)及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x2=0.036,P=0.98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各有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限制负重后均愈合。结论单侧或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A3型股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单侧钢板内固定手术时间短,且可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张俊沈燕国曹师锋邱永敏尹伟忠丁菊红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接骨板重建钢板内固定
单侧与双侧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比较单侧钢板(锁定钢板)与双侧钢板(锁定钢板+重建钢板)治疗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5年5月治疗且获随访的72例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其中32例患者采用单钢板治疗,40例患者采用双钢板治疗,随访12~36个月,平均19.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开手术/微创手术、植骨/未植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膝关节活动度和功能评分。结果单钢板组与双钢板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切开手术组与微创手术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植骨组与未植骨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单、双侧钢板内固定治疗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单钢板治疗手术时间短,有更好的成本效益比,结合微创技术、必要时植骨,可以获得更佳的治疗结果。
张俊邱永敏尹伟忠丁菊红沈燕国曹师锋
关键词: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
经跗外侧切口辅助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经跗外侧切口辅助复位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并分析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应用经跗外侧切口辅助复位螺钉内固定的方法,对20例跟骨骨折进行治疗,男14例,女6例;年龄26~67岁,平均48.6岁。骨折包括舌型骨折5例,关节压缩型骨折15例,其中SandersⅡc型6例,Ⅱb型3例,Ⅱa型4例,Ⅲ型2例。12例患者采用金属螺钉固定,8例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获得12~26个月随访,平均16.6个月。术后X线片证实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2周。跟骨的长宽、高度和Bo。hler角、Gissane角均有效恢复。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优13例,良6例,优良率95%。1例患者出现轻微距下关节骨关节炎。结论经跗外侧切口辅助复位螺钉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合理把握手术适应证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前提。
倪明丁菊红曹师锋胡晓亮邱永敏
关键词:跗外侧螺钉内固定跟骨
经下腹正中切口(或)联合髂窝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介绍应用下腹正中切口(或)联合髂窝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方法和初步体会。&lt;br&gt;  方法:2009年3月-2010年2月,作者应用下腹正中切口(或)联合髂窝入路治疗10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中男5例,女5...
倪明沈燕国胡晓亮秦惠敏丁菊红邱永敏
关键词:下腹正中切口骨盆髋臼骨折
老年患者骨化性腰椎管狭窄的临床特点及手术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骨化性腰椎管狭窄症临床特点及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 5 6例手术患者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骨化、小关节突内聚增生和黄韧带肥厚骨化是造成狭窄的主要原因 ,2个以上致窄因素共同作用的临床征象较为普遍。 5 3例获随访 ,随访时间 4~ 2 4个月 ,平均 10个月。优34例 ,良 14例 ,优良率 90 6 %。结论 老年骨化性腰椎管狭窄有其特殊的临床特点 ,手术方式应因人而异 ,彻底减压兼顾保持脊柱稳定性的术式很重要。
胡晓亮丁菊红方弟弟沈建华尹伟忠向艾力
关键词:腰椎管狭窄老年人
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被引量:4
2012年
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31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40~70岁。骨折按AO分类[1]:A1型11例;A2型13例;A3型7例。
胡晓亮倪明丁菊红秦惠敏沈燕国邱永敏尹伟忠
关键词:解剖型钢板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的临床评价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评价髓外固定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1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髓外材料进行内固定。结果 189例患者获随访3个月~5年,骨折全部临床愈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标准评估,优125例,良46例,可14例,差4例,优良率90.4%,并发症发生率6.5%。结论髓外固定是治疗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和合理的手术操作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胡晓亮倪明邱永敏沈燕国丁菊红尹伟忠秦惠敏
关键词:粗隆间骨折髓外固定
经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体会被引量:47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初步体会。方法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治疗16例骨盆、髋臼骨折。术前均摄骨盆正、斜位X线片和三维CT检查,体外模拟骨折复位与固定。术中采用仰卧位或漂浮体位,通过改良Stoppa入路或联合髂窝入路与K-L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透视证实复位满意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结果切口长度6.5-12 cm,手术时间40-160 min,术中失血50-1 000 ml。术后X线片显示骨盆、髋臼骨折复位满意。16例获随访6~12个月。疗效根据Matta功能标准评定:优9例,良6例。无坐骨神经损伤、深静脉血栓和骨折再移位发生。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窝或K-L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暴露充分、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尤其适用于双侧耻骨骨折和四边形面内移的髋臼骨折。
倪明沈燕国胡晓亮秦惠敏丁菊红邱永敏
关键词: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内固定改良STOPPA入路
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3例6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8例,女245例;年龄60~97岁,平均(73.9±8.6)岁;股骨转子间骨折134例,股骨颈骨折229例;髋关节置换184例,内固定179例。采用多普勒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采集病例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既往病史、吸烟史、损伤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实验室检查(血浆D-二聚体浓度),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中输血、手术方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3例中56例检测出DVT,总体发病率15.4%。一般资料对比显示年龄≥80岁、BMI≥25 kg/m、有吸烟史、有心脑血管疾病史、高能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2 d时DVT发病率较高(P<0.05);D-二聚体≥5μg/mL时DVT发病率较高(P<0.05);手术相关资料对比显示手术时间>2 h、术中出血>200 mL、术中输血、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DVT发病率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80岁、吸烟史、手术时间>2 h、人工关节置换及D-二聚体≥5μg/mL是影响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DVT发病率较高,围手术期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采取早期积极的预防措施,降低DVT的发生率。
白云鹏邱永敏丁菊红沈燕国王健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
211例下肢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的临床评价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对211例下肢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结果进行评价。方法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为主要固定方法,对211例股骨、胫骨骨折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包括CPM在内的有序功能锻炼。结果获得随访189例,时间4~26个月,平均9个月。全组病例获得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发生,骨折延迟愈合7例,膝关节功能受限4例。按Johner-wruch标准:优158例,良22例,中9例,优良率95.2%。结论带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较好的方法,其适应证较以往有进一步的拓展,术中骨折复位与保存骨折块血供并重的理念是正确的。
胡晓亮丁菊红沈建华尹伟忠李春华杜荣富
关键词:下肢长骨骨折带锁髓内钉固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