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昀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细胞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NK细胞
  • 2篇亚群
  • 2篇人外周血
  • 2篇人NK细胞
  • 2篇T细胞
  • 2篇CD4^+
  • 2篇IFN-Γ
  • 2篇IL-12
  • 2篇IL-21
  • 2篇IL-22
  • 2篇表型
  • 1篇粘膜
  • 1篇粘膜组织
  • 1篇人脐
  • 1篇人脐带
  • 1篇人脐带血
  • 1篇杀伤

机构

  • 10篇中山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州市恺泰生...

作者

  • 10篇吴长有
  • 10篇刘昀
  • 3篇王慧
  • 2篇李琴
  • 2篇范艳莹
  • 2篇李丽
  • 2篇付笑迎
  • 2篇尹凌凡
  • 2篇杨滨燕
  • 1篇李祖望
  • 1篇乔丹
  • 1篇兰平
  • 1篇张建平
  • 1篇冯敛
  • 1篇李子涛
  • 1篇权志博
  • 1篇何晓生
  • 1篇陈慧
  • 1篇黄凤玉
  • 1篇李华斌

传媒

  • 4篇免疫学杂志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命科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4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与外周血中记忆性IL-22^+T淋巴细胞频率及表型的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与外周血中IL-22+T淋巴细胞的频率及其表型特征。方法分离人肠道正常粘膜与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anti-CD3+anti-CD28刺激后,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IL-22的产生及其与IFN-γ、IL-17的关系,分析IL-22+T淋巴细胞CD45RO,CD62L,CCR7,CCR6,CCR10,CCR4等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与anti-CD3+anti-CD28刺激外周血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产生少量的IL-22(0.6%;0.57%)相比,肠道粘膜CD4+T细胞产生大约3.15%的IL-22,CD8+T淋巴细胞产生4%左右的IL-22。此外,肠道粘膜CD4+和CD8+T细胞中存在一群产生IL-22并独立于Th1、Th17,Tc1、Tc17的细胞亚群。肠道粘膜IL-22+T细胞表达较高比例的CD45RO,其中部分细胞表达CCR7,而较少表达CD62L。进一步研究表明,肠道粘膜CD4+IL-22+和CD8+IL-22+T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CCR10(55.3%;73.9%),部分细胞表达CCR6或CCR4。结论人肠道正常粘膜组织中IL-22主要由效应型或中央型记忆T细胞产生,部分IL-22+T细胞独立于Th1、Th17,Tc1、Tc17细胞亚群。
王慧刘昀付笑迎兰平何晓生吴长有
关键词:IL-22T淋巴细胞表型特征
TLR7/8配体(R848)对人NK细胞杀伤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R848对人自然杀伤细胞(NK)杀伤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纯化NK细胞,加或不加R848进行培养。分别在0、2、6、24、48h收集培养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R848对NK细胞表面活化分子CD25和CD69表达的影响;检测R848活化的NK细胞杀伤靶细胞K562的作用、通过检测颗粒酶A、B、穿孔素、TRAIL和NK细胞与靶细胞共孵育后CD107a/b的表达,探讨R848促进NK细胞的杀伤功能机制。结果 R848活化的NK细胞在培养24h时CD69和CD25分子的表达百分率和平均荧光密度达到峰值,随后活化分子的表达有所下降;R848活化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功能明显增强,TRAIL在不同NK细胞亚群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当NK细胞与K562共孵育后,R848活化的NK细胞表面CD107a/b的表达较未刺激条件明显增加。结论 R848可直接作用于NK细胞促进其杀伤功能,其作用机制与NK细胞活化后释放颗粒酶和穿孔素增加,并且TRAIL的表达增加有关。
范艳莹付笑迎尹凌凡刘昀吴长有
关键词:NK细胞TLR杀伤功能
鞭毛蛋白与IL-12协同诱导人NK细胞产生IFN-γ机制的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细菌鞭毛蛋白(flagellin)与IL-12协同诱导人NK细胞产生IFN-γ的作用和机制。方法:自正常人静脉血中分离PBMCs,分别与培养液(medium)、flagellin、IL-12或flagellin+IL-12共同培养。三天后,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收集初次培养组细胞,洗去刺激后进行二次培养,检测IFN-γ的产生。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上IL-12Rβ1和TLR5的表达情况。结果:一次培养的结果表明,flagellin或IL-12单独刺激PBMCs可诱导较低水平IFN-γ的产生。共同刺激下,可协同诱导高水平IFN-γ产生。二次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剂量IL-12的刺激flagellin初次培养组细胞,IFN-γ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的增加;IL-12初次刺激组细胞在flagellin的二次刺激下,IFN-γ的产生亦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流式结果表明,flagellin可上调NK细胞IL-12Rβ1的表达。IL-12可上调NK细胞TLR5的表达。结论:flagellin通过上调NK细胞IL-12Rβ1的表达,IL-12通过促进NK细胞TLR5的表达,从而协同诱导IFN-γ的产生。
李琴刘昀吴长有
关键词:鞭毛IL-12NK细胞IFN-Γ
人外周血和扁桃体中Tfh细胞与其他Th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比较观察人外周血和扁桃体Tfh细胞的表型以及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分离正常人PBMC及扁桃体单个核细胞,利用anti-CD3+anti-CD28或PMA+ionomycin刺激后,采用ELISA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细胞因子的产生,分析Tfh与Th1、Th17、Th22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结果与PBMC中CD4+T细胞不同,扁桃体CD4+T细胞高表达CXCR5和CD45RO,低表达CCR7和CD62L;与PBMC中CD4+T细胞相比,扁桃体CD4+T细胞IL-21和IL-17产生水平较高,IFN-γ产生水平较低,IL-22水平无显著差异;外周血和扁桃体CD4+T细胞中均存在一定比例的IL-21+IL-17+双阳性、IL-21+IL-22+双阳性、IL-21+IFN-γ+双阳性细胞,IL-21单阳性细胞在扁桃体CD4+T细胞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外周血;外周血和扁桃体CD4+CXCR5+细胞除表达IL-21外,还表达IL-17、IL-22和IFN-γ。结论扁桃体中存在较多数量的Tfh细胞,大多数Tfh细胞是不同于Th1、Th17和Th22的细胞亚群。
冯敛刘昀王慧李祖望李华斌吴长有
关键词:滤泡辅助性T细胞CXCR5IL-21TH细胞亚群
人外周血CD4^+ IL-21^+记忆T细胞的特征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1(IL-21)的产生细胞及其特征。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为不刺激或anti-CD3(OKT3)、OKT3+anti-CD28、PMA+ionomycin刺激四个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产生IL-21的细胞亚群。PMA+ionomycin刺激PBMC、纯化CD4+、CD4+CD45RA-、CD4+CD45RA+细胞、脐带血单个核细胞(CB-MC),FCM分析产生IL-21细胞的表型特征和IL-21与Th1、Th2、Th17和Th22细胞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与OKT3、OKT3+anti-CD28相比,PMA+ionomycin能诱导最高量的IL-21产生。产生IL-21的主要细胞为CD4+T细胞,少数CD8+T细胞。CD4+IL-21+T细胞表达CD45RO,不表达CD45RA,其中部分细胞表达CCR6、CCR7或CXCR5。CD4+CD45RA-细胞表达IL-21远高于CD4+CD45RA+细胞。进一步研究表明,PBMC产生IL-21,而CBMC不产生。此外,大约24%的CD4+IL-21+细胞表达IFN-γ,小于10%CD4+IL-21+细胞表达IL-4、IL-17或IL-22。结论:人PBMC在多克隆刺激的条件下,可以诱导IL-21的产生。产生IL-21的主要细胞亚群具有记忆CD4+T细胞的表型。其中一部分CD4+IL-21+T细胞的表型独立于Th1、Th2、Th17和Th22细胞亚群。
刘昀李丽黄凤玉吴长有
关键词:IL-21T细胞
环孢素A对白色念珠菌诱导产生IL-17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研究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在白色念珠菌刺激条件下,环孢素A(CsA)对IL-17产生的影响。方法:PBMCs用白色念珠菌+抗CD28单克隆抗体(mAb)刺激后,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L-17及IFN-γ的水平。同时利用ELISPOT法检测IL-17产生细胞的频率。结果:CsA对白色念珠菌刺激条件下诱导的PBMCs产生的IL-17与IFN-γ均为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且对IL-17的抑制率高于IFN-γ,而且CsA在培养的早期和晚期均能抑制IL-17与IFN-γ的产生。同时,与单独白色念珠菌刺激相比,加入CsA后,能抑制IL-17产生细胞的频率。结论:CsA剂量依赖性抑制白色念珠菌诱导产生IL-17,进一步证明了CsA用于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疗效。
权志博刘昀李琴乔丹吴长有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白细胞介素17
绿脓杆菌制剂与IL-12在诱导人NK细胞IFN-γ产生中的协同作用被引量:22
2007年
探讨绿脓杆菌制剂(piliated Pseudomonas Aeruginosa,PPA)与IL-12协同诱导人PBMC和NK细胞IFN-γ的产生。分离健康人PBMC和纯化NK细胞分别与培养液、PPA、IL-12或PPA+IL-12共同培养,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无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的水平。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在单个细胞水平上分析PPA和IL-12诱导IFN-γ产生的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单独应用亚适剂量的IL-12或PPA刺激人PBMC或纯化NK细胞,不能诱导或只能诱导低水平IFN-γ的产生。当PPA和IL-12共同与人PBMC或纯化NK细胞孵育后,PPA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IL-12协同诱导PBMC和纯化NK细胞产生大量IFN-γ。细胞亚群分析的结果表明,PPA和IL-12协同诱导CD56+NK细胞产生IFN-γ,但对CD4+T和CD8+T细胞无明显作用。PPA与IL-12协同促进NK细胞IFN-γ的产生,提示PPA和IL-12能直接刺激NK细胞发生免疫应答。
刘昀范艳莹李丽尹凌凡杨滨燕张宜俊吴长有
关键词:NK细胞绿脓杆菌制剂IFN-ΓIL-12
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维持和功能被引量:9
2010年
免疫记忆是指机体在对某一抗原产生特异性识别及应答的同时,记住该抗原,当再次遭遇同一抗原时,能发生快速和强烈的免疫应答。树突状细胞吞噬病原微生物后,通过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提呈抗原短肽段,与T细胞相互作用。在T细胞抗原受体信号和共刺激信号的协同作用下,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收缩,小部分细胞作为记忆细胞长期存活。免疫记忆T细胞在表型特征和功能上都存在多样性。深入研究机体记忆性T细胞的特征,不仅能指导新型疫苗的设计,而且可望帮助治疗疾病。
刘昀吴长有
关键词:T细胞细胞因子
人脐带血与周围血中NKT细胞频率、亚群、表型及功能的比较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比较足月产新生儿脐带血和正常人周围血NKT细胞的频率、亚群、表型特征及功能。方法分离足月产新生儿脐带血CBMCs和正常成年人周围血PBMCs,流式细胞术检测TCRvβ11、CD4、CD8、CD45RA、CD62L、CCR7等表面分子的表达及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产生。结果 CBMCs和PBMCs中CD3+TCRvβ11+NKT细胞的平均频率分别为0.35%和0.33%,二者无显著差别。CBMCs中CD4+NKT细胞频率(67.39%)高于PBMCs中CD4+NKT细胞频率(54.08%),但CD8+NKT细胞,PBMCs明显高于CBMCs(22.35%对5.86%),CD4-CD8-NKT二者相差无统计学意义。CBMCs中CD3+TCRvβ11+CD45RA+NKT细胞的频率(88.37%)高于PBMCs(61.32%)。CBMCs中CD62L(56.66%对49.60%)和CCR7(22.64%对20.03%)的比例稍高于PBMCs,但其差别无显著性。未刺激CBMCs和PBMCs中CD3+TCRvβ11+NKT细胞均不产生IL-4和IFN-γ,PMA+Ionomycin刺激后,CBMCs中CD3+TCRvβ11+NKT细胞仍不能产生IL-4和IFN-γ,但PBMCs中CD3+TCRvβ11+NKT细胞却有6.74%产生IL-4、26.96%产生IFN-γ、1.26%同时分泌IL-4和IFN-γ,产生细胞因子的CD3+TCRvβ11+NKT细胞主要为记忆性NKT细胞。结论 CBMCs和PBMCs中CD3+TCRvβ11+NKT细胞的亚群、表型和功能均存在一定差别,记忆性NKT细胞可能与其再次免疫应答相关。
李子涛杨滨燕刘昀王慧张建平陈慧吴长有
关键词:NKT细胞亚群表型
Th22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0年
刘昀吴长有
关键词:H22细胞CD4^+IL-13IL-22CCR6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