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博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4篇脱细胞
  • 2篇短肽
  • 2篇整合素
  • 2篇整合素受体
  • 2篇噬菌体
  • 2篇噬菌体展示
  • 2篇噬菌体展示技...
  • 2篇受体
  • 2篇鼠脑
  • 2篇特异
  • 2篇特异性
  • 2篇特异性结合
  • 2篇去离子
  • 2篇去离子水
  • 2篇颅内
  • 2篇免疫
  • 2篇脑组织
  • 2篇菌体
  • 2篇胶质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州市妇女儿...
  • 1篇广东省人民政...

作者

  • 10篇侯博
  • 6篇郭英
  • 6篇叶卓鹏
  • 5篇何海勇
  • 4篇张保豫
  • 4篇李文胜
  • 4篇蔡梅钦
  • 3篇陈川
  • 3篇凌聪
  • 3篇秦峰
  • 2篇黄振超
  • 2篇龚瑾
  • 2篇罗伦
  • 2篇苏家豪
  • 2篇黄腾超
  • 1篇龚谨
  • 1篇梁朝峰
  • 1篇王辉
  • 1篇陈少红

传媒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萃取法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去髓鞘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评价改良化学方法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的去髓鞘与脱细胞效果。【方法】12只成年SD大鼠(230~280g),取双侧坐骨神经,随机分为3组,每组8例,分别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Hudson组:采用Triton X-200、磺基三甲铵乙内酯-10(SB-10)、磺基三甲铵乙内酯-16(SB-16)处理;改良组:采用Triton X-200、SB-10、SB-16联合脱氧胆酸钠(SDC)及过氧乙酸(PAA)处理。处理后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查,观察脱细胞、去髓鞘程度及基底膜保存情况。【结果】形态学检查显示,与对照组相比,Hudson组中的细胞核结构完全消失,甲苯胺蓝染色为散在同心圆状的髓鞘结构,透射电镜下显示髓鞘板层成分保留,但有崩解断裂,轴突依然存在;改良组细胞核完全去除,与Hudson组不同的是,甲苯胺蓝染色显示为不规则多孔状结构,髓鞘成分消失,透射电镜下显示髓鞘及轴突成分彻底去除,基底膜管壁结构清晰并完整保留。【结论】改良萃取法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能够有效地去除细胞和髓鞘成分,同时基底膜管结构保留完整。
侯博李文胜秦峰王辉何海勇龚谨叶卓鹏张保豫郭英
关键词:萃取法脱细胞支架髓鞘
一种高表达特定类型整合素的外泌体-拟整合素短肽-靶细胞体系的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通过前期手段筛选获得能够稳定分泌特定整合素类型的外泌体,然后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能够特异性结合该特定整合素类型的短肽(拟整合素短肽),作为特定整合素类型的配体。进一步地,筛选获得的外...
侯博季婉青文学军
异种源性脱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可行性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神经支架修复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以兔源性胫神经为原材料,通过萃取技术制备脱细胞神经支架;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IHC)、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检测技术评价脱细胞效果;体内实验部分采用坐骨神经离断模型,按照移植物的不同,将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异种神经支架移植组(实验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对照组),术后12周内,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3^+、CD4^+、CD8^+淋巴细胞含量,以判定机体免疫系统情况;通过神经功能测定及形态学手段评价10 mm缺损神经的修复效果。结果:支架内的细胞和髓鞘成分能够彻底去除,基底膜管状结构保留较为完整。术后1、4、12周时间点,实验组大鼠外周血CD3^+、CD4^+、CD8^+淋巴细胞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周及12周后,两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移植物内的再生轴突数量、再生髓鞘厚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种神经脱细胞支架干预10 mm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并不会引起机体系统性排斥反应,同时能够有效促进损伤神经再生。
陈少红季婉青侯博
关键词:异种神经再生免疫排斥反应
颅内压监测在高龄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高龄颅脑外伤患者救治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4—2016-06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高龄颅脑外伤患者85例。观察组45例于受伤24h内行ICP监测,平均监测时间(6.14±1.5)d;观察组ICP持续>20mmHg时应用脱水治疗,若持续>25mmHg,应用脱水药物效果不明显,且患者意识进行性下降、连续头部CT显示脑内血肿增加或脑水肿加重的患者施行手术。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根据经验决定脱水和手术方案。比较2组脱水药物用量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人均甘露醇使用剂量为(30.4±16.3)g/d,较对照组的(45.8±15.3)g/d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病死率较对照组低,植物生存状态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监测可提高高龄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并可评估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凌聪叶卓鹏侯博蔡梅钦
关键词:颅内压监测高龄颅脑外伤脑内血肿预后
一种高表达特定类型整合素的外泌体-拟整合素短肽-靶细胞体系的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通过前期手段筛选获得能够稳定分泌特定整合素类型的外泌体,然后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能够特异性结合该特定整合素类型的短肽(拟整合素短肽),作为特定整合素类型的配体。进一步地,筛选获得的外...
侯博季婉青文学军
一种脱细胞脑组织三维支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细胞脑组织三维支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用碱性去离子水(pH?9-10)处理大鼠脑组织。
侯博郭英李文胜蔡梅钦秦峰叶卓鹏何海勇黄振超凌聪陈川罗伦龚瑾张保豫苏家豪黄腾超王伯丞
文献传递
一种脱细胞脑组织三维支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细胞脑组织三维支架,具体地说,本发明提供的脱细胞脑组织三维支架是使用碱性去离子水(pH?9-10)处理大鼠脑组织获得。
侯博郭英李文胜蔡梅钦秦峰叶卓鹏何海勇黄振超凌聪陈川罗伦龚瑾张保豫苏家豪黄腾超王伯丞
文献传递
内质网应激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诱导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干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索内质网应激(ER stress)通过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GSC)凋亡的机制。【方法】临床获取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组织标本,剪碎、胰酶消化、过滤、去除红细胞后,培养GSC;免疫荧光技术检测GSC抗原CD133、GFAP、Nestin、A2B5的表达;caspase3/7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衣霉素(Tun)和毒胡萝卜素(Thap)对GSC的凋亡作用及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同时Western blot分析凋亡蛋白caspase3,ER stress标志蛋白C/EBP同源性蛋白(CHOP)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标志蛋白AKT、m TOR表达水平;使用si RNA沉默CHOP基因后,检测上述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周后肿瘤干细胞球形成,并可以表达CD133、GFAP、Nestin、A2B5等GSC抗原。ER stress激活后,可诱导GSC凋亡及降低细胞增殖活性,CHOP表达上调而p-m TOR、p-AKT(Ser473)、p-AKT(Thr308)表达下调;相反,沉默CHOP基因后,ER stress被抑制,上述效应减弱。【结论】ER stress可能通过负性调节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诱导GSC凋亡。
张保豫侯博何海勇李文胜梁朝峰叶卓鹏郭英
关键词: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肿瘤干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
大鼠脑皮质未成熟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原代培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皮质未成熟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原代培养技术。方法采用差速贴壁法清除成纤维细胞及酶消化去除少突胶质细胞污染,应用免疫荧光进行细胞鉴定。取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双重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生长过程的分化状态。结果细胞形态观察提示:6~14d细胞呈均匀扁平多角状,16d后部分细胞肥大增生,呈成熟状态。免疫组化染色显示:GFAP(+)细胞达97%。免疫荧光双重标记发现:16d后细胞表达vimentin和nestin这两种蛋白减弱。结论本实验技术可获得纯度高,形态和功能良好,表达稳定的大鼠脑皮质未成熟星形胶细胞。
吴炎宇侯博王伯丞郭英
关键词: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波形蛋白巢蛋白
颅内多发转移性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一例
2014年
滤泡树突状细胞属于非淋巴细胞,它通过表达、维持B细胞抗原以及刺激B细胞增生和分化来参与人体免疫系统。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follicular dendritic cell sarcoma,FDCS)是一种罕见的肿瘤,通常起病于各部位淋巴结,多见于颈部、纵隔以及腋下区。但也有近1/3的病例起病于淋巴结外组织或器官。1986年,Monda等首先报道了4例FDCS,而至今国内外只有少量起源于淋巴结外的FDCS病例被报道。
陈川叶卓鹏蔡梅钦何海勇侯博郭英
关键词: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颅内转移免疫组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