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纳

作品数:372 被引量:1,996H指数:2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1篇期刊文章
  • 5篇科技成果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60篇医药卫生
  • 8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73篇艾滋病
  • 162篇病毒
  • 103篇感染者
  • 103篇HIV感染
  • 88篇艾滋病病毒
  • 80篇HIV感染者
  • 54篇影响因素
  • 46篇HIV
  • 44篇抗病毒
  • 42篇免疫缺陷
  • 42篇病毒治疗
  • 41篇抗病毒治疗
  • 37篇流行病
  • 37篇流行病学
  • 34篇病毒感染
  • 32篇感染率
  • 29篇肝炎
  • 27篇性行为
  • 23篇血吸虫
  • 23篇综合征

机构

  • 361篇复旦大学
  • 62篇德宏州疾病预...
  • 51篇中国疾病预防...
  • 46篇陇川县疾病预...
  • 38篇瑞丽市疾病预...
  • 37篇台州市疾病预...
  • 33篇梁河县疾病预...
  • 33篇盈江县疾病预...
  • 31篇云南省德宏州...
  • 23篇上海市闵行区...
  • 10篇浙江省台州市...
  • 9篇上海市疾病预...
  • 8篇运城市疾病预...
  • 6篇上海医科大学
  • 6篇山西省疾病预...
  • 6篇新疆维吾尔自...
  • 6篇卫生部疾病控...
  • 6篇上海市徐汇区...
  • 6篇闻喜县疾病预...
  • 5篇上海市嘉定区...

作者

  • 371篇何纳
  • 92篇段松
  • 79篇丁盈盈
  • 77篇杨跃诚
  • 68篇叶润华
  • 46篇林海江
  • 44篇王继宝
  • 40篇姚仕堂
  • 38篇姜庆五
  • 37篇项丽芬
  • 37篇杨世江
  • 35篇高眉扬
  • 34篇唐仁海
  • 32篇张铁军
  • 29篇高洁
  • 28篇沈伟伟
  • 25篇周素娟
  • 24篇陈潇潇
  • 23篇韩文香
  • 21篇濮永成

传媒

  • 64篇中华流行病学...
  • 61篇中国艾滋病性...
  • 45篇中华疾病控制...
  • 31篇上海预防医学
  • 29篇中国初级卫生...
  • 15篇中华预防医学...
  • 13篇中国血吸虫病...
  • 12篇中国健康教育
  • 1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0篇复旦学报(医...
  • 7篇中华传染病杂...
  • 6篇中国农村卫生...
  • 4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病毒病杂...
  • 3篇卫生研究
  • 3篇疾病控制杂志
  • 3篇中国寄生虫学...
  • 3篇中国疫苗和免...
  • 2篇中国消毒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18篇2023
  • 20篇2022
  • 24篇2021
  • 17篇2020
  • 24篇2019
  • 12篇2018
  • 26篇2017
  • 30篇2016
  • 25篇2015
  • 16篇2014
  • 27篇2013
  • 29篇2012
  • 19篇2011
  • 20篇2010
  • 12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3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来听我们的故事——十六名上海中年站街女性性工作者访谈记录
<正>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建立经济特区,推动了沿海城市的发展。女性性工作者自改革开放开始,人群规模与日俱增,时至今日,性工作者在中国已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郑煌Frank Wong何纳宁镇李兰英Jennifer Huang
文献传递
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定量研究被引量:14
1996年
在山丘型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居民接触疫水行为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发现.男性接触疫水以生产性为主,女性则以生活性为主;人群接触疫水强度随年龄而增长,50岁以后则逐渐减少;疫水接触的季节高峰在春夏两季,尤其是5月和8月的农忙时节;上午是接触疫水的高峰时间.山丘型疫区居民接触疫水的调查结果增进了对该类地区血吸虫病流行特征的了解.
何纳袁鸿昌姜庆五张绍基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山丘型
前言
2017年
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任务为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何纳
艾滋病防治若干创新研究及其应用
丁盈盈何纳吴琼海林海江裘丹红
项目综合应用EPP与Spectrum模型对台州地区进行疫情估计和预测,并模拟分析抗病毒治疗对疫情的影响,表明中国艾滋病低流行区可综合运用EPP与Spectrum两大模型对艾滋病疫情进行估计和预测;将行为网络理论运用于艾滋...
关键词: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抗病毒治疗
云南省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及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云南省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为今后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10年526人和2011年423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2010年为66.5%,2011年为75.4%;有0.8%的人曾有吸毒史,均未曾注射;有3.3%的人在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29.03%。最近一年发生临时性行为比例2011年(12.7%)低于2010年(24.7%);坚持使用安全套2011年(7.8%)高于2010年(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63.6%的人在最近一年未接受过艾滋病预防相关服务。结论陇川县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相对较高,但高危性行为发生率亦较高,艾滋病相关预防服务的接受率较低。今后在进行艾滋病知识教育的同时,应加强高危性行为相关知识健康教育。
李文才段启祥濮永成韩文香张红梅张好芬尹留香何志群郭艳华郭彩红李罕岩刀庆芬赵忠林段松何纳张铁军
关键词:外来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
上海市闵行区外来育龄妇女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上海市闵行区外来流动育龄妇女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知晓情况、检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前来闵行区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体检的妇女400人,进行面对面的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外来育龄妇女VCT知晓率较低,仅有38.8%的被调查者听说过VCT,在听说过VCT服务的人中有49.7%的人不知道可以在什么机构得到VCT服务。当调查对象被告知有免费的艾滋病咨询检测时,有75.5%的对象表示愿意接受免费的VCT服务。多因素分析显示,与接受VCT有关的因素为有较高的HIV知识水平和知晓VCT。结论需要进一步提高外来流动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和VCT知晓率,以增强她们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意识,促进该人群艾滋病VCT工作。
张红梅张铁军何纳田秀红刘莉君陈丽青
关键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
我国部分地区乡镇卫生院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探讨我国现有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和可行的应对策略。方法:按区域划分在全国抽取54个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乡镇卫生院普遍基础设施有限,缺乏急诊急救和简单手术必备的装备;(2)调查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3)卫生服务不能满足需求,卫生资源利用率低。结论:应加大政府投入,改善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升卫生服务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业务水平。
赵琦赵根明谢昀雷正龙池延花郭京平何纳韦建国姜庆五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卫生政策
山西省侯马市外来女性务工人员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山西省侯马市外来女性流动人口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配额抽样的方法在市场、饭店、宾馆等女性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工作场所里招募外来女性务工人员700名,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女性流动人口对HIV/AIDS和VCT的知晓率低,开展免费的VCT门诊点后,59.1%表示愿意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最希望接受VCT的地点或方式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3%)、医院门诊(28.3%)、上门服务(20.8%)和计划生育门诊(8.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接受艾滋病VCT意愿相关联的因素为:有较高的HIV/AIDS知识水平、不歧视HIV感染者和有过HIV检测史。结论有必要在流动人口聚集的社区开展旨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VCT知晓率和推动VCT的开展以及消除对HIV感染者歧视的健康教育。
高眉扬何纳张金玲申学武秦世雄姜庆五
关键词: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女性流动人口
在上海市长途货运卡车停车场内开展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报告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在上海地区长途货运卡车(简称长卡)停车场内长卡司机艾滋病自愿免费咨询检测(VCT)使用效果。方法在长卡停车场内设立VCT工作室,对主动接受VCT服务的长卡司机进行问卷调查。以VCT为平台,开展多种艾滋病性病预防干预措施。结果有455名长卡司机主动自愿接受VCT服务,没有检测出HIV阳性,有4例梅毒RPR阳性。绝大多数人知晓HIV经血、性、母婴3个传播途径。有38.9%的长卡司机自述近1年与暗娼发生性行为,其中相当部分人不能坚持使用安全套。214名长卡司机(47.0%)之前从未听说过VCT,在之前听说过VCT的241人中有49.0%不知道当地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提供VCT服务。86.1%的长卡司机觉得自己没有感染艾滋病的可能。结论长卡司机中对感染艾滋病风险意识淡薄,该流动群体中嫖娼行为普遍,安全套使用率仍有待提高,自愿接受VCT的长卡司机中HIV感染率低。在长卡停车场内设立VC点,同时开展各种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干预活动是可行的。
姚经建田秀红王烨张久华黄虹范赟高眉扬杨瑛何纳
关键词:艾滋病停车场自愿咨询检测
上海市闵行区2005-2016年梅毒疫情分析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了解上海市闵行区2005—2016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闵行区2005—2016年报告和监测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6年闵行区共计报告梅毒11 394例,发病率42.9/10万,其中Ⅰ、Ⅱ、Ⅲ期、胎传、隐性梅毒发病率分别为10.3/10万、13.4/10万、0.3/10万、2.3/10万、16.6/10万。2009年为发病高峰,发病率为59.1/10万。报告的病例中本辖区人口占62.4%,外省市占37.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1.1∶1;25~54岁报告最多,占61.1%,55岁以上年龄组呈明显上升趋势;按户籍分组后,本地以25~64岁为主,占74.2%,男女性别比1.3∶1;外省市以15~44岁为主,占79.1%,男女性别比0.8∶1。女性感染者较男性更为年轻化,15~34岁人群分别占比50.0%和29.3%。本市55岁以上男性、25~54岁女性及外省市15~44岁女性以隐性梅毒为主;本地55岁以下、外省市65岁以下男性以Ⅰ期、Ⅱ期梅毒为主。户籍、性别、年龄、梅毒类型两两经χ~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上海市闵行区梅毒发病趋势呈先上升后下降并趋缓,需加强监测,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女性及本市老年人口梅毒的主动筛查力度,控制梅毒的蔓延和传播。
严华美杨瑛张星灿赵琬毕辰辰苏华林何纳
关键词:梅毒流行病学疫情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