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楠

作品数:100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01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主题

  • 45篇细胞
  • 34篇基因
  • 19篇抗原
  • 16篇干细胞
  • 16篇白细胞
  • 15篇造血
  • 15篇造血干
  • 14篇造血干细胞
  • 14篇造血干细胞移...
  • 14篇干细胞移植
  • 14篇白血
  • 14篇白血病
  • 12篇人类白细胞
  • 12篇人类白细胞抗...
  • 12篇细胞抗原
  • 10篇分子
  • 9篇多态
  • 9篇多态性
  • 9篇淋巴
  • 9篇汉族

机构

  • 51篇解放军第30...
  • 2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8篇解放军第40...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国家生物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作者

  • 99篇刘楠
  • 81篇奚永志
  • 64篇孙玉英
  • 50篇梁飞
  • 41篇金荔
  • 29篇袁方
  • 27篇郭斯启
  • 20篇骆媛
  • 20篇孔繁华
  • 15篇刘曙光
  • 15篇刘金锋
  • 12篇崔建武
  • 12篇孔繁华
  • 11篇屠敏
  • 11篇宋新强
  • 10篇陈兴国
  • 7篇习彩霞
  • 7篇袁志宏
  • 7篇赵晓
  • 6篇郑黎燕

传媒

  • 8篇中国实验血液...
  • 7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中国输血杂志
  • 6篇中国误诊学杂...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第八届全国免...
  • 4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军事医学
  • 3篇第10届全国...
  • 3篇中国免疫学会...
  • 2篇生物技术通讯
  • 2篇中国科学(C...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器官移植...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3篇2006
  • 13篇2005
  • 10篇2004
  • 10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8篇2000
  • 3篇1999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A-B27和ERAP1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遗传易感性的关联研究
目的:探讨HLA-B27基因亚型及内质网氨基肽酶1(E RAP1)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性。方法:选用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602例AS病例和同地域619例健康无关个体进行病例对照研究。HLA-B2...
张志坚衰方粱飞刘楠孙玉英奚永志
HLA-B*2704重链胞外功能区基因片段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的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克隆及可溶性表达HLA-B*2704重链胞外功能区,并对其生物学功能进行初步鉴定。方法:以HLA-B位点全长cDNA为模板,用PCR-SSP方法扩增HLA-B*2704重链胞外区cDNA,经测序鉴定后与pET32a可溶性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其重组原核表达系统,并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及微量淋巴细胞毒阻断实验初步鉴定该蛋白的特异性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扩增出HLA-B*2704重链胞外功能区cDNA片段,构建的HLA-B*2704 cDNA-pET32a可溶性原核表达载体可在大肠杆菌BL21表达系统中得到较好表达,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通过Western印迹鉴定了表达蛋白的特异性;通过微量淋巴细胞毒阻断实验发现该重组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并可特异性阻断HLA-B27阳性细胞的微量淋巴细胞毒反应。结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HLA-B*2704重链胞外功能区,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机理研究及特异性阻断药物的筛选提供了实验基础和新的靶标。
于坤袁方代东发梁飞刘楠赵晓郝玉娜奚永志孙玉英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
<正>肾细胞癌约占成人癌症的2%,男女之比为3:2,大多数的肾脏实体肿瘤属恶性。临床症状为肉眼或镜下血尿、腰痛、扪及肿块和不明原因的发热。高血压可因节段性缺血或肾蒂压迫而发生,有时因促红细胞生成素活性增高而出现继发性的红...
刘楠任爱芳周言新霍红尤成升
文献传递
新型重组IL6D24PE4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理化分析
2004年
为了对构建成功的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的部分物化表征进行分析鉴定 ,采用Edman法、SDS PAGE法、胰蛋白酶消化的MALDI TOF MS质谱法、蛋白印迹法和MTT法分别测定该融合蛋白的N 末端 6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肽谱、抗原特异性以及靶向杀伤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 :所构建表达纯化的新型重组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N末端 6个氨基酸序列为Met Ile Asp Lys Gln Ile ,而IL 6缺失 2 4个氨基酸后的原序列为Ile Asp Lys Gln Ile ,由于采用了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因此在N末端第 1位多出了 1个Met,经12 %SDS PAGE蛋白电泳和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计算 ,其相对分子量为 5 8.75kD ,与理论值 5 6.9kD相比误差在5 %之内。MALTI TOF MS质谱测定共获得 10个与理论预测值相符的肽段 ,经瑞士生物信息研究所的EXPASY分子生物服务网站的Peptident数据库搜索证明 ,在分子量为 5 7kD左右的范围内未检索到与上述条件相符的已知蛋白 ,证明本融合蛋白为全新蛋白 ,与预测的目的蛋白相符。WB实验显示IL6D2 4 PE4 0KDEL外毒素融合蛋白能与IL 6及PEA抗体特异性结合。MTT生物活性测定表明 ,该融合蛋白对表达IL 6R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U2 66产生特异性杀伤 ,而对不表达IL6R的CEM淋巴细胞系无任何杀伤。结论
崔建武郭斯启孙玉英刘楠梁飞奚永志
关键词:纯化鉴定
GVHD病因学的新视野:HLA分子三维结构研究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进一步探索GVHD的发病机理 ,提高临床移植疗效。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微量淋巴细胞毒试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 ;基因分型采用PCR SSP方法 ,对基因亚型进行DNA测序 ,再进行HLA三维结构模拟。结果 :① 4名骨髓移植患者中 ,例 1供 受体间HLA Ⅰ、Ⅱ类血清学分型相合 ,DQB1基因亚型不同 ,例 2、3、4均有 1个Ⅰ类抗原 (分别为HLA A、B和A)血清学分型不合和 1个基因亚型不同。HLA三维结构模拟例 1、3、4供 受者差别明显 ,骨髓移植后发生了Ⅲ~Ⅳ度GVHD ;例 2三维结构模拟差别不明显 ,仅发生Ⅰ度GVHD ;② 4个病例供 受体间HLA分子分别相差 14、17、2 0、12个氨基酸 ,相差数量与GVHD无相关性 ;3例重度GVHD供 受体的HLA分子三维结构均在抗原结合区的β转角处出现明显差异 ,而 1例轻度GVHD则无明显差异。 结论 :当异基因骨髓移植供 受体间HLA基因亚型不同时 ,移植后发生GVHD的程度与HLA分子三维结构差别大小有密切关系 ;三维结构的差别又与差异氨基酸所处的位置有关 ;GVHD与抗原氨基酸差别的数量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孔繁华孙玉英奚永志任素萍金荔陈兴国刘楠屠敏郭斯启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髓移植
HL-60细胞中IL6基因的克隆及鉴定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为探索性构建重组人白细胞介素6-绿脓杆菌外毒素融合蛋白(IL6-PE40)以选择性杀伤高表达IL6受体(IL6R)的白血病细胞,本研究试图从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中克隆N-末端缺失24个氨基酸的人IL6基因(IL6cDNA)并构建含此基因的重组质粒。方法:根据IL6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可扩增IL6cDNA的特异性引物;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IL6基因的重组质粒pUC-IL6。结果与结论:本文首次从HL-60中扩增出预期480bp的IL6cDNA,将其克隆至pUC18质粒中,命名为pUC-IL6,并经EcoRI/BamHI双酶切电泳及序列分析鉴定加以确证,为进一步构建重组人IL6-PE40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黎燕奚永志孔繁华鱼咏涛金荔陈兴国屠敏刘楠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白血病HL-60细胞克隆融合蛋白
中国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不同基因座位间的基因重组被引量:7
2007年
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复合体基因座位间的重组、重组热点、连锁不平衡与疾病易感性的关联性研究已成为免疫遗传学与人类后基因组学等研究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焦点.本文报道了在中国汉族人群中发现的10例HLA复合体中的基因重组家系.采集重组家系的2~3代家庭成员的外周血标本,首先对其HLA-Ⅰ,Ⅱ类区域的5个经典基因位点进行PCR-SSP低、高分辨率基因分型及SBT分析,然后再进行遗传家系分析研究,确定HLA基因重组相关位点,并对重组家系的单体型进行了群体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在10例HLA重组家系中有8例重组发生在HLA-A/Cw位点之间,其中4例重组发生在A*02-Cw*03单体型中,2例重组发生在A*24-Cw*03单体型中;1例重组发生在HLA-B/DRB1位点之间,还有1例重组发生在HLA-B/Cw位点之间.群体统计学分析发现,A*02-Cw*03单体型呈一定程度的连锁不平衡但不是很强(?/δ(?)=3.0,?(r)=0.30);另有3个单体型虽呈强连锁不平衡却发生了重组事件,即A*33-Cw*03(?/δ(?)=7.22,?(r)=0.51),A*30-Cw*06(?/δ(?)=10.37,?(r)=0.93)和B*13-Cw*03(?/δ(?)=7.69,?(r)=0.38),这说明重组可能是打破旧的连锁不平衡来产生新的连锁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本文绘制了每个重组家系成员的HLA单体型,并建立了中国汉族人群的HLA重组遗传图谱,初步定位重组发生的范围并分析了位点间重组与连锁不平衡的关系,这为更深入地研究HLA重组事件奠定了基础.
骆媛袁方孙玉英金荔梁飞刘楠宋新强刘曙光刘金锋王丹薛红孔繁华奚永志
关键词:基因重组家系研究
参照链介导的构象分析策略在人类白细胞抗原-A基因位点分型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建立并稳定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分型新策略—参照链介导的构象分析 (RSCA)系统 ;以HLA A位点为靶标 ,鉴定RSCA分型策略的优劣。方法 采用国际RSCA协作组提供的 2 0例标准分型DNA首先确定RSCA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及可复性。然后分别提取 84例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及家系成员的外周血DNA ,采用RSCA和序列特异性引物体外基因扩增 (PCR SSP)法平行对照对HLA A基因位点进行分型。结果 对 2 0例标准分型DNA的分型结果显示 ,所获分型结果与国际RSCA协作组的完全一致 ,准确性及重复率均为 10 0 %。在全部 84例移植病人及家系成员标本中 ,有 82 /84例 ( 97.6 %)标本可明确判定结果 ,其中有 33/84例 ( 39%)可直接指定等位基因型别 ;此外 ,还有 2 /84例 ( 2 .4%)标本因PCR扩增结果太弱 ,致使RSCA法未能获得分型结果。随机选择 2 0例移植标本进行RSCA重复性实验表明 ,前后结果完全一致 ,然而在PCR SSP分型中 ,约有 10 %的标本需要重复 1~ 3次方能判定结果。结论 RSCA与PCR SSP分型结果相比 ,具有灵敏、特异、分辨率高、重复性好、可发现变异基因及新的等位基因、高通量和低成本的优点 ,非常适合于对拟进行非血缘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供 受体进行HLA分型。
赵丹丹孙玉英奚永志金荔刘楠梁飞
关键词:人类白细胞抗原-A基因位点造血干细胞移植
几种常用药物致失眠
2004年
郑永全刘楠李成建
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及治疗前后VEGF变化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并测定反应停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的变化。方法反应停剂量为400 ̄600mg/d,每5周联合VAD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28例。有效病例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测定血清中VEGF水平。结果总有效率89.3%,完全缓解率14.3%;其中25例有效患者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为(326.00±33.67)ng/L,治疗后12周血清VEGF水平为(84.00±40.26)ng/L(P<0.01)。结论反应停联合VAD方案为治疗难治性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较好的选择,反应停可明显降低MM患者血清VEGF水平。
周言新张莉刘楠冯国基
关键词:反应停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